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北京由于其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政治历史价值,而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

战争时期,虽然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受形势影响被迫转移,但北平的特殊地位仍未动摇,受到了各方势力的重视。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战役,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场战役,为了让北平获得和平解放,我党我军殚精竭虑地制定了周密的计划。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1)

在期盼已久的北平谈判中,驻守北平的傅作义,曾三次同毛泽东隔空对招,给北平解放增添波折。

建国后二人再相见,傅作义心虚之前,主席不计前嫌,对他笑道无妨。

傅作义,究竟为何要在北平和平解放之路上增添障碍?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2)

举棋不定陷矛盾

1948年11月初,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战场力克国民党军,在辽沈战役中大获全胜,东北全境由此全部获得了解放。

辽沈战役的战果,扭转了国内原本由国民党军占据上风的战局,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获胜的基调就此奠定。

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的失利,令蒋介石出乎意料,眼见解放军剑指华北,他也不得已开始紧急制定战略。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3)

驻守在华北一带的傅作义,在得知东北解放的消息后,心情也十分复杂,一方面担忧来势汹汹的解放军,一鼓作气攻入京津,另一方面也对蒋介石的心思十分忌惮。

傅作义部下军队,是后来加入国民党的杂牌军,跟随傅作义南征北战白手起家,长期活跃在华北绥远一带,逐渐形成了一支拥有二十万兵力的队伍。

当下的形势之下,若蒋介石下令让傅作义放弃北平南下,他的部队很可能会被蒋介石嫡系所吞并。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4)

再加之多年来他在华北苦心经营,尤其是绥远地区,在他的治理下社会秩序井然,已然成为了他的大本营,让他将其拱手让人,这定然是无法坦然接受的。

最终傅作义应蒋介石邀请,亲自前往南京,同他商讨华北事宜,二人达成共识要继续坚守北平,控制天津,以阻止东北解放军进一步南下。

返回北京后,傅作义便按照安排好的作战方针,向华北各地调派兵力,蒋介石也额外派出3个兵团在廊坊天津一带驻扎,准备以此来抵抗解放军的进攻。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5)

但即便如此,解放军还是以迅猛之势,进入华北地区,并且很快开始向天津进攻,对北平形成了包围之势,国民党部队连后路都被切断,犹如瓮中之鳖。

虽然傅作义表面上,已经做好了同蒋介石一起坚守平津的准备,但内心其实还是另有打算。

作为一名战争经验丰富的将领,傅作义自然对战争形势也有所预见,随后的淮海战役也逐步证实了他的想法,蒋介石的国民党军节节败退,共产党获得最终的胜利已经成为定局。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6)

1948年12月15日,傅作义派代表前往平津前线司令部同刘亚楼进行谈判,刘亚楼出言相劝,希望他为了人民放下武器,选择和平解放。

因为北平意义特殊,并且城内有诸多珍贵的建筑和文物,如果双方真的交战,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然而,彼时傅作义对自己的军队实力进行了一番考量,认为还可以再坚持至少三个月以做观望,因此那一次的谈判并没有结果,但很快他的幻想便被打破了。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7)

不到一个月后,新保安、张家口获得了解放,北平被解放军进一步包围,傅作义心中大惊,再次着手考虑谈判事宜。

毛主席于1949年1月14日发表了《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要与国民党政府和地方军事集团进行谈判,以此来争取北平的和平解放。

眼前形势紧迫逼人,部下的许多开明人士,也纷纷劝傅作义接受和谈建议,再三权衡之下,傅作义终于做出决定,接受了共产党的和平谈判。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8)

然而这场有关和平的谈判进行得却并不和平,期间蒋介石多次派说客前来阻拦,傅作义自己也十分矛盾,摇摆不定。

不仅一再拖延谈判时间,而且还在北平城内建起了两处临时机场,让频繁从南京飞来的飞机自由起降。

在谈判过程当中,他还曾前后三次向毛主席出招,为谈判凭空增加了不少的障碍。

毛泽东面对傅作义的三次隔空对招毫不慌乱,始终以淡然的态度沉着应对,最终成功促成了北平的和平解放。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9)

越级谈判显野心

双方商定好举办谈判的相关事宜后,我党派出了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三位代表前往北平同傅作义见面。

但没想到在谈判正式开始前,傅作义便率先出招了,他提出了一个要求:这场谈判务必要毛泽东亲自同他面谈。

三位代表初听这一要求时并没有多想,便发了一封电报请示,询问毛主席是否同意傅作义前往西柏坡同他进行谈判。

没想到西柏坡方面很快就发来了回电,毛主席直接拒绝了这一要求,并且态度非常坚决。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10)

他在电报中表示:我不要见傅作义,告诉他你们是我们党派出的代表,谈判要谈就和你们谈。

毛主席这样的反应,令罗荣桓三人十分摸不着头脑,但很快主席便给他们解释了其中缘由。

傅作义提出的“要毛主席同他当面谈判的要求中”藏匿着他的小心思——他的潜台词就是认为中共派出的三个代表只是前线指挥官,同他不在一个级别。

自视甚高的傅作义,认为对方与自己身份不对等,不愿与他们同席谈判,竟然提出要我党的最高领导人与他亲自对谈。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11)

虽然傅作义从前在华北地区权势极大,但毕竟不是一党领导人,如今要求与毛主席在谈判席上平起平坐,显然是不合理的。

除了这一点之外,毛主席认为傅作义心中还打着另外一套算盘,他想要借这次谈判脱离蒋介石的控制,自成一派

虽然他和部队已经被国民党纳入麾下多年,但和蒋介石之间一直有隔阂存在,如今国民党败局已定,他也要为自己日后做打算。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12)

傅作义在华北地区的大本营是绥远,他心中幻想着自己能够独自作为一方势力同中共谈判,以北平的和平解放为条件,换取兵权和绥远,但这样的想法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随后,傅作义的举动也证实了毛主席的这一猜想,他在暗中悄悄将驻守在中南海的蒋系国民党军调换成了自己的部下,并且接连拒绝了蒋介石派来的四个特使。

傅作义的这一系列动作都足以证明他脱离蒋介石的心意已决,颇有些想要拥兵自立的态势。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13)

但全国解放的步伐是大势所趋,傅作义心中谋划的想要在绥远割地自守,自然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无论处于哪方面的考虑,毛主席都必须以强硬的姿态表明态度。

罗荣桓三人,原本只以为傅作义是出于对毛主席的欣赏和倾慕,带着诚意提出要与他亲自面谈,没想到其中竟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绕。

一时大惊,对待后续的谈判工作也更加谨慎起来。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14)

最终,傅作义幻想破灭,只能不情愿地同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就和平解放北平进行谈判。

解放北平兹事体大,涉及的事宜诸多,从军队改编到民生再到文物保护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详细讨论,因此只能分为好几轮进行。

当双方大致好不容易在多数问题上,都基本取得共识,谈判顺利进入到尾声的时候,傅作义竟然再出奇招,差点打乱了全部的计划。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15)

起义通电抢先机

我党的谈判代表都以为和平解放一事即将尘埃落定,心中的压力都减轻了一些,然而傅作义很快又送来了一个大麻烦。

解放战争以来,全国有许多地方的将领,审时度势后都选择了起义,投入了正义的阵营,让当地得以和平解放。

北平和平解放在即,傅作义提出自己也要按照惯例向全国发布通电,宣布自己率领部下起义的消息。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16)

三位代表听后觉得这个想法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并且也对傅作义要发布的起义通电进行了审核,没有发现问题,于是便点头应下了这件事。

但当他们向中央汇报这件事后,毛主席态度大变,甚至气得拍起了桌子,要他们务必阻止傅作义在北平正式解放前,抢先发布起义通电。

聂荣臻虽然立即派人前去阻拦,但还是晚了一步,傅作义的通电已经发出,并且他还在自己创办的报纸上大肆宣扬了一番。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17)

傅作义抢先发表起义通电一事让毛主席勃然大怒,林罗聂三位代表不解其中缘由,小心翼翼询问这件看似无关紧要的事,究竟有什么重要意义。

虽然当时北平谈判已经进入了尾声,很多问题上都已经有了共识,但是最重要的军队问题依然没有定论,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傅作义身份特殊,他虽然对蒋介石早有异心,但明面上仍旧是国民党军的将领,并且麾下兵力雄厚,还手握自己的报纸,很容易在舆论上造成巨大的影响。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18)

起义通电的发布,无疑是一种政治表态,一个驻守北平的国民党将领首先宣布起义,并且当下北平内还散布着不少建立联合政府的谣言,这对于我党而言十分不利。

按照最为理想的设想,应当在所有谈判结束,一切问题有了定论之后,由我当先发声宣布谈判的内容以及和平解放北平的结果,而后再由傅作义表态。

但如今,傅作义抢占了舆论先机,一旦他要求驻军长期留在北平,会为日后留下极大的隐患。

傅作义的起义通电已经发送全国,这一结果已经无法改变,只能想办法尽力补救。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19)

毛主席很快便冷静下来思考对策,不多时便提出了两个弥补的对策,并且派叶剑英亲自前往北平进行传达。

其一,我党的三位谈判代表应尽快发布一份公函,言辞语气务必严格强硬,清晰表明傅作义起义后,要接受解放军所提出的条件,即刻接受军队的改编。

其二,在此之前为谈判事宜设置的联合办事处要更名为北平接受联合办事处,并且由之前的我军与傅作义共同管辖改编为我军独立管辖,将所谓的“联合政府”的说法扼杀在摇篮之中。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20)

但所幸傅作义发布起义通电,也并非另有打算,更没有想要在北平长期驻留的想法,在被告知毛主席所提出的这两条后,他才后知后觉地发觉了自己这一举动的不妥。

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看到了父亲发表的起义声明,而后又听说了共产党追加的两项措施,也连连惊叹毛主席的机敏和智慧。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21)

铤而走险赴绥远

傅作义按照毛泽东所说,让军队接受了改编,全力配合解放北平的剩余工作。

但就在他忙于处理军队改编事宜时,他最为看重的大本营绥远却传来了一个坏消息——蒋介石派徐永昌去了绥远。

蒋介石此举的用意,是让徐永昌策反身在绥远的傅作义的心腹董其武,希望能够通过他控制绥远。

绥远位于如今的内蒙一带,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但同华北距离不远,我军在那里的力量十分薄弱,几乎完全被傅作义的军队控制着。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22)

董其武对于傅作义而言,是左膀右臂式的心腹,他麾下的兵马对他也是十分敬重,因此蒋介石想要利用他背刺傅作义,同时也为反攻提供更多的可能。

除此之外,蒋介石从前早就在绥远省内安插了特务和眼线,日积月累也已经形成一股势力,傅作义虽然掌握着绥远省,但对于这部分力量也是无能为力的。

他身在北平心中也十分担忧,如果惹怒蒋介石,他会不会让这些特务在绥远作乱。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23)

在绥远多年的苦心经营,让傅作义根本不可能将其轻易割舍,他此前在北平谈判中做出的许多举动,也都是为绥远换取暂时的安宁。

在北平谈判基本尘埃落定后,蒋介石又派徐永昌前往绥远,这让傅作义在北平彻底坐不住了,立刻准备亲自前往绥远,督促董其武率领绥远和平起义。

他向林彪告知了这一决定后,便登上了前往绥远的飞机,但其实他在这件事上也是欠缺了一定的考量的。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24)

毛主席在知晓傅作义已经动身前往绥远后,眉头便又皱在了一起,这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一方面如果蒋介石的目的达成,董其武在绥远起兵,傅作义亲自前去也于事无补,北平的和平解放将要付诸东流,甚至整个华北也会再次陷入战争泥潭。

另一方面若是傅作义回到绥远之后返回,再次动心割地自守,那对于全国的解放来说也是极大的问题。

但毛主席对于傅作义的为人还是充满信任,相信他不会如此背信弃义,但他这样铤而走险前往绥远,太过于有失考量。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25)

正在党内激烈讨论要不要直接出兵时,绥远方面却传来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傅作义和董其武宣布了起义。

原来徐永昌到达绥远后,便劝董其武放弃绥远,带兵前往西北支援。

董其武和傅作义一样,对于绥远有着很深的感情,听闻国民党让他们离开绥远,他便立即追问道:“那若是西北也是失守了呢?”

徐永昌不以为意,十分自然地对答:那便再退一些,退到西南去。

连华北和东北都已经守不住,即便一退再退,终是抵挡不住全国解放的步伐的。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26)

这番话一出,董其武便明白了蒋介石和国民党根本不在意绥远,他们只是想将绥远和绥远的部队当作内战的工具。

露出了伪善面目之下真正的狼子野心的国民党,令傅作义不齿,相比之下共产党才是真正在为了和平和人民而努力,直到如今他才彻底认清。

最终在傅作义和董其武的带领下,绥远宣布起义,很快便成功解放。

几个月后,崭新的中国在万众期待中成立了,傅作义也终于见到了此前拒绝他的毛主席。

对于自己此前在北平谈判中的作为,傅作义十分惭愧地向主席道歉,主席对他笑道无妨。

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北平谈判傅作义三次隔空对招毛泽东)(27)

北平谈判可谓坎坷前进,顺利中又充满了波折,但好在最终得到了一个十分圆满的结果。

傅作义的三次出招中蕴含着他自己的私心和考量,但同时也有着许多的不得已。

作为一位将领,傅作义有着十分强烈的责任感,对于国家和人民也是心怀大义的,虽然他归顺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但总体来说他仍旧是识大体,能够顾全大局的。

在一次次地隔空对招中,他也渐渐为毛主席的智慧和格局所折服,最终弃暗投明,诚心诚意地走入了人民的阵营之中。

参考文献:

《傅作义与北平和平解放》 2011年10月12日 《中国档案》

《从举棋不定到弃暗投明——傅作义与北平的和平解放》 2019年11月26日 《军事史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