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重刷了一档大S和小S参与的旧综艺,又再次想起了那个曾经争论过一段时间的话题——什么才是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

节俭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的(不应该成为富人的消费观)(1)

小S在节目中批评女儿的消费观

在这档综艺中,针对给孩子买礼物这个问题,大S和小S之间产生了分歧,小S认为她的女儿才13岁,不应该穿那么贵的衣服,超过1000台币的衣服就不能买,而且她还认为小孩子不要养成从小就花大钱的习惯。而大S的观点则恰恰相反,了解大S的人应该都知道她花钱向来大手大脚,上万台币的鞋子家里有几百双,她给小S的女儿买礼物也都是Tiffany级别的。

节俭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的(不应该成为富人的消费观)(2)

花钱向来大手大脚的大S

当然,综艺节目所反映的只是大S和小S生活中的一些碎片,我们无法获得更充足的信息,只能在很浅显的平面上对两姐妹的价值观和消费观进行评判。不管是大S和小S,她们的收入和财富都远远高于普通老百姓,对于她们真实的消费能力我们很难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大部分观众会把自身的处境带入到两姐妹对话的场景中,然后以自己的认知和标准来评判她们。所以在网友中间,小S似乎赢得了压倒性的支持,也成了宣扬“正确价值观和消费观”的模范明星。

节俭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的(不应该成为富人的消费观)(3)

勤俭持家的郭晶晶霍启刚夫妇

其实在各大传播媒体上,“节俭”都会被标以积极正面的标签,那些节俭的明星或富豪,比如郭晶晶和霍启刚夫妇,总会被当成正面人物来宣传,而那些喜欢“晒富”的明星,比如李湘,则经常被拿来群嘲。“节俭”等同于正确的价值观,把“只买对的,不买贵的”等同于正确的消费观,这种认知真的就那么理所当然吗?

节俭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的(不应该成为富人的消费观)(4)

喜欢“晒富”的李湘

像小叔叔这样的80后基本上从小受到的都是“勤俭持家”这样的教育理念,我们父母那一代就更不用说了。我邻居家的阿姨伯伯都是军官退休,两个人的退休金加起来有两万多,各种福利保障也很好,然而这两个人却是远近闻名的“节俭”典范。老阿姨经常去市场捡别人不要的菜叶子,老伯伯则是到处收集别人不要的废纸壳。据说他们二人每个月的消费连1000元都不到。这算得上节俭的极致了吧,但能说这样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值得提倡吗?

正确的消费观应当与自己的收入水平相匹配,这是经济世界的基本规律,只有这样的消费观才能保证和激发社会的经济活力。比如说,美国巨大的GDP就是由消费来支撑的,再比如说,疫情之后,我们国家所采取的经济复苏方案事实上也是刺激消费(而不是提倡节俭)。对于富人来说,消费甚至是一种责任,他们更应该去购买那些高品质、高技术含量、高文创附加值、同时也是高价格的产品,只有越多越多的人去购买好的东西,才能带动科技和产业的升级,也才能让好的东西变便宜以造福更多的人。相反地,那些收入高消费低的人才是真正对经济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节俭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的(不应该成为富人的消费观)(5)

正确的消费观可以是不浪费、可以是不攀比、可以是环保节能、但不应该仅仅是“节俭”,希望网友们不要简单粗暴地去嘲笑那些高消费的富人,即便他们变得节俭了,他们的财富也不会转移给你,相反,当他们消费的时候,你可能会从中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