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一则“北大才子当街卖肉”的报道引起全国轰动,这起事件的主角陆步轩由此被全国人民所认识。

而今日我所讲之事的主人翁张育贤,同样也是北大学子,北大经济学博士毕业,他养猪的故事更加是一个传奇。

第一、大山深处走出的北大博士

上世纪70年代,张育贤出生在大巴山深处的一户贫困农民家庭。

历史上养一头猪一般能赚多少(弃百万年薪回乡养猪)(1)

秦巴山区绵延起伏的山脉

由于山区土地贫瘠,秦巴山区自古以来就属贫困地区,即使进入了新世纪,秦巴山区依然是中国最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从小艰难的生活让张育贤早早就明白了贫穷的含义,为此他拼命读书,对一名特困山区的孩子来讲,考上大学显然是他唯一的出路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贫穷尚未离开之际,张育贤的父母就双双亡故,他也因此成了一名孤儿,这一年张育贤仅仅19岁。

接下来张育贤的求学之路,是家乡的乡亲们一点点省出家中口粮,供他吃饭穿衣、缴纳学费,张育贤也不负厚望,最终取得了北大经济学博士的学位。

历史上养一头猪一般能赚多少(弃百万年薪回乡养猪)(2)

从北大毕业后,张育贤顺风顺水,35岁之时就已成为广州一家制药企业的CEO,年薪百万,人奋斗到这个程度,基本已算是走上了人生巅峰。

不过张育贤心里一直有个梦,他一直忘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更忘不了那些凑钱资助他读完大学但自家却还深陷贫困中的父老乡亲。

2009年,张育贤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辞去了制药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带着多年的积蓄返回了大巴山,他决定在家乡开个养猪场,在自行创业的同时也带动老家的乡亲们共同致富。

不过在开养猪场之前,他首先要找到一种极其稀有的猪作为繁育猪仔的种猪,在张育贤的创业计划里,这种奇猪将事关他养殖事业的成败。找到了,他的养殖事业便可继续下去,若找不到,那么他也只能遗憾地打道回府,重新回去打工去。

这究竟是什么猪,竟是如此珍贵?

第二、千里寻猪路

张育贤决定回乡养猪,缘起于他2008年春节时参加的一次聚会。在那次朋友家的聚会中,他吃到了一盘腊肉,这盘腊肉香味浓郁、肥肉肥而不腻、瘦肉则嚼劲十足。

历史上养一头猪一般能赚多少(弃百万年薪回乡养猪)(3)

这种肉张育贤小时候在家乡吃过,是大巴山区土生土长的一种土猪品种,就是这盘土猪肉,让他回忆起了儿时的味道,也想起了自己贫瘠的家乡和仍旧身处贫困中的父老乡亲

在那一刻,张育贤便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自己家乡的猪肉走进千家万户,也要让家乡的乡亲们脱贫致富。

张育贤吃到的这种猪,在上世纪80年代在秦巴山区有一定产量,由于这种猪在巴中市通江县青峪乡出产质量最好,因此被称为“青峪黑猪”,1982年,该猪被列为四川省地方猪种,编入《四川家畜家禽品种志》。

青峪猪的猪肉吃起来非常香,但由于青峪猪生长周期长、出肉率少,因此在80年代后逐渐被生长周期短且出肉率更高的白猪所代替。在张育贤决定回家养猪的2009年,纯种的青峪猪已濒临灭绝,甚至是用青峪猪杂交的猪也成了稀有品种。

而张育贤想要将养殖青峪猪的猪场办起来,首先就得找到一头纯种的青峪母猪作为种猪

为了找到这头稀世奇猪,张育贤可谓是吃尽了苦头。

历史上养一头猪一般能赚多少(弃百万年薪回乡养猪)(4)

青峪黑猪

2009年1月,张育贤回到了家乡巴中市通江县,回家后不久,他便在当地畜牧部门的支持下,组建了一支由6名畜牧专家和他本人组成的“寻猪队”,所有人员的吃住行等花费均由他全包。

带着这支团队,张育贤踏上了漫长的寻猪之路。

张育贤知道,若要找纯种的青峪猪,那么在较为发达的场镇上是找不到的,因为这些地方的猪种早已在几十年的时光中换成了白猪。若此时还有纯种青峪母猪存世,那么就只会存在于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大山深处,只有在这些偏远地区的农户家里,恐怕才偶然养的有这种青峪黑猪。

在找猪的日子里,张育贤和他的专家团队每天一大早就往大山里钻,一户一户地走访,打听青峪猪种的下落。

历史上养一头猪一般能赚多少(弃百万年薪回乡养猪)(5)

张育贤团队一户一户打听青峪猪下落

就这样“寻猪队”在山区里一直找了近半年之久,累计行程数千里,那只稀世奇猪却仍未找到。

在时间如此之长的寻猪历程里,由于一直看不到希望,这让张育贤一度产生了放弃的想法,甚至连他的7人小组最终也只剩下了2个人,不过张育贤终究还是坚持了下来。

第三、“神猪”出世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5月18日,一个让张育贤一辈子都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他步行十几个小时,终于在通江县青峪乡龙王庙村农户张大爷家里,看到他梦寐以求的绝世母猪

张育贤大喜若狂,半年的辛苦付出如今终于有了回报,重要的是他建猪场的创业之梦也有了着落,这一切令张育贤喜极而泣。

如此“神猪”让张育贤爱不释手,他当场向张大爷提出,愿意花25000元买下这头母猪。这个价格即使在今日也算是极高,在十几年前更是天价。

历史上养一头猪一般能赚多少(弃百万年薪回乡养猪)(6)

张育贤在张大爷家

由于张育贤的出价高得离谱,完全超出了张大爷的心理预期,竟令得张大爷不知所措。张育贤见张大爷心有犹豫,心下不由大急,他当场又给张大爷追加一个条件,表示此头母猪下的第一批猪仔,他愿意全部补偿给张大爷,在如此优厚的条件下,张大爷终于点了头。

张育贤大喜,为避免母猪在运送过程中受到伤害或惊吓,他特意在当地以2000元的高价雇了4名村民,用了足足两天时间,才将此母猪一步一步抬出了大山,移送到了他为该母猪布置的新家里。

张育贤这番举动传到他的家人和朋友耳朵里,简直不敢相信堂堂原制药公司老总,居然会花这么多精力和金钱去寻找一头母猪,所有人都以为他疯了。

但只有张育贤才知道,他找到这只纯种青峪母猪的价值是多么巨大,对他即将兴建的养殖场而言,这只猪堪称无价之宝

历史上养一头猪一般能赚多少(弃百万年薪回乡养猪)(7)

当时老母猪就是这么被抬出山的

这头在张育贤养殖场里编号为001的母猪,即使今天它也享受着极为特殊的待遇。

若外人要见到这头老母猪,必须要经过公司的最高管理层的授权,同意了才能见到。而且看猪之人进入001的猪圈时,还得穿上阻隔细菌的防护衣,进入之前人要先完成消毒流程,如此才能顺利看到001。

这头母猪堪称张育贤企业的“镇企之宝”,2018年央视记者采访张育贤时,曾提出要看一看这头老母猪,张育贤亲自带的人去,又亲自入圈将猪牵了出来。央视记者好奇地看着此猪,还没等看出个所以然来,张育贤便表示怕猪累着,又给亲自牵回了猪圈中。

历史上养一头猪一般能赚多少(弃百万年薪回乡养猪)(8)

张育贤猪场里的001号母猪

第四、艰难的创业之路

有了关键性的种猪打底,张育贤的猪场迅速走上了正轨,至2011年底,猪场已培育出1000余头青峪猪,初具规模。

不过此时张育贤的心情却是痛并快乐着,猪场兴盛让他高兴的同时,另一个问题却也困扰着他——他没钱了

2012年春节期间,张育贤的多年打拼积累的2000万资金终于见了底,但猪现在正在育种中,不能断粮,否则前期一切投入都会打了水漂。

为了资金问题,张育贤夜不能寐,他每天一睁眼,就是四处借钱。为此他四处求助,找朋友、找同学,不过借来的少许资金终究是杯水车薪,他快撑不下去了。

为了省钱,张育贤一直住在猪场的一间小棚子里,冬冷夏热,到了夏天还有蛇爬到他床上,吓得他整晚整晚都不能入睡。

2012年春节,是张育贤猪场最困难的日子,当时住在绵阳的张育贤妻子,特意在过节时带着两个孩子去猪场陪伴他,而张育贤身上甚至连给孩子买过年礼物的钱都没有。

历史上养一头猪一般能赚多少(弃百万年薪回乡养猪)(9)

张育贤

过完年后,张育贤依然没有找到解决资金问题的办法,而此时一个人上门了,在张育贤的面前拿出了自己的房产证

来人是当地畜牧局的总畜牧师张先生,他告诉张育贤,要他拿着这本房产证去抵押贷款,他愿意无条件支持张育贤在家乡的青峪猪养殖事业。

这笔雪中送炭的贷款解决了张育贤的燃眉之急,2个月后的2012年4月,在张育贤投出无数引资计划后,一家英国企业对他递来了橄榄枝。

这家英国公司在对张育贤猪场考察后,当即决定立刻予以投资,最终双方达成协议,英国投资公司占49%的股份,张育贤由此彻底解决了后续资金来源问题,企业也就此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第五、不忘乡亲的挖井人

2014年10月,猪场已有相当规模的张育贤陪同李克强总理出访意大利,四川本土的青峪猪品牌第一次传播到了国外。

时间一年年过去,随着张育贤养殖事业的发展壮大,张育贤的经济状况也有了很大改观。

历史上养一头猪一般能赚多少(弃百万年薪回乡养猪)(10)

张育贤的养殖场

再次富裕起来的张育贤并未忘记他当初放弃百万年薪回到大山养猪的初心,更没忘记儿时资助他读完大学的乡亲们

2014年,养猪事业初见成效的张育贤,决定带动乡亲们共同走上致富之路。在政府的帮助下,也经他多方联系,首创了“政府 金融机构 保险公司 猪场 贫困户”的五方联动产业扶贫新模式。

此举是由政府牵头,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保险公司防范风险,猪场出猪仔、药品等物并负责兜底回购,贫困户只要养一头猪,就能获得500块钱的纯利润。

此项政策推出后,受到了当地贫困户的积极响应,在张育贤的带动下,乡亲们纷纷走上了致富之路。

通江县洪口镇余家湾村的高元蓉一家,早年负债20多万元,全家靠低保生活,连儿女平常的学费都是借的,是当地有名的特困户。

就在夫妻俩走投无路时,张育贤的猪场来了,仅2018年一年,两夫妻就养了300多头张育贤猪场给的小猪,全家收益14万多元,从此走上了致富之路

2016年,村民刘学跃参与到了项目中来,刘学跃家中贫困,首批养殖的10只猪仔还是工商银行捐钱资助购买的,靠着张育贤猪场的保底回购,刘学跃很快就从贫困户翻身,完全脱贫。

历史上养一头猪一般能赚多少(弃百万年薪回乡养猪)(11)

青峪黑猪

2018年,张育贤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此奖每年只设10名,只有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做出巨大贡献者才有机会获此殊荣,乃是全国脱贫攻坚战役中最具份量的奖项之一。

截止2020年,在张育贤青峪黑猪养殖产业的带动下,通江县全年出栏黑猪11万头,惠及养殖农户1.3万户,总产值5.6亿元,张育贤的青峪黑猪养殖场规模也愈加庞大,年销售额达到数千万元。

从百万年薪的制药企业总经理,辞职经过13年发展,张育贤这位北大博士再次站在了事业的巅峰。

历史上养一头猪一般能赚多少(弃百万年薪回乡养猪)(12)

然而这一次与上次不同的是,他不再是自己个人独富,而是带动着无数乡亲们共同致富,正所谓“独富不如众富”。他的企业规模虽然现在还不算大,与无数百亿级千亿级的企业相比可谓不值一提,但这样的人,却比不少有更多资产的人更有资格称得上一句——企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