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表现地谦让温柔的言承旭,在《披荆斩棘的哥哥》最近一期节目中“发飙”了。

言承旭的“发飙”,不是生气,更不是谩骂,而是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一期谁被马赛克 披荆斩棘的哥哥言承旭(1)

在节目中,言承旭对着自己部落的成员严肃地说:“不要再对我只讲好听的话,那些东西对谁都没用。”

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一期谁被马赛克 披荆斩棘的哥哥言承旭(2)

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一期谁被马赛克 披荆斩棘的哥哥言承旭(3)

当着黄贯中和摇滚老炮陈辉的面,言承旭大胆的发言,一定是一些东西触动了他内心的脆弱。

被邀上《披荆斩棘的哥哥》之前,言承旭其实很困惑。

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一期谁被马赛克 披荆斩棘的哥哥言承旭(4)

他怕这个综艺类的节目,会像以前的有些节目那样,请他去只是想揭开他的伤疤,炒作他的过往。

烦透了这些事情的言承旭,在得到节目组的保证后,才忐忑地来的北京。

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一期谁被马赛克 披荆斩棘的哥哥言承旭(5)

初登节目的言承旭,表现地和以往一样,文质彬彬,谦让有礼。

不管对方咖位高低,年龄大小,握手时眼睛透露的真挚,甚至让人觉得有点卑微。

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一期谁被马赛克 披荆斩棘的哥哥言承旭(6)

这种卑微,是言承旭骨子里带着的。

童年给言承旭最大的印象就是——穷。

穷到连生病都不敢去医院的地步。

言承旭直言:“其实小时候没怎么去过医院。家里条件不好,生病了,都是爸爸自学给我打针。”

母亲生病,家人去很远的地方爬山采草药。

所以言承旭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就一个主题,如何多赚点钱,怎样省着点用。

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一期谁被马赛克 披荆斩棘的哥哥言承旭(7)

五年级,他打童工,一个月挣500块。

中学时,去工地搬砖。

后来的日子里,他做酒保、摆地摊。

这就是言承旭的童年的生活。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治愈。

言承旭的童年阴影,伴随他一生。

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一期谁被马赛克 披荆斩棘的哥哥言承旭(8)

在出演《流星花园》大火后,一次母亲因呕吐到快要晕倒,却死活不肯去医院,因为怕花钱。

言承旭的内心是认同妈妈的想法,虽然也劝说母亲去趟医院,但最终母亲还是在家硬撑了过来。

穷惯了,哪怕身价过亿,都不知道怎么花。

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一期谁被马赛克 披荆斩棘的哥哥言承旭(9)

年少的自卑感,让长大后的言承旭显得更加谦卑和不善言辞。

这种内敛的性格,让言承旭说不出太多客套话,也受不了别人对自己太多的赞美,他容易紧张,缺乏自信。

所以在人才辈出的娱乐圈,举步维艰。

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一期谁被马赛克 披荆斩棘的哥哥言承旭(10)

自《流星花园》后,言承旭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前段时间好不容易拍了一部偶像剧,还被嘲“40多岁还在混偶像剧”。

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一期谁被马赛克 披荆斩棘的哥哥言承旭(11)

“吃老本”成了言承旭的写照。

但绝不是言承旭的想法。

他想走出舒适圈,所以来到《披荆斩棘的哥哥》这种需要流泪流汗,需要直面同行,需要被网友拿来评头论足的节目。

他需要让大家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而这些不是被别人赞美几句就能实现的。

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一期谁被马赛克 披荆斩棘的哥哥言承旭(12)

当一个团队只有互相夸赞时,是没有灵魂的。

所以言承旭对自己部落成员的那句“不要再对我说好听的”,是人间清醒,更是内心写照。

作为一个四十多岁的“偶像”,光环下藏着的还是那份“自卑”:你们所夸赞的不是我,而是屏幕中的角色。

而言承旭这些年的热度,说实话是一直靠着林志玲才保持的。

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一期谁被马赛克 披荆斩棘的哥哥言承旭(13)

他不甘心这样,也不甘心一直戴着“道明寺”的滤镜,更不希望大家只是觉得他是个很帅的男人。

他是个演员,要有作品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披荆斩棘的哥哥》是个好机会,尽管在首场表演中,言承旭还是唱了那首老掉牙的“流星雨”,但节目才开始,言承旭有很多证明自己的机会。

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一期谁被马赛克 披荆斩棘的哥哥言承旭(14)

也许有人觉得,言承旭干嘛要证明自己的价值,作为演员,长得帅往台上一站不就完了吗?

但不要忘了言承旭有个不开心的童年。

他如今努力追求的那种更好的自己,正是童年时他所缺失的东西——他想无忧无虑地上学,他想自己和家人生病时能去得起医院,他想比其他孩子更加优秀。

自卑的人更容易钻牛角尖般的努力,不是没有道理的。

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一期谁被马赛克 披荆斩棘的哥哥言承旭(15)

44岁的言承旭,他必须抓牢这个圈子,抓住每一证明自己的机会。

他不是没有选择的余地,而是他必须选择去弥补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