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下午,武穴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张艳芳、魏红芳和潘路遥老师到残疾儿童小荟家里,开展本学期的第一次送教上门活动。

特教学校教师技能展示方案(点燃折翼天使的梦想)(1)

为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今年初,武穴特教学校结合对全市6至14周岁残儿摸底情况,学校积极开展“送教上门”活动,旨在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儿受教育的权益,保证重度残儿也能和正常孩子一样享受教育。

特教学校教师技能展示方案(点燃折翼天使的梦想)(2)

小荟同学是一名重症肌无力患者,智力正常,日常就是躺在床上和坐在轮椅上度过。坐在轮椅上的体力支撑也只有十来分钟。手部的肌肉也是僵硬无力的,吃饭全靠母亲喂送。虽深受病痛的打击,不能像同龄小朋友一样自由行走,追逐打闹,但小小年纪的小荟仍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特教学校教师技能展示方案(点燃折翼天使的梦想)(3)

看到送教的老师,小荟说:“我最想做的事就是能背着书包去学校,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做游戏”。小荟母亲听到“入学”这个词,不禁潸然泪下,红着眼眶对送教的老师说,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她曾四处找寻学校,找了好几年了,都因身体缘故无法入学,这次很感谢送教上门教师,给了小荟在家也能接受教育的机会。

魏红芳副校长,针对小荟无法书写的特点,以兴趣和记忆力两方面为突破点,运用直观教学法和循序渐进法。将教学内容转化成唱儿歌的形式;古诗的诗意变成讲故事的模式。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小荟学会了两首古诗的诵读和大意。

潘路遥教师教学的《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采用演绎法,通过测量各种实物,理解并感知1米、1厘米是多长,1米等于100厘米,及这些长度单位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保质保量完成送教任务。

本次送教老师,还给孩子赠送了学习用品(书包、学具、教材等)。小荟开心地接下这些学习用品,如获珍宝。小荟母亲感激地说,老师送来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小荟的求学梦、人生梦。

3月20日上午,武穴特教周青奇等老师,来到大金镇胡大村。几经辗转找到了小江明家。

特教学校教师技能展示方案(点燃折翼天使的梦想)(4)

小江明是一名重度智障学生,看到送教教师的到来,很是局促不安。见此张水芳教师就地取材,搬来他家一张1米长的小方桌,并沿桌子一边坐下,轻轻地拍拍小江明的肩,主动问好,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运用心理学谈话法,很快消除了小江明的焦虑,他也在桌子一方坐下,打开了话匣,此时,送教老师就趁热打铁随手拿出给他准备的教材和学习用品,告诉他这是送给他的,“我们一起把你的名字写在上面,好吗?”

小江明咧着歪牙笑眯眯地边点头边吐出不清晰的:“好”。教学内容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一起交流了彼此的名字和本册教材中的同学、同学父母以及老师。每个词语的教学,老师都是采取示范读、跟读、拼读再到自读。在学习中老师发现了他喜欢帽子,就适度加深了“天天”这一人物的认识,因为“天天”带着帽子。整个教学过程结束后,他兴奋地记住了“天天”,并困难地发出了“天天”这个词的音。

特教学校教师技能展示方案(点燃折翼天使的梦想)(5)

教美术的周青奇老师,运用直观教学方法,掏出自备的樱桃。“请你尝一尝,好吃吗”?导出课题,画樱桃。尝出了樱桃的可口,居然还能画出来,虽画得不怎么像,但能感觉得出来,他是想画的。

音乐兼语文的程莉老师,用那甜美的女中音开启她的语文教学,正好一辆卡车嗖的一下从门前飞奔而过,小江明猛的抬起头并吃力地笑着说:“汽车”。程莉老师以这个为切入点,教学了:“汽车”这个词。小江明嘴里不停地念:“汽车、汽车”,这时又恰巧一辆车疾驰而过,小江明直接起身跑到门外去看汽车。

小江明爸爸说:“坐这么久,对我来说,已经是个惊喜了!真的很感谢武穴特教学校的老师,让我对小江明有了新的认识,了解到他也能学习知识。还给了他接受教育的机会”。

临走时,小江明用僵硬的手主动跟老师道别。送教老师说:“他们再次返回拿落下东西时候,看到爸爸和小江明面对面地坐在门口写老师给他布置的家庭作业,看到这一幕,我们都由衷地抿嘴一笑,我们的心就像这春日暖阳一样”。

特教学校教师技能展示方案(点燃折翼天使的梦想)(6)

在武穴,这样的送教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武穴特教学校负责人介绍,当前,武穴市共有16名需送教上门的残儿,18名教师参与。学校还专门建立了“送教上门”工作档案,将学生详细情况、学生的成长记录、个别化家庭教育计划、送教上门记录表和图片等资料保留存档。学校将把“送教上门”作为一个长期的爱心工程持续开展下去,努力满足每一个残儿的教育需求。

(张水芳 武穴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