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1 番仔楼
摄影/小李
观山李氏民居(南安市眉山乡)2019年10月16日入选第八批国保单位。
这栋在半山坡上的二层“番仔楼”格外显眼,相传它是当年旅居印尼的华侨李功藏于1900年开工修建,建筑立面采用传统闽南红砖,整体结构上具有南洋建筑的特点,且建筑材料多为南洋直接运输而来,现在仍然有李家后人居住。
番仔(也称番客),是那时闽南一带对下南洋打拼人们的称呼,他们荣归故里所修建的,闽南与南洋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建筑,统称为番仔楼。每一栋番仔楼背后,都有一段下南洋打拼的传奇故事。
2020.2.2 龟粿
摄影/小李
摄影/小李
龟粿,一种由糯米粉、豆沙、糖等原料制成的闽南小吃,每家所使用的原料和做出来的颜色、口味各有不同,但是外观上都是龟的形状。龟是古代祥瑞“四灵”之一,在闽台地区,中华民族对龟的崇拜凝结成了独特的龟习俗。人们制作并用龟粿来敬神灵、祝长寿、祈福辟邪,这是闽台地区敬拜仪式上十分常见的一种贡品,在正月初九敬天公的仪式上尤为常见。
正月初九是民间相传中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诞辰,全世界只要有讲闽南话的地方,正月初九就有隆重的敬天公仪式。在敬拜时,由家中的长者点蜡烛、上香拜拜,祈求一家大小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2020.2.3 绳武楼
图片来源于网络
摄影/小李
“人生是一场旅程。我们经历了几次轮回,才换来这个旅程。而这个旅程很短,因此不妨大胆一些,不妨大胆一些去爱一个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个梦……有很多事我都不明白。但我相信一件事。上天让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让我们创造奇迹。”——《大鱼海棠》
绳武楼,《大鱼海棠》椿的闺房和及海天之门的取景地。
这是一座位于漳州市平和县芦溪镇的圆形土楼。绳武二字典出《诗·大雅·下武》“绳其祖武”,意为继承先祖业绩。绳武楼三字是楼主叶处侯亲自题写,这座楼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共百余年才修建完成。传世数百年,现今整座楼保存仍相对完整。每一层各有二十四个开间,处处可见石雕、木雕、泥塑、壁画等,整座楼中光木雕就有600多处。绳武楼可以说是小志去过的那么多土楼中装饰最精美的一座。
2020.2.4 立春
摄影/小李
摄影/小李
2020年2月4日17时3分 立春节气 ——《中国天文年历》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
立春之际,漳州流传村“天一总局”门前的菠萝蜜,已经初见“硕果”啦!
除此之外,古厝的外墙上,也盛开着一些永不凋零的花——这幅“喜鹊登梅”是在厦门市海沧区具有百年历史的莲塘别墅中拍摄,“喜鹊登梅”是闽南红砖雕刻的经典之作。闽南红砖雕刻,是最能体现闽南地方特色和民俗风貌的一种艺术。它题材虽然十分丰富,但主题无不体现闽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2020.2.5大厝
摄影/小李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
——《小雅·斯干》
燕尾出于《诗经·小雅》中的篇章《斯干》,原文是周王修筑宫室完成时的祝颂歌辞。这不仅仅是燕尾飞檐的出处,同时也表示着“燕尾飞檐”的建筑装饰仅限用于帝王宫室。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式”这是闽南传统民居红砖大厝的重要表现形式。闽台以及东南亚地区,现存上百年历史的红砖大厝数不胜数,燕尾脊不单单是这些大厝的相同之处,更是连结全球数千万闽南人的情感纽带。
2020.2.6 骑楼
摄影/小李
在近代,闽南地区将骑楼与外廊都称做“五脚基”,1882年在新加坡最早实行,后传入广州。闽南骑楼是从1918年援闽粤军建设漳州“闽南护法区”开始的,到上世纪20年代,随着侨汇经济的发展及其所形成的城市建设热潮,漳州骑楼经验也平行推广到相邻的厦门、泉州两地。“五脚基”的推广过程,也是“五脚基”闽南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不难体现出闽南的包容、开放、创新。
骑楼这种商住兼有的建筑类型,不仅适合于闽南地区的气候,更特别适合于近代商埠城市对商业和住房的要求。随着厦门城市建设的发展,骑楼作为主要的房地产开发方式,被不断地建设与推广。厦门共建有三十多条骑楼街道,主要有开元路、厦禾路、中山路、中华路,以及鼓浪屿的龙头路等。现如今,在闽南地区依旧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骑楼街巷,图中这家小店便是开元路上的一家商铺,今日闽南的骑楼街巷依旧有着往日的那般繁华。
2020.2.7 宗祠
摄影/小李
这座修建于明清时期的“胡氏家庙”,位于厦门海沧区鼎美村,是典型的闽南宗堂。
宗堂(也称宗祠,祖祠等),在全世界范围内,有闽南人定居的地方便时常能看到其身影。闽南人在移民(迁入)和再移民(迁出)的历史过程中,保留了中国最为完整的宗族文化形态。以宗堂、族产、谱牒、祭祖为标志的闽南宗族文化在明清发展到顶峰,儒家慎终追远的思想在闽南地区转化为平民百姓认祖归宗的日常行为。正是这种“传统保守”的宗族文化,在闽南人开创事业、向外拓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有效的凝聚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族文化通过信息流、人流、物质流、资金流等,使闽南本土与台湾地区、世界各地保持着紧密社会联系。
2020.2.8 元宵猜灯谜
摄影/闽南志·小志
《泉州府志》载 “明清两代每年于开元寺大放花灯,并于灯下悬谜点缀,任人猜射。”
灯谜是中华“国粹”之一 , 由春秋秦汉的“隐语”、“廋辞”演变而来。闽南语系地区的灯谜活动始于何时虽难以确认,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闽南语系地区,灯谜常作为重要的娱乐活动出现于各大节日,尤其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来,今天来猜灯谜,拿红包!
谜面
1.比武招亲(五字闽南语歌曲)
2.白描(三字闽南方言)
3.两情相悦(二字闽南方言)
4.顾客一来喜盈盈(三字闽南俗语)
5.入夜倾谈至天明(三字闽南俗语 )
6.一轮秋影醉添杯(闽南民俗活动)
7.袭人喜欢白玉盘 (打一成语)
8.禾中长草心不忙 (打一节气)
9.谈话笔录无差错 (打一成语)
10.首次摸彩中大奖 (打一成语)
游戏规则:
第一步: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闽南志·小志微信。
第二步:发送题号+答案。
第三步:答对了,拿走红包。
2020.2.9 竹编
摄影/小李
竹子是闽南地区较为常见的植物,它有着许许多多的用途,比如:鲜竹笋炒五花肉、酸笋抄蹄筋、笋干做汤等等,当然啦!也可编成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
闽南竹编工艺源自新石器时代,兴盛于唐宋时期,具有悠久的历史。唐龙纪元年,永春蓬壶、锦斗、东安等地已有竹制家具、农具生产和销售。明代何乔远《闽书》载:“福、兴、泉以竹为器。”自清代至民国,闽南各县也普遍开设有竹器铺,生产各式各样竹家具和生活用品,竹凳、竹篮、簸箕、盛篮等竹制品是寻常百姓家中常见的生活用品,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2020.2.10 月记窑
摄影/小李
月记窑,位于泉州市德化县三班镇蔡径村境内。月记窑形制上属于龙窑,也称为阶梯窑,始建于1619 年,至今有约 400 年的历史。月记窑全长 43 米,共有 7 座窑门、33 层阶梯式窑床,一次可同时烧制 2万余件陶、瓷器。每次烧制需耗时约28个小时,消耗松木木材 30 余吨。月记窑的产品以青花瓷为主,此外还有五彩、粉彩、浅绛彩、矾红、珠明料等瓷器。其中月记窑青花瓷,是明清时期德化窑青花瓷器的杰出代表。
2020.2.11 杨梅干
摄影/小李
今天的图可能不是很好看,但是很好吃,酸酸甜甜的那种好吃。
明代大学士徐阶作诗吟咏杨梅:“折来鹤顶红犹湿,剜破龙睛血未干。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焉能到长安。”杨梅承载着许多人对于夏天的记忆,(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压心底压心底,今天告诉你。)可当时令一过,又该如何品尝美味的杨梅呢?好吃也善吃的闽南人,把采摘后的杨梅加工成汁、蜜饯、罐头与果酒,把这一人间至味良好储存。其中,杨梅蜜饯更受闽南人的青睐,酸酸甜甜的味道“果真是极好的”。
2020.2.12 水仙
摄影/管简
宋代赵湘在《南阳诗注》中对水仙花有这样的描述:“此花外白中黄,茎干虚通如葱,本生武当山谷间”。水仙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宋代,尤其南宋时期,由于王朝南迁,水仙这一珍贵的花卉被达官贵人们作为礼物互相馈赠,逐渐风靡起来。现如今在闽南地区,人们仍保存有互赠水仙花的礼节。
漳州地区水仙产量居全国首位,有着“中国水仙花之乡”的美誉。时至今日,漳州水仙仍畅销全国各地,外销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甚至远销美、英、法、德等欧美国家。
2020.2.13 茶叶
摄影/镜盦
“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爱泡茶的闽南人
闽人爱饮茶,闽南人更甚。闽南地区茶文化源远流长,种茶、制茶、饮茶、茶贸易各方面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华茶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闽南地区,铁观音、清源山茶、永春佛手茶、红茶、传统乌龙茶等的制作技艺,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珍视与保护,这一项项非遗也在当下焕发着新的活力。
明代时泉州所产的乌龙就已是贡茶。清以来,随着安溪铁观音茶叶输入欧洲,闽南茶叶更是名扬海外,畅销大江南北以及日本、东南亚市场。对于品茶,流行于闽南地区的还有一套品茶程序和仪式——“茶艺”或“茶道”,在饮茶之时,人们也在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境界与享受。
2020.2.14 花生汤
摄影/小李
摄影/小李
摄影/小李
① 将花生豆洗干净
② 将花生用小火煸炒至有香味关火,等锅退热之后盛出
③ 砂锅接水后大火烧开
④ 将放凉后的花生褪壳
⑤ 将褪壳后的花生倒进砂锅
⑥ 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然后小火一直煮,直至花生松软
⑦ 放糖,再煮30分钟出锅。
以上是“土豆仁汤”的独家教程。“土豆仁汤”是闽南语中“花生仁汤”的普通话直译,它是闽南地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一道甜汤。“土豆仁汤”除了图中的经典搭配被作为早餐食用外,还常出现在喜宴的菜品中。这一碗小小的“土豆仁汤”不仅仅是古早味,更体现了闽南人对甜美生活的向往。
生活可能会苦,但是“土豆仁汤”很甜呀!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在这里祝所有人,都可以苦尽甘来,好事“花”生,生活甜甜美美。
2020.2.15 永春老醋
摄影/小李
早在北宋初年,永春民间即开始酿造老醋。永春老醋以优质糯米、高级红曲等为原料,加以独特生产配方陈酿多年而成,与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四川保宁醋并称“中国四大名醋”。永春老醋除在当地市场畅销外,还逐渐远销闽南一带,受到华侨的赞扬,作为贵重赠品寄给海外亲人。
1955年,爱国归侨尤扬祖投资兴办永春酿造厂,永春制醋迈上规模化生产之路。图中这一缸缸醋便位于永春酿造厂,在这间最早的厂房里,还有 1000 多个陶缸,都是从建厂开始就有的老缸。
2020.2.16 海鲜粥
摄影/小李
《山海经》称“闽在海中”。福建古称“闽”,闽南是福建南部地区。现今闽南地区指的是泉州市、漳州市、厦门市,闽南陆地总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度约1400公里。自古以来,由于陆地耕作面积有限,沿海闽南人过着“以海为田”的生产生活方式。带壳的小海鲜,“小鱿鱼”,还有各种各样的鱼虾蟹等,都是闽南人餐桌上的常客,而清蒸、白灼、酱油水、煲汤、煮粥等都是常见的烹饪方式。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首先将基围虾、红膏鲟、米、姜等食材洗净处理好备用;然后热锅加油后将食材按顺序炒制并调味;接下来将食材倒入砂锅,加热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最后把味道都交给时间就好了。经过以上4步,你就可以得到图片中一碗香喷喷的海鲜粥了。
2020.2.17 炸五香
摄影/小李
2020.2.18 酸菜面
摄影/小李
泉州小吃制作技艺(洪濑酸菜面)——泉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之十九载:“以叶如波纹有棱故名芥,茎粗叶大而润厚可生食。”闽南地区至今广泛种植着腌制酸菜的原料——芥菜。需要经过晒干杀青、揉搓、入缸压实、封口发酵等工序后才能得到爽口的酸菜。传承数百年至今依旧深得人们“独宠”。
酸菜面是南安洪濑镇的特色小吃,顾名思义就是以酸菜为主要配料烹煮而成的面食。要成就一碗好面,要注重汤头(多以牛肉汤、排骨汤、鸭汤等高汤为底)、配菜(炒过的酸菜是必选,醋肉、卤豆腐、卤大肠等数十种配料任君搭配,一般添加2~3种配菜)、煮面的火候这三大要素,但是最最重要的还是酸菜,过酸会盖住汤汁原本的鲜味,过淡又会失去酸菜面的灵魂。
2020.2.19 雨水
摄影/小李
2020年2月19日12时57分 雨水
——《中国天文年历》
雨水也被称为“可耕之候”,闽南的田间地头也该忙碌起来了。
明代陈道、黄仲昭《八闽通志》载:“枇杷一名芦枯,叶似驴耳状,四时不凋,福建泉、漳有产”。枇杷与大部分果树不同,在秋天或初冬开花,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比其它水果都早。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走出家去,去到田间地头摘那酸甜可口的枇杷。
2020.2.20 芥菜芋头饭
摄影/刘剑辉
摄影/刘剑辉
前两天我们在讲酸菜面的时候,说到了明清时期便有种植芥菜的记载。现如今闽南地区依旧较为广泛地种植着芥菜,可见闽南人对它的喜爱。在吃法上自然也就不止腌制成酸菜这一种,在年兜前后,下霜后的芥菜格外美味,特别适合用来做咸饭(咸饭是闽南地区一种特殊的主食)。
为了得到图中这碗香喷喷的芥菜芋头咸饭,你需要完成以下几步:首先将米、芥菜、芋头等食材处理好,接下来就是生火,将食材依次放入大锅中翻炒并调味,然后在炒出香味的半成品中加入适量的水,最后就是控制好柴火的火候和时间。当芥菜和香米混合以及芋头独特的香味飘散出来的时候,就证明这碗芥菜芋头咸饭可以出锅了。用柴火灶做出来的咸饭最为出彩的地方莫过于锅巴,脆脆的,香香的。
2020.2.21 牛排牛肉羹
摄影/小李
牛排和牛肉羹不光好吃,更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最接地气的见证。
——闽南志小李
在农耕社会的古代中国,牛显得十分珍贵,民间很少吃牛肉。但泉州吃牛肉之盛行,是福建别的城市所不能比拟的,这与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密切的关系。
唐宋元时期,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泉州的贸易往来进行得如火如荼,各种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和民俗风情也随之漂洋过海来到泉州。其中就有波斯人、阿拉伯人三餐都离不开的牛肉,至此吃牛肉开始流行起来。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泉州人将牛肉和传统饮食习惯完美结合,呈现出以牛排、牛肉羹为代表的牛肉“小吃”。为了满足广大朋友们的诉求,大晚上的我们就不把牛排和牛肉羹的味道写得太清楚,总之很好吃就对了,想想就会流口水的那种好吃。
2020.2.22 漳州果汁
摄影/小李
在闽南2.5万平方公里的陆地中,有着福建最大的平原——九龙江中下游平原(漳州平原)。该平原属于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漳州便位于这个平原之中。肥沃的土壤、充沛的水源使得漳州拥有较好的农业条件。南北朝漳州就开始种植水果,唐朝时大面积种植。历经宋、元、明时期,漳州逐渐成为重要的水果产区。现如今依旧是有着“一年花不谢,四季果飘香”美称的水果之乡。
位于漳州古城的文庙外,有一排整齐的骑楼,这排骑楼有许许多多的鲜榨果汁店(一滴水不加,7块钱一瓶的那种,简直不能再过瘾了。图中的果汁是加了片仔癀草的甘蔗汁)。漳州的甘蔗似乎四季都不曾断过,于是甘蔗便成了每家鲜榨果汁店的必备。你可以选择单独榨甘蔗,甘蔗汁清甜好入喉。你还可以甘蔗搭配其它果蔬一起压榨,像是胡萝卜、梨、柠檬、杨桃、凤梨等等,乃至片仔癀草。在盛夏的傍晚,走在古城的石板路上,来一瓶加冰的鲜榨果汁,简直是太过瘾,太惬意了。
2020.2.23 沙茶
摄影/小李
照片拍摄于厦门的集美大社,是三碗加了沙茶的炒面。
明清至近代,大量说广义闽南话的闽南人、潮汕人、海南人移民东南亚。直至今天,在许多东南亚国家仍然能找到大量说闽南话的华人。闽南人在海外多从事商业和食品加工业,在食品领域,闽南人不光给马来语、印尼语贡献了大量的词汇,还带去了很多闽南的特色好料,比如“粿”。与此同时,当这些闽南人回家时,也带回来了南洋的物产和语言,satay(沙茶)便是大家最为熟知的一种,相信很多人都吃过。由于口音的不同,有“沙茶”、“沙嗲”等翻译。百余年过去,沙茶已经融入到闽南的生活中里,闽南人将它与当地的饮食习惯完美地结合,形成了以厦门沙茶面为代表的一系列好料。
2020.2.24 二月二
摄影/陈思妮
闽南地区,二月初二会拜拜土地公,这天也被称作土地公诞。土地公是闽南乡村最普遍供奉的神祇之一,土地公信仰沿袭上古先民的自然崇拜,在明清时代,土地公信仰与闽南本土诸多地域文化元素相糅合。
二月初二,也被称作“龙抬头”,它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有关,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但成为全国性节日并出现在文献上记载是在元代之后。“龙抬头”相关的活动很多,但不论哪种方式,均围绕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它是人们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动。
人们对龙的崇拜,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图中的龙舟。其拍摄地是厦门集美的龙舟池。陈嘉庚先生于1950年在厦门海滩上筑堤围垦外、中、内三池。外池俗称“龙舟池”,也就是厦门集美龙舟池,宽300米,长800米,总面积24万平方米。
2020.2.25 漳州柚子
摄影/小李
图片拍摄于漳州平和某山沟,当时我们开车沿着路足足开了15分钟才出山谷,整个山谷里面满满的全都是柚子,那天学会一个新词:漫山遍野!
在漳州,人们被水果滋养着。不同的县市,有着不同的特色,不同的时令,有着不同的品种,枇杷、芦柑、杨梅、柚子……漳州的水果,你可以从城东吃到城西,从年头吃到年尾。而柚子,又是其中十分受青睐的一种。1857年,施鸿保在《闽杂记》中写到“闽中诸果,荔枝为美人,福橘为名士,若平和抛(即柚)则侠客也,香味绝胜”。平和的琯溪蜜柚更是被钦定为朝廷贡品,同治皇帝赠赐“西圃信记”印章及青龙旗,以作为贡品标识和禁令。
2020.2.26 种花生
摄影/洪巧玲
几场春雨过后,气温逐步升高,一直没能去学校、在家“认真学习”的小朋友们,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出来溜达溜达,田间地头成了溜达的好去处。图中的小朋友跟着邻居家的老伯伯去田里种起了“土豆”(闽南语中对花生的称呼)。在闽南地区,农历二月是种“土豆”的好时候,从种下的那天算起,经过120天左右的生长,在大暑节气前后,就可以收成了。
闽南人对于“土豆”的喜爱由来已久,在明朝末年,泉州、漳州等地已种有花生。花生油、花生汤、花生酪、花生馅的各种好料、煮熟晒干的花生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吃不到。
2020.2.27 番薯
摄影/小李
明代周亮工在《闽小记》卷之三《番薯》载:“万历中,闽人得之外国,瘠土砂砾之地皆可以种。初种于漳郡,渐及泉州,渐及莆,近则长乐,福清皆种之。”
书中所载之外国,便是位于南洋的菲律宾,因此地瓜作为传入蔬菜,在闽南也被称作“番薯”。因为番薯对土壤要求较低,又容易存货,产量又较高,所以极快地得到了推广。番薯的引进,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闽南地区,甚至是全国的饮食结构。
闽南人对地瓜爱得深沉,一碗地瓜稀饭是闽南人早餐的标配,地瓜的甘甜融入米粥,平淡中带着生活的甜美。除了地瓜稀饭,还成就了地瓜甜汤、炸枣、地瓜粉等等好料。闽南人不光喜欢吃地瓜,还能讲着一口“纯正”的地瓜腔。
2020.2.28 蚵仔
摄影/小李
蚵仔是闽南人对海蛎的称呼。蚵仔煎(海蛎煎)是一道极具代表性的闽南菜,这道好料由海蛎、地瓜粉加上青蒜和鸡蛋等原料烹饪而成,是一道十足的硬菜。在这里可以很负责地告诉大家,小吃街里所谓的蚵仔煎,99.999%都是不正宗的。
在闽南沿海滩涂大规模养殖着海蛎,无论哪一个季节来到闽南,你都可以在靠海的地方看到有人像图里这样挖着蚵仔,好吃的闽南人对于蚵仔当然不止“煎”。新鲜的蚵仔可以煲紫菜、做汤、酱油水、卤面、做润饼配料等等;晒干的蚵仔还可以用来做咸饭和煮粥……
除了好吃以外,蚵仔也足够好用。蚵仔外壳不仅可以用来盖房子,还参与了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型大石桥——洛阳桥的修建。这座桥位于泉州的洛阳江之上,始建于北宋,当年人们为了巩固桥基,减少海水对桥基腐蚀,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海蛎,巧妙地利用海蛎外壳附着力强、繁殖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被称为“种蛎固基法”。
2020.2.29 洪濑鸡爪
摄影/小黄
《舌尖上的中国3》:所有的地方小吃,都是漫长历史中的创造,制作和食用的方式,都蕴含着当地的文化背景和特有的审美。无论天南海北,人们对家乡的滋味,都有刻骨的钟爱和绝不掩饰的自豪
-END-
文字|小李、波普星
编辑|阿昏
发布|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