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的效益来源于蜂群的蜂产品产量,而产量由蜂群的每个单体蜂群完成,所以考察蜂群的繁殖力及采集力,科学评估蜂群的工作效率,为育种及蜂场生产提供数据支撑。

蜂群什么时候繁殖(蜂群繁殖力及采集力的考察方法)(1)

一、蜂群繁殖力的考察方法

蜂群的繁殖力又叫产育力,是指蜂王的产卵力和工蜂哺育力的总和。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哺育力,有卵哺育力,卵子形不成封盖子,成不了蜂,依然不具有群势,相反还容易患病,这个是在人为干预蜂群内部蜜蜂各期比例时才会出现,通常蜜蜂会根据蜜源、气候等条件,调节产卵量的大小。

在同等条件下,一般用有效产卵量即封盖子数来表示。产育力强,则群势发展迅速。

从考察(对比试验)始、每一个蛹期(中蜂11天,西方蜜蜂12天)测量一次封盖子数。为方便便起见,一般常用方格网来测量封盖子数量。中蜂用4.4cmX4.4cm的方格网,西蜂用5cm×5cm的方格网进行测量,每一方格中约含100个巢房。考察结束后,以测量期为横坐标,封盖子数为纵坐标绘制产育力变化曲线,统计算出有效产卵总量,并计算出平均有效日产卵量、最高有效日产卵量和最低有效日产卵量。

对产育力的考察,应注意记录蜜源、气候等外部条件的变化,以便了解在不同的蜜源、气候等条件下繁殖力的变化。

蜂群什么时候繁殖(蜂群繁殖力及采集力的考察方法)(2)

二、蜂群采集力的考察方法

采集力是指工蜂对大宗蜜源的采集能力和对零星蜜粉源的利用能力。通常与工蜂的嗅觉、吻长、飞翔力(飞翔范围)和速度,一次采集的负荷量以及工蜂的出勤情况和对各种蜜源的利用情况等因素有关。

一般在大流蜜期内很难对花蜜的采集能力进行考察,因为参加考察的各个组或各个单群的产育力、群势增长率不会是相同的。待大流蜜期到来时,各组或各单群的群势必将存在着差异而又不允许重新调整群势,组与组之间及单群间无可比性。

所以,对采集力的考察,可以通过测量单只工蜂一次采集的负荷量来进行,即在大流蜜期称量100只工蜂出巢时和归巢时的重量,从而求出每只工蜂平均负荷量。

蜂群什么时候繁殖(蜂群繁殖力及采集力的考察方法)(3)

在流蜜期可用采集蜂组成试验群,群中只有蜂王和采集蜂,并有与蜂量相称的空牌以备贮存花蜜。测定某一单位时间内试验群采集花蜜量,通过对比来考察采集力的强弱。在对采集力的考察时,还需观察工蜂的采集习性,如出勤时间、采集范围、发现蜜源的速度等以便对其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结束语:通过对蜂场内引进的各蜂群品系的繁殖力和采集力的考察,为后续的育种提供数据,通过多次考察,从而确定母群,通过多年的考察可培育出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种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