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是一种态度,体贴是一种细节。一个是兄弟,一个是哥们,之所以经常来往走动,除了亲情,还有一种感情。这个情,就是相互之间的尊重和相知。今天把子平体贴和明礼明理的故事转发入此,就是要提倡这种明理的态度和体贴的细节。这也是近日收看电视剧《我们这十年》的一个感悟。

子平体贴(10月22日星期六)

细品岁月静好感言:明理是态度体贴是细节(1)

体贴入微、心思细腻用在四哥子平的身上一点不为过。昨晚和四哥约好,今天一起去看望母亲。因为加班,赶到母亲家已近午时12点,只见室内焕然一新,地面干净如洗。母亲说,你四哥来了就把冰箱清洗了一遍,厨房也打扫了,还买了鸡子、米面等……四哥谦虚地说,我不像你们,经常回来,我回家看望母亲次数少,带回这点东西不算啥?饭后,四哥又说:“我买了两箱牛奶,我们一起去看望一下二嫂,看看她的脚好了没有?”于是,我们一起又拎着牛奶到二哥二嫂家嘘寒问暖,聊了些家常。前一阵子,我和四哥看望母亲时,得知二嫂不慎把脚扭伤了,我和四哥当即登门看望,如今躺在床上一月有余,可以拄拐杖行走了。今天看望母亲和二哥二嫂,我感到四哥对待家人的确体贴入微、细心呵护,和四哥比起来,我真有点自形惭愧,平时对家人说得多,做的少。特别是对母亲看望的也少,母亲年龄大了,还是要常回家看看,守护那份难得的亲情,表达那份孝心,维持那份无止无尽的爱,别让因“子欲养而亲不在”而后悔,徒留伤悲,留下一生的遗憾!

明礼明理(10月23日星期日)

细品岁月静好感言:明理是态度体贴是细节(2)

明礼相约我和学文、洪殿晚上一起聚餐,说起来多日不见,加深点感情,实际上是明礼讲究明理。我和明礼是原襄阳日报社的同事,自报社撤销后,我们各奔东西,安置在不同的单位,但性情相投,经常聚聚聊聊天,大多是由我请客。因为明礼性格内敛,往年很少和我们玩在一起,今年有了变化,只要喊他,随叫随到。这不,今天是他主动联系我和学文、洪殿。用他的话说,原先总是被动地被人邀请,不够哥们义气,从这次开始,要主动和老朋友相聚,开开心。从请客来讲,不能说是还个人情,主要是明礼明理。正如百度所讲,明礼是知礼术,明理是明白道理。“明礼”的内在本质是“明理”。只有明白道理,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道“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知道“貌轻则招辱”,知道“礼节为治事之本”,知道“脸是自己给自己的”,我们才能对人有礼貌,才能在尊重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别人的尊重,而要知道这些道理,就要学习,就要读书,这就是俗话说的“知书达礼”。我想,明礼的名字和他为人处事一样明礼明理。朋友之间,不仅要想到明礼,更要做到明理。

态度细节(10月23日星期日)

细品岁月静好感言:明理是态度体贴是细节(3)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这是今晚收看黑龙江卫视播放的电视剧《我们这十年·热爱》里的台词,用在今天的做事上也是恰如其分的。如整理报销乡士风情9月份费用和参与三天三检核酸筛查活动等,看起来事小,但做事前要先有个态度,做事中更要讲究细节。这次报销费用这么费劲,主要是报帐过程中有了新的要求和变化。这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对待这样事,更要做好新规定中的细节。因为坚定的态度可以坚持到达成功的终点;认真务实的态度可以让做事更加靠谱,给人心安;豁达的态度可以生活地更加轻松随性……良好的心态就是做人做事要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沉得住气,是睿智的彰显,是理智的沉淀,是成熟的标志;弯得下腰,就是做人要低调谦卑,海纳百川,能屈能伸;抬得起头,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中,都要充满信心,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的心态。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说的是千里大堤,狂风巨浪未能移其毫厘,可谓牢不可破。然而蝼蚁入侵,日削月割,大堤最终倒塌。百年巨树,雷击山崩不能毁其生命,可谓顽强不屈,但是小小甲虫却能咬破树皮,吃空树干。正因为这些常常被忽略掉的蝼蚁、甲虫,才使得看似牢不可破的大堤、巨树变得脆弱不堪,因此,细节性的问题往往会成为致命的问题,对待事物不能忽视细节,微小的事物一旦被忽略就会由小引大,终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对细节是否重视,是否做到位,往往决定着伟大还是渺小、卓越还是平庸。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有些一心想成就一番伟大事业的人,常常对细节不屑一顾,甚至是嗤之以鼻,结果,其人生往往是以平庸而告终。所以,态度可决定一切,细节方决定成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