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诗道骏言格律诗的语言以典雅为正,总体上应该使用具有书面语色彩、文言文色彩的词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使用的词语越古典越好、越生僻越高相反,挖掘、搜罗早已废弃不用的词语、使用生僻小众的典故,正是写格律诗应该注意回避的毛病,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格律诗判断标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格律诗判断标准(写格律诗容易犯的毛病之)

格律诗判断标准

作者:诗道骏言

格律诗的语言以典雅为正,总体上应该使用具有书面语色彩、文言文色彩的词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使用的词语越古典越好、越生僻越高。相反,挖掘、搜罗早已废弃不用的词语、使用生僻小众的典故,正是写格律诗应该注意回避的毛病。

当今,某些人写格律诗,这种挖古董装高雅的毛病还是比较突出的。我们略举几例:

1.不学騃女堕红尘,苦缱绻,鹊桥难老。

2.青天刺破应无碍,细嗅蔷薇禹甸扬。

3.幽屏叠翠鹍鹏卧,梦渚流鳞鸂鵣翔

4.网暴好比狼围攻,实为鶗鴂雕卉虫。

感觉怎么样?上面四个例子,里面的字能全读出来吗?或者,能明白作者在说什么吗?反正,我这个以读古书为业的人,也有两三个字认不得,还得查字典。

例1中,“騃”字,读音为ái,意思是“呆傻”,騃女,就是傻女人,指痴迷于爱情的女子。该诗作者是用来指称织女的。

例2中,“禹甸”是个典故,意思是“大禹开垦之地”,常常用来借指中国版图。两个字倒不生僻,但这个典故却是僻典。

例3中,鹍(kūn)是像鹤而比鹤大的一种水鸟。鹏,我们都知道是传说中可以抟扶摇直上九万里巨大无比的大鸟。鸂鵣(xīchì),紫鸳鸯,比普通鸳鸯大。两句诗在写水乡景色,描写水面生有荷叶、浮有水鸟,水中有鱼儿在游动。可是,如果说水里有鹍鸟、有紫鸳鸯,还说得过去,你说水里还有鹏鸟,是不是就是瞎扯八道了?

例4中,“鶗鴂”(tíjué),是杜鹃鸟的别名。也够生僻。雕,是猛禽,卉,是花草,那么“鶗鴂雕卉虫”放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说那些网暴的恶人是鸟是花是虫子吧,骂人是鸟和虫,还可以理解,骂人是花,可是第一次听说啊。把生僻古怪的词语堆砌在一起,已经够可恶的了,堆到一起表达的意思又狗屁不通,这就是又可恶又可笑了。

此外,这些人挖坟盗墓找古董词,还有很多例子,比如,酒杯不好好叫酒杯,管它叫“斝”(jiǎ)“斝”是古代酒器,三足,有把儿,商周时期常用。你说为了古雅使用“觥、觞”已经够可以了,你非得用个“斝”,作为现代人,你喝酒真的还用商周时期三足有把儿的青铜酒器吗?臭不臭?比如,说上学求学,说成“负笈(书箱)”已经够典雅的了,有人偏偏要用“担簦(dēng)”,簦,是有曲柄的笠,类似现在的伞。你家孩子上学背上还背着曲柄斗笠吗?傻不傻,迂不迂腐?此外,学校说成“学府”“学堂”已经符合典雅要求了,偏偏有人要说成“黉门、黉舍、庠”,不古得带霉味儿,他都觉得不过瘾。

这些人啊,使用死古董词语、生僻词语、生僻典故已经成瘾了,口味太重了,不带点尸臭味的诗语,他们都觉得味同嚼蜡。这是不是一种变态口味呢?完全是坠入魔道的恶趣味!

写格律诗,要用语典雅这是没错的,但是,并不是说用字用词越古越好,使用典故越生僻越好。

写诗是为了抒情达意,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不是为了装那啥啊。

[玫瑰][玫瑰]您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留言评论。

[心]关注“诗道骏言”,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