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提起井冈山,想到的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第一个农村根据地。

1927年秋,以毛泽东、朱德等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根据地,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光阴似箭近百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井冈山的精神,历久弥坚,代代相传。

多年前,我曾参观游览过井冈山。井冈山绿色和红色之景印在脑海之中。

我平时爱看革命题材的电视剧,像《井冈山》、《红色摇篮》、《长征》等电视剧,不知看过多少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景区(井冈山巍峨雄姿)(1)

井冈山:雕塑

从中体会和感受到,中国革命之艰辛,在敌我力量对比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向农村去向敌人力量薄弱地方去,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可以说在当时就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不仅要面对敌人的围剿,还受到党内极左思想的冲击。可以说,历经磨难,曲曲折折中,不断向前。

写此文,就是想把自己所见所想,井冈山的红色传承,井冈山如画景致,分享给大家;而井冈山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红色的记忆;好像井冈山之美景被淡化了似的。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险峻,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主要山峰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风屏海拔2120米,是井冈山最高峰。

魏魏井冈山,绵延500里,山高林密,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大自然赋予了它的山水画卷。"过了黄洋界,险处无需看。"

黄洋界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中,名气最大的。黄洋界海拔1343米,地势险峻。从这里往下看,只见沟深林密,难以攀爬。

1928年8月,湘赣国民党军队趁山上兵力空虚,想一举拿下井冈山,当时,毛泽东率红军主力下山接应在湖南活动受挫的朱德部队。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景区(井冈山巍峨雄姿)(2)

面对国民党4个团的进攻,只有两个连的红军与井冈山人民同仇敌忾,凭借天险,居高临下,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当时,山上只有三发炮弹,两个未打响,一发命中国民党山下指挥部。敌人以为红军主力回山了,吓得敌人连夜撤退,红军终于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

毛泽东得知这一胜利消息后,欣然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当年的黄洋界,已成为人们参观的景点,黄洋界的战火硝烟,早已没入尘埃。只有矗立于此纪念碑,时刻提醒着人们,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去珍惜,缅怀先烈,铭记于心。

在井冈山参观时,有位同事与我聊天说起,为什么红军生活打仗的地方,景色这么优美,是不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之一呢?

我曾笑他脑洞大开,美往往是深藏于人烟稀少的地方,井冈山风景秀美人杰地灵。如果说自然环境是其中因素之一,是因为我们的红军战士,更加融入大自然,更加接地气,受到了百姓拥护支持。

星星之火之所以可以燎原。关键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开辟井冈山的根据地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老一辈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新中国。

来到井冈山,你会被美丽的天然景观,所吸引;茨坪小城,幽静秀美,红色标记点缀其间,增添了革命历史的厚重之感。井冈山有大小五井,这五个村庄好像井状布于山间,即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大井是其中最大的村庄,是当年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领导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景区(井冈山巍峨雄姿)(3)

井冈山瀑布众多,据统计有一百多处。最为壮观的当属龙潭瀑布群,位于茨坪北七公里处,在河水不到两公里的流程中,形成形态各异的5处梯状瀑布。

碧玉潭,水流从山间飞流直下,瀑布落差达67米,好像一条白练挥动而下,落入水潭之中;锁龙潭,掩映在山谷之中,好似急于涌出洞口一般;珍珠潭,水流落差30多米,水花四溅,犹如珍珠洒落于潭中。

击鼓潭,瀑布湍急,在瀑布口遭遇巨石阻遏,被分割成数股洪流,落入深潭,声若击鼓;仙女潭,在瀑布出水口,水流被一山石分成两流,在山石下又合在一起,奔腾而下,形似仙女在翩翩起舞。

井冈山的五指峰,五峰并列,像人手五指,景观独特,层林尽染,沟壑纵横,美景天成。

老版百元大钞背面的图案就是井冈山五指峰之景。我去年曾游览张家界峰林,在迷魂台,也就是阿凡达取景之地,导游让我们寻找百元大钞,我也是东看西瞧,懵懵懂懂的,好似相识,赋予联想,才能对号入座。

井冈山已经成了红色教育和绿色旅游休闲的综合度假区。春天云雾缭绕,杜鹃烂漫;夏天蛙蝉齐鸣,悦耳动听;秋天红叶映山,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景致别样。此外,井冈山还有十里绵延的杜鹃长廊,千姿百态石燕洞,云海日出众多的自然美景,让你流连忘返,让人产生一种"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感受。如果有机会,我将重上井冈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