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雍正王朝》中康熙皇帝两次立废太子胤礽后,决定不再明立皇储,甚至不再控制众皇子们对于皇位的争夺。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临终前将皇四子胤禛召至病榻前,将自己对其长久以来的考察和最终确定其为皇位继承人的心路历程详加说明。此时已经确定了自己皇帝之位的皇四子胤禛恍然大悟,痛哭流涕,为康熙皇帝的良苦用心折服。

康熙帝时平定了什么叛乱 康熙帝究竟何时下定决心(1)

那么,根据影视剧中的演绎,康熙皇帝究竟何时下定决心,将皇四子胤禛确定为皇位继承人呢?

首先,在太子胤礽第一次因花钱买命、宫闱丑事、被陷害兵变等原因被废黜太子之位之前,皇四子胤禛并未真正进入康熙皇帝选择皇储的选项之中,最多只是对胤禛用心办事、大公无私、一心为国的态度和做法比较赞赏和认同。有这样一个宁做“孤臣”的儿子,康熙皇帝最多是为大清王朝庆幸,为太子庆幸,但他距离皇位还很遥远。

康熙帝时平定了什么叛乱 康熙帝究竟何时下定决心(2)

在八大山庄,皇十四子胤禵临摹太子笔迹调来军队,以嫁祸太子兵变篡权,一举扳倒了太子。在张廷玉的提醒下,暴怒之余的康熙皇帝觉察到了事情的复杂性,而他并未立即查找嫁祸主谋,只是将皇十三子胤祥圈禁,将皇长子胤褆、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和皇八子胤禩晋封为亲王爵位。这说明,在胤礽被废的同时,皇四子胤禛已经进入了康熙皇帝的视线,已经被列入了皇储人选的队列之中。而皇十三子胤祥这一次的被圈禁,并不是康熙皇帝出于磨炼和压制胤祥的目的,仅仅是因为胤礽的牵连。

康熙帝时平定了什么叛乱 康熙帝究竟何时下定决心(3)

但此时,康熙皇帝将行宫戍卫和御前禁军的掌控权交给了皇长子和皇三子,这说明康熙皇帝对胤禛并没有完全信任,更没有真正将胤禛当成皇储对待,毕竟太子刚刚被废,当时还属太子一党的胤禛不被信任和属意,也是有情可原。所以,当时的胤禛还只是属于康熙皇帝考察对象的一员。

胤礽被废以后,康熙皇帝逐渐弄清楚了胤礽所犯过错的原因,其中大部分是被人陷害和魇镇,康熙皇帝动摇了,他决定复立太子。注意,在他做出复立太子决定之前,先将皇十三子胤祥从禁所中放了出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加太子一党的势力,此举和胤禛并无多大关系。此时皇八子胤禩的举动,我们暂且不作讨论,但康熙皇帝对于推荐新太子人选中,皇四子胤禛和皇十三子胤祥坚定推举胤礽复立太子的做法很是欣慰和高兴,这也只是说明康熙皇帝对胤禛的看法有了一个本质的提高,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但还是没真正认定胤禛的皇储地位。

康熙帝时平定了什么叛乱 康熙帝究竟何时下定决心(4)

紧接着,“百官行述”事件爆发,当时皇长子胤褆已经被圈禁,但皇三子和皇八子等人仍在,但康熙皇帝一封密函将皇宫守卫和京城防务全部交给了皇四子胤禛,这说明皇帝对胤禛的信任和仰赖程度较之前发生了本质变化,他对胤禛的戒心已经全部消除。

南巡归来的康熙皇帝再次将胤礽的太子之位废黜,同时,将牵扯其中的皇十三子胤祥再次圈禁,按照康熙皇帝临终前的说法,这是给胤禛在铺设继位道路,此举为了帮助胤禛培养和磨炼一位帮手。但小编认为,皇帝当时并没有下定决心将皇位传给胤禛,要不然也不会将皇十四子胤禵安排在兵部这样一个险要部门,留给胤禛一个巨大的后患。

康熙帝时平定了什么叛乱 康熙帝究竟何时下定决心(5)

然后就是对于大将军王的选择问题,康熙皇帝作为大清王朝的帝王,当时他首先要考虑的并不是皇位的传承,而是大清疆域的稳定和完整,所以他会刨除一切多余考虑,只会从单纯的军事层面考虑大将军王的人选。所以,有学者认为,康熙皇帝选择胤禵为大将军王就是有意将皇位传给胤禵的说法,小编并不认可。

选择大将军王的问题不关乎皇位传承,但推举大将军王的人选,则绝对能够看出来皇子们的真心,毕竟在皇子心中都会认为,当时谁能当上这个手握重兵的大将军王基本就能说明皇储位置的归属。

康熙帝时平定了什么叛乱 康熙帝究竟何时下定决心(6)

“八爷党”在这件事上的考虑完全违背 了康熙皇帝的初衷,但胤禛推举胤禵的做法让康熙皇帝看到了一个真正为朝廷考虑,心中装着大清王朝而不是自己的皇位,和自己站在同一高度考虑战乱问题的后世皇帝最佳人选。在确定胤禵为大将军王的同时,康熙皇帝也确定了后来大清王朝的皇位继承人,那就是皇四子胤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