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福的由来

今年怎么还没有开始集五福呀(传统文化中的五福)(1)

中华文化-福

福,会意兼形声字。从古代文化遗迹中出土的甲骨文来看,“福”是双手虔诚地捧着酒坛敬神的形象,是用“手”、“酒”、“示”三个部分组合成的会意字,原是以酒敬神,祈求福备(万事顺遂)的意思。从下图甲骨文字形来看,它的左半部的上面是个“酉”字,是个盛酒的容器,实际上就是个“酒”字的初文。左下半部分是两只“手”(又),表示双手捧着一个酒樽;它的右半部分是个“示”字,代表祖先的神主;整个字的意思是会意双手捧着一樽酒在祖先的神主前祭献,求得神主保佑。我国古代书籍在解释“福”字的意义时说“祐也”,“祐”就是赐福、保佑的意思。

今年怎么还没有开始集五福呀(传统文化中的五福)(2)

中华文化-甲骨文,福

古代祭祀是为求得先祖或神佛的保佑,如《左传·庄公十年》里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意思是说:小的诚心没有达到诚信动人的地步,那么神是不会保佑他的。祭祀后要把祭品(酒、肉)分别送人叫“致福”、“归福”,由此引申出“幸福”之义,用作名词 ,这是“福”字在今天常用的含义。中国古代哲学家韩非子认为“全寿富贵谓之福”,古书中常说人的“五福”是:一曰长寿,二乃富裕,三为安宁,四则修品德,五是考终命。人们常说的“五福齐备”就是指这“五福”。

今年怎么还没有开始集五福呀(传统文化中的五福)(3)

传统文化-五福

“五福临门”最早出自《尚书·洪范》。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后来由于避讳等原因,“五福”也有了变化,如《新论·辨惑第十三》中就把“考终命”更改为“子孙众多”,后来的“五福”也就变成了“长寿、富贵、安宁、好德、人和(子孙众多)”了。但含义未变。

长寿福——果长寿;因是好生护生之德,施他饮食。


今年怎么还没有开始集五福呀(传统文化中的五福)(4)

传统文化中,“长寿”解释为“命不夭折而且寿数绵长”,即生命没有中途夭折,而且活到很大的年纪。其实,这里面还暗含着对于生命质量的要求,以此作为“寿命绵长”的基本保证。故此,中国人常常将“健康”与“长寿”联系到一起。没有高质量的生命品质,没有健康作为保证,长寿显然很难做到,即便偶尔有之,与其说是一种幸福,倒不如说是一种痛苦。因此,古人总结出的许多长寿秘诀,其实质就是在强调健康与长寿的合一性。

今年怎么还没有开始集五福呀(传统文化中的五福)(5)

人文-长寿之道

而长寿在中华文化中又有几个划分,分别是:

喜寿,七十七岁,因“喜”字的草书近似竖写的“七十七”;米寿,八十八岁,因“米”字拆开来刚好是数字“八十八”;

白寿,九十九岁,因“白”字乃“百”字缺“一”;

茶寿,一百零八岁,因“茶”字的草字头即双“十”,相加即“二十”,中底部连在一起构成“八十八”,二者再次相加,一共是“一百零八”。

富贵福——果富贵;因是施财施恩于他人。

今年怎么还没有开始集五福呀(传统文化中的五福)(6)

传统文化-富贵福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出自《礼记·中庸》

富贵福中的“富贵”,我们常说的富贵即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有钱有权的意思。但这里说的富贵并非只是字面上的意思,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环,不至于这么狭隘!

今年怎么还没有开始集五福呀(传统文化中的五福)(7)

传统文化-花开富贵

富贵有两种:一种是广义相对的,一种是狭义绝对的。“富甲天下”、“锦衣玉食”是相对的富贵,“身心自在”、“清净愉悦”是绝对的富贵。第一种是有所得的乐,第二种是无所求的乐,前者是混杂和短暂的,后者是纯粹和恒久的。依靠钱财富有而得到的贵气是地位、是权势,依靠精神富有而得到的贵气是境界、是格局。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相对富足,此时求富贵,更多是广义的,是从物质到精神充实到某一程度的大富,而不是狭义的敛财。富贵富贵“心中无缺叫富,被人需要叫贵。”

安宁福——果无病;因是施药戒杀,心慈无害。

今年怎么还没有开始集五福呀(传统文化中的五福)(8)

传统文化-安宁福

安宁福,这里也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身体健康的安乐,一个是内心精神的安乐。精神生活是建立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精神上是不会“安宁”的,无病无灾是世界上每一个人所祈求的事情,我们有了一个好的身体,才会有好的精神状态,才能做到内心安宁和精神的快乐。所以安乐福果无病。但同时还有“宁、和”。

今年怎么还没有开始集五福呀(传统文化中的五福)(9)

传统文化-康、宁

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如何得到安宁呢?当下的社会中,许多人追名逐利,为了金钱富贵而忙碌奔波,早已抛弃了内心深处曾经的那份平和与安宁,“浮躁”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签。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从一开始的为生活而奋斗到后来为“奋斗”而奋斗,在过程中迷失了本心。求其所得,则知足!即为安乐。身体健康、内心安宁,内外交和,才能达到最终的安乐,收获幸福。

品德福(好德福)——果善终;因是有修有养,修行福德。

今年怎么还没有开始集五福呀(传统文化中的五福)(10)

传统文化-好德福

五福之中的“修德”。可以解释为心性仁善而且顺应自然,也可以解释为宅心仁厚且乐善好施。无论那种说法,皆为修德。在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都把“德”看得很重、很高。只是求的表现方法不同而已。

今年怎么还没有开始集五福呀(传统文化中的五福)(11)

传统文化-仁德

传统文化中涉及到“德”的地方很多,例如:

《论语》说“德不孤,必有邻”。

《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弟子规》说“德有伤,贻亲羞”。

《易经》说“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大学》说“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等等。

古时,有“德”被看作是对人的最高评价,“好德”是古代君子孜孜以求的追逐目标,广施德方能心安如此的富贵长寿。所以五福中“好德福”为核心,我们只要做到内修心德,外求仁德,就可以收获五福。一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考终命(人和福)——果子孙满堂贤孝;因是多结良缘,爱惜大众。

今年怎么还没有开始集五福呀(传统文化中的五福)(12)

传统文化-人和福

考,老也。终命,是无疾而终天命的意思,即所谓善终-,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古语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今年怎么还没有开始集五福呀(传统文化中的五福)(13)

传统文化-和谐

人是群居动物,总是需要相互帮助,才能生存。因此要懂得多结善缘,爱惜大众;能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认知,才能和谐发展。人,要懂得‘以和为贵’,一个家庭中,夫妻、父母、兄弟、儿女之间要能和谐;一个团体里,上下、同事、内外、伙伴之间,也要和谐。所谓‘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中华文化讲究阴阳调和,三生万物,我们只有“和”才能幸福美满!

传统文化五福习俗

一、踩五福

今年怎么还没有开始集五福呀(传统文化中的五福)(14)

传统文化-踩五福

踩五福是流传于唐·赐福镇宅圣君钟馗故里、财神故里、刘海故里的一种古老祈福文化活动,在西安钟馗故里欢乐谷山石上雕刻蝙蝠五只,寓义“五福”,据传说人们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踩踏五只蝙蝠后会返老还童,五福临门,福如东海;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踩踏五只蝙蝠后,会福贵双全,五福随行,福寿无疆。

二、跳五福

今年怎么还没有开始集五福呀(传统文化中的五福)(15)

传统文化-五福到

傩舞“跳五福”,是傩舞“跳钟馗”(又称跳判,一般有六跳:跳五福、跳加官、跳蟠桃、跳魁星、跳财神、跳龙凤,即跳福禄寿禧财子戏) 的一部分内容,经钟馗文化研究所组织专家考证,是唐宋以来流传于 “唐·赐福镇宅圣君”钟馗故里、刘海故里、财神故里周边的一种祈盼丰收长寿,幸福美满,福海无边的古老民俗祈福文化活动,又有很广泛的内涵。它融合了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艺术文化,它以原始文化为基础,阴阳五行为先导,以法术、巫术为手端,并融入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等内容,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舞蹈的活化石。唐朝以来跳加官就广为流传。

三、挂五福

今年怎么还没有开始集五福呀(传统文化中的五福)(16)

传统文化-福挂件

从古到今,中华人民都有这样的习俗,在家中悬挂有关“五福”的摆件或者是字画,希望能给家庭带来好福气、好运气。同时这“五福”字画还能起到一个警醒作用,提醒人们存好心,做善事,如此方得“五福临门”,正如那一句老话说的:五福家中挂,福运到我家。逢年过节的时候,还会有很多人去寺庙进香祈福,求福字、对联挂件等,希望寺庙的加持可以使得“五福临门”,这是一种宝贵的传统文化,人们虔诚祈祷,希望神明庇佑,让福气临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