在伊朗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两个汉译名称十分接近的王朝,萨珊王朝与萨菲王朝,很容易让初学者搞混淆。两者不仅汉译发音接近,也都是古老的波斯帝国的复兴政权,分别被称为波斯第二帝国和波斯第三帝国。这两次帝国的复兴相隔千年,不仅将古波斯文化传承了下来,也为今天的伊朗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伊朗高原位于两河流域与中亚草原之间,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东西方的重要通道。然而四周的高山与荒漠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部势力的侵入,这就为伊朗造就了一个半封闭的环境。相比于较为封闭的东亚地区和完全开放的环地中海地区,波斯一方面向四周扩张,建立起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另一方面也容易遭到周边势力的入侵,只不过外部势力也很难深入山区和荒漠,完全征服本土势力。一旦外部势力衰退,本土势力就会聚集起来再创帝国。因而波斯帝国在崛起后的国运一直时断时续,既不像中国那样传承不断,也不像罗马帝国那样灭亡后就彻底沦亡。

波斯帝国的变迁(萨珊王朝与萨菲王朝)(1)

伊朗地形图

公元前331年,波斯帝国的十几万大军在高加米拉严阵以待,国王大流士三世在开战前再次提出了停战和谈。但野心勃勃的亚历山大大帝想要征服比波斯更辽阔的土地,断然拒绝了大流士三世割地赔款加和亲的条件。

此时亚历山大大帝麾下虽只有四万多人,但都是连战连捷的百战精锐。反观波斯军队大多数是临时招募,且接连不断的失败让军中弥漫着恐慌和失败的气息。为了防备亚历山大搞夜袭,大流士三世甚至紧张到让整支军队保持战斗队形一整夜。等到黎明十分交战时,精神紧绷了一夜的波斯军队又累又困,在马其顿军队的冲击下开始了大溃退。大流士三世无力再战,一路东逃,最终被部下所杀,立国两百多年的波斯帝国走向覆灭。

波斯帝国的变迁(萨珊王朝与萨菲王朝)(2)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后并未停止脚步,而是带领军队翻越了兴都库什山,攻入了印度平原。迫于士兵返回的要求,亚历山大才返回了国都巴比伦。公元前323年,在准备谋划下一次更为宏大的远征时,亚历山大突然患病而亡。临终前,将领们围到他身边询问谁来继承帝国,亚历山大含糊说:“他是最强者。”这句遗言掀起了诸将夺位的内战,最终安提柯、托勒密和塞琉古胜出。安提柯夺得了马其顿和希腊,托勒密夺得了埃及,塞琉古夺得了最大的土地,从小亚细亚到印度都在他的统治下。

亚历山大帝国和塞琉古王朝统治时期,对希腊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在统治能力上,与老牌的波斯帝国相差甚远。面对如此广阔的版图,亚历山大与塞琉古都没能建立起一个长效的统治机制。在塞琉古去世后不久,帝国就开始走向了衰退。公元前245年,巴克特里亚和帕提亚总督宣布独立。后来巴克特里亚为斯基泰人建立的大夏所灭,大夏又被西迁的大月氏所灭,建立了贵霜帝国。帕提亚总督在独立后不久就被帕提亚人首领阿尔沙克一世所杀,建立了帕提亚帝国,又称安息帝国。

波斯帝国的变迁(萨珊王朝与萨菲王朝)(3)

塞琉古王朝

帕提亚帝国建立后宣扬自己是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继承者,国王的称号也沿袭了波斯帝国的“众王之王”,波斯帝国时期被推崇的琐罗亚斯德教也重新得到官方认同。然而帕提亚人原本是游牧于中亚花剌子模地区,后来才迁徙到伊朗高原东北部,依附于塞琉古王朝。在文化上与波斯帝国并没有多少交集,反而是希腊化的塞琉古帝国的继承者。

这种情况类似于宋朝时期原本依附金国的蒙古人推翻了金朝统治,又灭了宋朝建立元朝一样。从如今的角度看帕提亚与元朝都是上一个帝国的传承者,但从当时的角度看,两者又都是外来政权,不算是前朝的复兴。

帕提亚帝国崛起时,西方的罗马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在帕提亚与罗马帝国的两面夹击下,塞琉古王朝与公元前63年走向了终结。随后迎面撞上的帕提亚与罗马开始了长期的争战。四百多年后,帕提亚帝国先走一步,被萨珊波斯取代。

波斯帝国的变迁(萨珊王朝与萨菲王朝)(4)

帕提亚帝国

萨珊波斯之名来源于开创者阿尔达希尔一世的祖父萨珊。萨珊是阿纳希特神庙的琐罗亚斯德教祭司,其子帕帕克是伊斯塔赫尔城统治者。伊斯塔赫尔城位于法尔斯省,正是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龙兴之地。由于地处西南偏远山区,在塞琉古帝国和帕提亚帝国时期,当地的波斯文化得以保留传承。萨珊家族不仅在族群上是波斯人,在文化上也是根正苗红。

波斯帝国的变迁(萨珊王朝与萨菲王朝)(5)

波斯龙兴之地法尔斯

帕提亚帝国末期与罗马帝国旷日持久的战争拖垮了国力,王族内斗又进一步加重了危机。帕帕克意识到帕提亚帝国覆亡在即,就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号召当地贵族推翻帝国。帕帕克去世后,阿尔达希尔一世继承大业。224年,阿尔达希尔一世在奥尔米兹达甘平原击败帕提亚帝国军队,国王阿尔达班五世阵亡,帕提亚帝国就此覆灭。

萨珊王朝的建立让波斯帝国焕发了第二春,古波斯帝国的诸多制度和文化得以复兴。由于阿尔达希尔一世出身于祭司家庭,宗教在王朝创立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琐罗亚斯德教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被尊为国教。萨珊王朝的君主宣称自己是光明之神阿胡拉·马兹达的后裔,确立了君权神授的统治思想。然而这也是千年琐罗亚斯德教最后的辉煌了。

波斯帝国的变迁(萨珊王朝与萨菲王朝)(6)

萨珊波斯

四百多年后,伊斯兰教在阿拉伯沙漠中兴起,在真主的旗帜下,穆斯林战士四处扩张。由于和东罗马帝国鏖战百年,两败俱伤。萨珊波斯于651年被阿拉伯帝国灭亡。萨珊波斯末代王子卑路斯率领残部一路东逃,求援于唐朝。唐高宗以路途遥远为由,未同意出兵。在阿拉伯帝国的步步紧逼下,卑路斯继续向东逃入唐朝,最终客死他乡。

在四大哈里发和倭马亚王朝时期,波斯人在文化上依旧保持了独立性,伊斯兰教不被认同,阿拉伯语也从未取代波斯语的地位。747年,波斯人艾布•穆斯林在呼罗珊发动起义,拥立哈希姆家族的艾布•阿拔斯为哈里发,建立了阿拔斯王朝。在此后推翻倭马亚王朝的战争中,艾布•穆斯林战功卓著,成为阿拔斯王朝的开国第一功臣,波斯势力也借着这次改朝换代跻身帝国中枢。751年,艾布•穆斯林在怛罗斯之战击败了入侵的大唐安西军团,确立了阿拔斯王朝在中亚的霸主地位。

755年,由于功高震主,艾布•穆斯林被阿拔斯王朝的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召回都城以反叛罪名处死。但艾布•穆斯林之死并没有影响到波斯势力在阿拔斯王朝中的地位,波斯血统的巴尔马克家族自曼苏尔时起,连续三代担任维齐儿(宰相)之职,权倾朝野。然而融合是双向的,在波斯势力进入统治阶级的同时,伊斯兰教也得到普遍认同,最终完全取代了琐罗亚斯德教。

1258年,阿拔斯王朝被蒙古所灭,此后250年间伊朗高原先后经历了蒙古人的伊尔汗国、突厥人的帖木儿帝国、土库曼人的黑羊王朝和白羊王朝,混乱的局势助长了本土势力的崛起,一个叫萨菲教团的组织最终完成了了三造波斯的道路。

波斯帝国的变迁(萨珊王朝与萨菲王朝)(7)

萨菲教团

萨菲教团是伊斯兰教苏菲派的一支,创始人是来自阿塞拜疆的萨菲•丁。早期的苏菲派是以虔诚、节俭、苦修、禁欲为宗旨的功修活动,该派成员常穿着简陋的粗羊毛织衣,以显示安于贫俭、虔诚苦修的志向。苏菲一词就源于阿拉伯语“羊毛”。后来苏菲派又偏向了神秘主义,为伊斯兰教赋予了隐秘奥义。其组织常以创始人的名字命名,萨菲•丁所创的教派就被称之为萨菲教团。

1301年,萨菲•丁在里海沿岸的阿尔达比勒创立了教团,当时正值伊尔汗国统治时期,汗国政府治理体系粗放,在地方上造成了权力真空。萨菲教团逐渐从一个宗教团体发展成为一个世俗政权。统治者也需要地方势力的支持,二者保持了良好的关系。教团不但被赐予了土地和免除了赋税,对汗国政府的决策也有影响力。帖木儿帝国时期,萨菲•丁的孙子赫瓦贾·阿里在帖木儿的扩张中准确站队,为教团争取到了更多的权力。

帖木儿帝国衰落后,黑羊王朝崛起,萨菲教团的势力在乱局中继续做大。1447年,赫瓦贾·阿里的孙子祝奈德开始自称苏丹,萨菲教团俨然成为了独立王国。黑羊王朝察觉到危机,迫使祝奈德解散了军队,逃往了白羊王朝。白羊王朝势力弱小,急需萨菲教团这样有影响力的盟友。于是两者达成合作,最终在1468年灭掉了黑羊王朝。

波斯帝国的变迁(萨珊王朝与萨菲王朝)(8)

白羊王朝与黑羊王朝

改朝换代之际,萨菲教团再次扩大势力,祝奈德之子海达尔还迎娶了白羊王朝苏丹乌宗·哈桑的女儿阿兰莎,地位更加尊崇。即使苏丹耶古拜(乌宗·哈桑之子),海达尔也不放在眼里,发兵攻打耶古拜的岳父希尔凡沙阿(国王)法鲁克·亚萨尔。最终二人兵戎相见,海达尔阵亡。念及阿兰莎的情面,耶古拜并没有斩草除根,只是把阿兰莎和她的儿子流放到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和萨珊王朝的发源地—法尔斯省。

1490年,耶古拜去世,白羊王朝因王位继承陷入内乱。阿兰莎及其子被释放,长子阿里为保护年幼的弟弟伊斯玛仪,被追兵所杀。1502年,伊斯玛仪率领萨菲教团攻克了白羊王朝首都大不里士,被拥立为波斯“沙阿”(波斯语皇帝)伊斯玛仪一世,建立萨非帝国。此后又经过十余年的战争,最终统一伊朗。

波斯帝国的变迁(萨珊王朝与萨菲王朝)(9)

萨菲王朝

萨菲王朝建立后,在疆域上难以与波斯帝国与萨珊波斯相匹敌。在西部,由于强敌奥斯曼帝国的存在,萨菲王朝连伊拉克地区都难以守住,叙利亚、埃及和小亚细亚更是遥不可及。在东部,莫卧尔帝国、乌兹别克人,土库曼人和阿富汗人崛起,边界线也不断后移,丢失了呼罗珊大部分地区。但总体而言,萨菲王朝保住了波斯帝国的基本盘。此后,无论是恺加王朝、巴列维王朝兴衰罔替,还是英国、俄罗斯在此博弈,伊朗的国土完整性都得以维持,最终为今天伊朗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因而伊斯玛仪一世虽未能全面地恢复波斯帝国往日荣光,但也终结了九百多年的异族统治和分裂战乱。其地位如中华隋文帝和明太祖,有重整山河之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