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曼宁死不屈,被拔掉指甲全身针刺,牺牲前留下180字绝笔信

战争年代出现无数革命英雄,其中包括许多巾帼英雄,她们虽是女儿身,但面对敌人时同样英勇无比,她们为国家为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值得我们永远敬佩。提到抗日女英雄,大家可能会想到刘胡兰、赵一曼、陈康荣、林心平等,而今天要和大家介绍的就是赵一曼前辈的英勇事迹。

赵一曼的儿子宁儿(赵一曼宁死不屈)(1)

赵一曼,本名李坤泰1905年出生,是四川省宜宾县北部白杨嘴村人。赵一曼自幼接受良好教育,成绩十分优秀。大姐夫郑佑之是位革命者,赵一曼在他的影响下接受了革命思想。1926年2月,赵一曼考入宜宾女子中学,同年入党,担任宜宾妇联和学联党团书记。

国家动荡不安,赵一曼立志要有所作为。1926年她离开家乡,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二年前往苏联继续学习,在这里她遇到了人生伴侣陈达邦

赵一曼的儿子宁儿(赵一曼宁死不屈)(2)

陈达邦,1900年出身于湖南长沙县的一家书香门第,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组织派他和赵一曼等进步青年前往苏联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二人情投意合,于192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结为伉俪。

后来赵一曼怀孕,莫斯科的刺骨寒冷让她的身体开始变得虚弱,于是组织调她回国,临走前,陈达邦送给赵一曼一枚戒指,二人就此分别。只是,谁也不会想到,此次一别竟成诀别。

赵一曼的儿子宁儿(赵一曼宁死不屈)(3)

1929年赵一曼在宜昌生下儿子陈掖贤,小名宁儿。之后她在江西、湖北、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1年主动请缨,前往东北参加抗日斗争,宁儿被托付给陈达邦的堂哥陈岳云,她也是在此时正式改名赵一曼。

赵一曼的儿子宁儿(赵一曼宁死不屈)(4)

赵一曼穿红衣,骑白马,带领东北抗日游击队展开作战,日寇闻风丧胆。1934年7月,赵一曼任珠河县委书记,1935年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群众亲切称她“李姐”。

赵一曼的儿子宁儿(赵一曼宁死不屈)(5)

但是不幸发生,1935年11月,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负伤后被俘。日军非常惊喜,决心要从她嘴中挖出重要情报。

敌人将她高高吊起用皮鞭抽打;拔掉手指甲;在全身敏感处用针刺;用马鞭狠戳伤口,然后向伤口里面撒盐,一点一点向里面拧;强心针、樟脑酊、咖啡因盐水、高纯度甲基苯丙胺……经受着“不是人能够想像出来的下流、变态、残暴、狠毒”的拷打,赵一曼宛如身处地狱,但她始终拒绝开口,奄奄一息被送到医院时还说服看守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投身革命。但是赵一曼还是没能逃脱敌人魔爪,于1936年8月2日被残忍杀害,年仅31岁。

赵一曼的儿子宁儿(赵一曼宁死不屈)(6)

而赵一曼最后留下的只有一封写给儿子的绝笔信,只有180字,但却可以感受到她的斗争决心以及对儿子的殷切期盼。内容如下:“宁儿,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活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和你在生前是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你长大成人之后,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赵一曼的儿子宁儿(赵一曼宁死不屈)(7)

陈掖贤也很争气,1955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成为北京工业学院教授。他兢兢业业,政府通知他去领抚恤金也被拒绝了。但是特殊时期他受到委屈,含冤身亡,终年53岁。

“四海今歌赵一曼,万民永忆女先锋。”当木楔子钉进胸膛,当鲜血流干最后一滴,那是怎样的“铁骨铮铮”、怎样的“大义凛然”!赵一曼倒下了,但是无数个“赵一曼”站出来,他们用鲜血染红了那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也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