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最暖心的一段话(沈从文笔下的如蕤)(1)

梁思成在婚前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讲了吗?”很多人都跟林徽因一样看重结果,希望走进婚姻后,一生只爱这一个人。

然而,还有一种爱,只看重追求的过程,却不在乎结局如何,如沈从文笔下的《如蕤》。《如蕤》讲述了一个青春靓丽、品学兼备的都市女孩如蕤用一颗敏感勇敢的心探寻爱情,追求爱情,追到以后却放手的故事。如蕤追寻的过程遇到许多波折,也曾游戏。正是因为这些经历让她成长起来,顿悟明白,最终看清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毅然决然离去。

那么,她究竟经历了些什么,究竟是什么样的爱情让她如此决绝?

沈从文最暖心的一段话(沈从文笔下的如蕤)(2)

1、她想要的,不是公式化的爱情

如蕤相貌美丽,为人活泼,待人温和又顽皮可爱。她自身条件好,加上是百万遗产的继承人,追求她的人很多。可她却不爱他们,她看不上周围的任何一个男子。

有人说,不喜欢如蕤,因为她像女神一样存在,高贵得不接地气,不属于凡世人间,她太清高太孤冷。

我认为不是的。

她看到许多人因为爱她,把他自己的灵魂、感情、言语、行为弄走样子,失去自我。她不是清高孤冷,而是不爱这样的人,并为他们感到悲哀、可笑又可怜。在她眼中,那些为她倾倒的人都像公式化一样在同样的情形下,做着同样的事情,露出同样的蠢相,一点新意都没有。她厌倦的是这些成为公式化的爱情,以及公式化的爱情下面那些浅薄的内心和赤裸裸的索求。

身边总是围绕一群蠢相毕露的倾倒者,让她大倒胃口。因此,她发自内心地呐喊,世上有没有不是公式化的爱情?

她渴望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爱情呢?

她希望寻找一棵永不动摇的大树,在她面前昂然地站立,不至于被她那点美丽所征服。她渴望爱情是热烈的浓烈的,是疯狂燃烧后分不清你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完美地揉合在一起的样子。

爱是什么?在这个年轻人的眼里,爱就是一团烈火,是固执的热情,疯狂的爱,火焰燃烧了自己后还把另外一个人也烧死,这爱情方为爱情。

从她的爱情观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敢于追求的人。

是的,的确是这样。她毅然离开熟悉的舒适的环境,向着梦想出发。

那,她的梦想能实现吗?

沈从文最暖心的一段话(沈从文笔下的如蕤)(3)

2、他和她偶遇,碰撞出炫目的爱情火花

她认为日头从东方升起,东方是光明热烈充满希望的地方,她便向东方走去。她想找寻使她生活放光,同时她本身也放光的东西。她用北海风光,洗去留在心上的南海厌人印象,她在洗涤与等待中,触摸到了自己的内心。她对自然与本性多认识了一些,看一切,也比先前明澈一些。

在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群,在清净无忧的孤独生活中,是特别容易让人心清目明的。她想象爱情的样子应该如海上日出慢慢升腾,初升时渐渐拨开薄雾,而后一跃而出,日光瞬间照得海面波光耀目,令人炫目。

有缘千里来相会,事情就是那么巧。她独自驾船游玩,突降骤雨,她被咆哮的波浪卷入海中,被他救起。醒来的她,对他一见倾心。她的眼前出现一只理想的“小船”:强健的胳膊,强健的灵魂,一切还不曾为人事所脏污。她几乎本能地感受到他们未来的一切。两个人相遇犹如两颗流星相撞,瞬间迸发出炫目的爱情火花。

在这里,沈从文对如蕤和梅先生相见的描写,像极了当年他见到张兆和的情景。张兆和的美丽高贵如同一道耀眼的光芒瞬间闪亮了他的眼,以致在给张兆和的情书中,他激情澎湃地写道:“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形状的山,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她把他的眼睛迷乱了。

梅先生只是个大一的学生,带着乡下人气氛,有那么点野处单纯处。他并不十分聪明,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却令他伟大起来。为什么还只是个大孩子的他,在她眼里变成伟大的了呢?

他的本真,他的纯洁,他的勇猛,他骨子里的阳刚之气,是许多世俗男子所缺少的。还有他惊讶她的美貌,却不被她的美丽所征服,这是许多男子很难把持的。她认为这是一个男子最重要最优秀的品质,也是最光辉最吸引人的地方。

偶遇梅先生,让如蕤走进了一个新奇的世界。她的心儿是快乐的,她用的是一种快乐与游戏的心情,引导他爱上她。她忘了这事情的危险。玩火的她只看到了火的美丽,却忘了烫手的后果。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感情,就会获得什么样的结果。如蕤的游戏心态,在他们火热的感情上隐藏了一朵不祥的云。

沈从文最暖心的一段话(沈从文笔下的如蕤)(4)

3、爱情是两个人同心协力,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

后来的他们都来到北京上学,仍然见面。

她爱了他。他却因为明白了她是一个官僚的女子,且从一些不可为据的传闻上,得到这个女人一些故事,他便尽避着他。她比他大七岁,年龄同时形成两个人间一种隔阂。然而,在各样冷淡中,她仍然保持着那份真诚,爱他不变。

三年里,两人淡淡的相处。爱情是两个人同心协力,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他冷冷淡淡的态度是很折磨人的,她无力坚持,最终决裂了。

然而,就在她预备去法国留学的时候,他实验室中毒,住了院。人在病中性情总是温柔些,她常陪他,他从一些小事情上明白了她的柔情。这一病让两个人走得更近了些。

他出院后,她陪他到山上旅馆休养。他们走进山阜树林,这里一切恰如数年前相遇的海滨,两人皆惊喜。穿过树林,她看到的是一个私人坟地,他却不注意坟地,只愉快地看向更远处,夕阳把大地上的一切皆渡了金色,奇景当前,有不可形容的瑰丽。

从他们眼中所见不同的景物已暗示各自对这份爱情的态度。

对如蕤来说,这份感情已经走到了绝地、死地,即将走进坟墓,已无法继续,无法挽回。

而对他来说,虽经历了漫长的三年时光,但他刚刚看到爱情绚烂瑰丽的色彩,他为她那像夕阳一样灿烂的外表着迷。其实,也表明他对她的爱失却了最初的本真,像庸俗的男子一样,停留在喜欢她美貌外表的层面,他并没有真正从内心深处爱上她,爱上她这个人本身。

所以,当他终于对她说出了“我爱你”三个浓情又庄重的字时,她却这样说:“不爱不必用口说我就明白,爱也可以无须说出口。”他的爱究竟还是浅薄的,是她不能接受的,她最终还是走了,走得决绝。

不是吗?真心相爱的两个人,心儿会感应到爱意,何须还要说出口呢?有时候说出口的话,仔细品品,会有一种过期的变质味道。

沈从文最暖心的一段话(沈从文笔下的如蕤)(5)

常听人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但,谁又敢确定呢?如蕤真诚守护爱情三年,却难逃一个分手。话又说回来,既然两个人不能从心底里爱着对方,分手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这个结局让我想起沈从文先生本人的婚姻。婚前,张兆和的美丽高贵,在沈从文眼中像一道耀眼的光芒闪耀着。然而,婚后现实生活的一地鸡毛,把两个人推得很远很远,使他们的漫长婚姻里充斥着许多抱怨与不和谐。

我暗暗思忖,沈从文先生在写故事结局时,有没有掺杂上对自己并不幸福的婚姻的一声叹息?

如此看来,还是钱锺书和杨绛的婚姻算得上真正幸福美满的姻缘。他们志同道合,共同成长,彼此相融,心心相印又充满乐趣。他们共同编写了人世间最美的童话,镶嵌在许多人的梦中。他们才是人人敬仰羡慕的灵魂伴侣,是真正的完美结合。

我想,如蕤苦苦追求的应该是这样一种爱情吧!用舒婷的话来说,就是:“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如蕤虽是旧社会的女子,但她也渴望尊严,渴望有尊严的独立的爱情生活,而不愿成为男人的依附。她苦苦寻求的,是真正值得托付一生的伟大的爱情,没有尊严没有独立的爱情她是不需要的。

沈从文最暖心的一段话(沈从文笔下的如蕤)(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