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样板戏”一共有几个?可能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八大样板戏”嘛!肯定是8个,不然怎么这么叫呢?其实这是一个历史的误会,“革命样板戏”并非只有8个,得到审批的“样板戏”共有19部,另有7部“准样板戏”未及公演。
出现在大众面前的19部“样板戏”按照公演时间可以分为两个批次。
第一批次的“样板戏”就是大众所熟知的“八大样板戏”,这一批是“样板戏”的代表,但决不能说“八大样板戏”等同于“样板戏”,这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八部戏包括5个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2个革命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以及1部革命交响音乐《沙家浜》。
这八部戏于1957年5月1日,在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的文艺汇演中首次在北京亮相,得到了高度的赞扬,被称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这就是“革命样板戏”这个名称的由来。
第二批次是1974年前后相继推出的11个“革命样板戏”,包括6个革命现代京剧《龙江颂》、《杜鹃山》、《磐石湾》、《红云岗》、《平原作战》、《红色娘子军》,2个革命现代舞剧《沂蒙颂》和《草原儿女》,1个钢琴伴唱《红灯记》,1个钢琴协奏曲《黄河》以及1部革命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这一批“样板戏”的整体艺术成就不如第一批次的作品,其后来的知名度与流传度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一批剧中的京剧《杜鹃山》、《平原作战》和钢琴伴唱《红灯记》是较著名的。
还有7部“准样板戏”因各种原因未能公演,甚至没来得及通过审查,包括7个革命现代京剧《草原兄妹》、《山城旭日》、《节振国》、《敌后武工队》、《金雁岭》、《春苗》和1个钢琴弦乐五重奏《海港》。大众对这些剧知之甚少。
“样板戏”中除了《龙江颂》、《海港》等剧,在当下也称得上是艺术精品。这些作品本与政治有着极强的关系,故而其命运也坎坷。这些戏曾在一个时期统治剧坛,又在一个时期销声匿迹,改革开放后又以崭新面貌出现在舞台上。
“样板戏”回归舞台的首秀是在何时呢?在1986年的春晚上,当时耿其昌、李维康夫妇二人演唱了“样板戏”中的《智取威虎山·今日痛饮庆功酒》、《红灯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和《红灯记·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三段儿,引发大众热议。自此,“样板戏”重新回到人们视线之中。
到了90年代,国家京剧院第一个将京剧《红灯记》复排,之后,京剧《杜鹃山》、《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平原作战》,舞剧《红色娘子军》等“样板戏”都复排上演,京剧《红灯记》是复排最多的“样板戏”剧目,没有“之一”。
以上就是全部19部“样板戏”剧目和7部未及面向大众公演的“准样板戏”的基本情况,很多人将“八大样板戏”等同于“样板戏”,且固执地认为“样板戏”只有8部,这是没有查找相关的资料,对“样板戏”没有深入的认识,而人云亦云了。在新时期的“样板戏”热是一个新的文化动向,期待着当下的艺术家们能创作出比肩“样板戏”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 刘蓉蓉《“样板戏热”现象及原因分析》
- 胡城婷《<杜鹃山>:从话剧到京剧样板戏的版本改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