鲢鳙是喜温的鱼,在气温水温都比较低的时候,它会游动到温暖一些的水底活动,特别是到了仲秋之后,天气变凉,在雨天或者是早上气温在20度以下的时候,它游到水底。此时钓友可以使用大量发酵后的豆渣配合颗粒饲料打窝诱鱼,等鱼进窝后再钓离底,离底约为10~20厘米。今天我们来探讨秋季垂钓鲢鳙鱼的技巧。

鲢鳙一年四季的钓法(操控自如的鲢鳙玩法)(1)

鱼竿的选择:喜欢用5.4的手竿。因为钓鲢鳙一开始要打频率,太重钓一天下来手臂会不舒服,如果你有麒麟臂也不妨试试7.2的。调性的话觉得28调最合适,因为太硬没有遛鱼的感觉,也容易切线跑鱼,太软不好控鱼,如果两个钓位距离太近,遛鱼的时候鱼窜到隔壁的窝子里炸了别人的窝容易搞嘴。线组根据鱼的个体选择,一般十斤左右的鲢鳙至少用3 2的线组搭配,鱼钩选择钩条较粗的伊势尼。钩号选择鲢鱼较小钩,鳙鱼较大钩。子线60-80公分长度对折。钩距15-20公分。

钓鲢鳙漂的选择打破常规,将细尾漂换成软尾空心漂。软尾空心漂的漂尾很粗,同样调成十目挂饵,细尾漂可能被拉下去八目变成两目,而粗尾漂可能只拉下去一目变成九目。钓鲢鳙钓浮的时候,想解决饵太大把漂拉黑的问题,那就选择粗尾漂就行了。

饵料的选择当然也是用雾化状态好的,我看别人都是买鲢鳙专用饵。我每次都是用普通的饵料少加拉丝粉收获一样可以,也不一定非得用酸臭形饵料。主要看饵料的雾化状态。有很多人饵料开制后,由于饵料自身微轻的原因,会出现捏饵成团入水后仍然漂浮或悬浮在水中,钓友应该通过实际鱼情的需要,控制好饵料与水比,更方便鲢鳙进食的饵料状态。鲢鱼对鱼饵味型上也是具有相当敏感性,一般都喜食微酸的饵,自制鱼饵时可以在鱼饵中加入一些白醋、酒糟、酸奶(草莓味、大蒜味)等。鳙鱼对臭味也是情有独钟,作钓过程中可以加入些臭鸡蛋、臭豆腐乳 (发酵过的豆腐渣) 、甚至臭泥浆等,增加将其钓获的概率。

鲢鳙一年四季的钓法(操控自如的鲢鳙玩法)(2)

钓法主要是让饵料在钩子周围雾化,鲢鳙过来吸食雾化的饵料会误把钩子吸食到嘴里,这时候产生顿口信号提竿中鱼。所以漂相上主抓小顿口和黑漂。要注意的是,鲢鱼进窝后如果其所在的水层在钩子上方,就会产生蹭线现象,漂出现顿口、黑漂、抖动等状态,但是提竿不中鱼或者提竿锚到鱼,这时候应该将浮漂向下撸十公分,撸多次直到正口中鱼。如果窝内出现大量鱼星,漂出现顿口但是提竿不中鱼并且也锚不到鱼的话那说明鱼在钩子下方,这时候就要将漂向上撸十公分,撸多次直到正口中鱼。

水温和水中含氧的高低,对钓任何淡水鱼都有影响,但鲢鳙鱼对这两者更加敏感,以水温来说,如果达不到它们适宜的标准,就会拒食,成为钓不上鲢鳙的重要原因。一天之中,鲢鳙在水中的泳层在不断变化。一般规则是“早浅晚深中钓中”,“水浑钓浅,水清钓深”。当然深浅是相对的,水深的上三分之一为浅,下三分之一为深。春秋季节,鱼通常在水深的中层游弋,到了深秋乃至冬天,水温较低,鱼可能在水底游动,此时应“钓底”或“钓离底”。总之,灵活应变才能找到鱼层,找到鱼层才能与鲢鳙“相会”。

布窝是至关重要的环节:1、重窝诱鱼群,交叉定钓点。开钓前必须手抛打窝,由远而近,从左至右,形成一个“十”字形布窝阵,然后在“十”字的交叉口即钓点,抛下重窝。慢慢地,钓点形成一个前后、左右、上下的立体雾化区。剩下的只须等待鱼群进窝了。2、配饵分主次,调饵求雾化。基本公式是:基础饵40% 主攻饵30% 味型20% 状态l0%。基础饵主要有菜籽饼、麦麸、豆渣一类。

鲢鳙一年四季的钓法(操控自如的鲢鳙玩法)(3)

秋季垂钓鲢鳙,在钓位选择上也比较重要,首先要选择背风向阳的位置,秋天温度不高的时候,长时间太阳照射的水域水温会较其他地方高一点,鲢鳙也更喜欢在这样的水域觅食,水库背风的水域,水一般不会流动,更利于作钓时候聚窝,因为作钓鲢鳙的饵料和诱饵窝料雾化性很好,假如走水厉害的话好不容易做下的窝一下就会被水流冲散了,另外,下风口也是作钓鲢鳙鱼时不错的位置,大水面的浮游生物好多会被吹到此地聚集,很容易吸引鲢鳙来此觅食。

由于鲢鳙摄食迅猛,中鱼后具有强大的拉力和冲击能力。尤其是鲢鱼,中钩后左突右冲,横冲直撞,如果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常常被突如其来的拉力造成断竿、断线、跑鱼等现象。因此,在垂钓过程中,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集中精力,中鱼后双手持竿,即刻将钓竿上扬至45度角。遛鱼时候不要操之过急,尽量利用钓竿自身的张力来化解鱼的拉力,直至确认将其遛透为止。另外鲢、鳙的嘴唇较为薄弱,在提鱼入护前一定要使用抄网,抄网要放在抻手可及之处。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