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处于语言成长期的孩子,常把“哥哥”说成“得得”、“沙发”说成“沙巴”、“小鱼”说成“小姨”。
家长们可能并不以为意,认为孩子这样说话十分可爱,等到再长大一些就好了。殊不知,这些发声问题要及早发现,及早矫正,以免错过了语言成长期,带来不良的影响。
Q1 孩子多大时需要重视起来?
导致口齿不清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口腔运动协调性较差,或是语音听辨力、口腔灵敏度不好。前期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孩子的口腔、听力、语言发育都还在进行中,肯定很多音都是说不清楚的。
一般来说,孩子4-5岁基本完成语言发育过程(并不绝对),如果还有发音不准、说话含混不清(方言导致的除外)等很难纠正的问题,就一定要重视起来,要进行人为的矫正干预,不能顺其自然。
Q2 怎么知道孩子是不是发音不准?
可以参考以下几种问题来进行初步判断:
▶ 固定的发音不准,比如把瓜(gua)说成dua,哥哥说成嗒嗒(da),g这个音发成了d。
▶ zh\ch\sh都发不准,jqx也都不准,这种大部分都是发音位置错误。
▶ 有前鼻音、后鼻音的问题,可能是发音位置或口腔开合度错误。
▶ 总省略一些音,省略声母或韵母。
▶ 很多音都发音不准,模仿不出来,这类需要经过专业人士观察,看是发声习惯没有培养好,可以进行后天矫正,还是先天病理问题,需要尽快就医治疗。
Q3 如何初步判断是不是生理问题?
孩子的发声问题有可能是口腔、声带、唇、听力等各种生理性问题导致的表象。请观察一下孩子有没有这些问题:
▶ 舌系带过短,影响发声
▶ 是否经常流口水
▶ 是否能够很顺畅的使用吸管
▶ 吃东西时候咀嚼、吞咽是否正常
▶ 说话声音过大、过小,或听不清别人说话
▶ 咬坚硬的食物时,牙齿力度不够
▶ 唇舌是否过于无力
如果有上述这些问题,非专业人士未必能把握的准,建议去医院请专业医生判断是否需要干预治疗。
另外,本文内容仅提供参考作用,若孩子出现发声问题,请以专业医生的诊断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