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是较少读女性作者的散文作品,可能是因为脑子里泛出的近现代著名作者都以男性居多,又也许是自己孤陋寡闻罢了。

记忆中一下能够想起读过的,似乎就只有龙应台的三部曲,但严格意义上,《目送》和《孩子你慢慢来》算是,《亲爱的安德烈》则更像是家书。

去年在图书馆里偶然看到三毛的书,这位始终耳熟能详的作者,竟从未有过涉猎。于是,在往返于某座城市的飞机上,读完了她的《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的文字中有种天然的放荡不羁,又充满了异域风情的即视感,同时还带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气。作为一名东方女性,与丈夫荷西常年在西方生活,她眼里和笔下的西方世界时时都透析着东方的文化和情愫,而文字里的活力四射营造了极美的渲染。

三毛有哪些作品最值得看(三毛的经典作品)(1)

然而,当我再次在图书馆遭遇三毛的作品时,是这本《梦里花落知多少》,虽只有短短的几个月,却恍如跨过了一个世纪。与《撒哈拉的故事》相比,《梦里花落知多少》却传达了另一种情绪。

因为借的人多,书的外壳已经遗失,封面上还留下了斑驳的痕迹。但深浅不一的条纹,衬在紫的底色上,竟恰到好处地迎合了这本书的情绪,宛如不断出现的林立遭遇,又像是彼此交织的掌纹,刻画着生命的印记。

写这本书的时候,荷西已经离世。这个三毛一生中深爱的男人的离开,如她半个生命的崩塌一般改变了她的人生。所以,整本散文集始终都渲染了一种悲伤的情绪。

三毛有哪些作品最值得看(三毛的经典作品)(2)

全书二十四篇散文,记录了她的孀居生活,记录了她从丧夫的悲痛一步步开启新生活的过程。然而,从第一篇文章《背影》开始,就已然奠定了这本书的感情基调。

那片墓园曾经是荷西与我常常经过的地方。

过去,每当我们散步在这个新来离岛上的高岗时,总喜欢俯视着那方方的纯白的厚墙,看看墓园中特有的丝衫,还有那一扇古老的镶花大铁门。

不知为什么,总也不厌地怅望着那一片被围起来的寂寂的土地,好似乡愁般地依恋着它,而我们,是个根本没有进去过的。

当时并不明白,不久以后,这竟是荷西要归去的地方了。

是的,荷西是永远睡了下去。

然后,我们随着三毛一起,带着这样的情绪,去面对家中客厅里的死寂,机械般地接受着认识和不认识的路人的安慰,麻木地处理着丈夫的身后事,独自用身体去搬动沉重的十字架,用十指去挖埋着丈夫的黄土,用大石块去敲钉锤打,用自己所有的爱与悲伤,亲手筑下爱人永远的寝园。

三毛有哪些作品最值得看(三毛的经典作品)(3)

我们始终不知道,荷西是如何离世的,从头到尾,三毛都未曾讲述过这场事故的经过,也许是在出海时遭遇罹难,但这已是仅有的能在文字中能够挖出的线索了。

虽然这很让人难受,就像是看一部不知道缘由的电影一般。三毛也一直都在记录中,刻意去回避这一场经过,但要她去叙述这场悲剧的情由,想来又该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

当看到三毛打算离开西班牙回台湾,把摩托车送给朋友拉蒙,却不慎打开了车房里装满荷西海钓和潜水设备橱门的时候,从三毛记载着自己的过激反应中,很能体会到她想把那段回忆永远尘封的需要。那作为读者的我们,又何必强求她去掀开呢?

确实,这本就不会是一部完整的小说。

三毛有哪些作品最值得看(三毛的经典作品)(4)

有人将三毛这样的文学,称为“流浪文学”,据说那些取材于流浪者生活的文学作品,都会被称为“流浪文学”,这可能是一种文化现象,但对于“流浪”二字,很能在三毛的散文中有所体会。

特别在《梦里花落知多少》里,我始终觉得,三毛笔下的自己,就像是一只不断迁徙的鸟。从西班牙的居所小城到马德里,从马德里回到台北,香港、维也纳、巴塞尔、西雅图,她的足迹似乎遍布了世界各地,而每一次停留都能遇上合适的人,结交合适的朋友,不多时,又匆匆离开去往下一站。

这是这本书中最能够读到的流浪性,并非人在异乡的冲突的描述,而是将灵魂放诸于四海的天涯浪迹和浪漫性情。

即便在目录上,编辑也以独特的邮戳设计,来体现三毛文字里传递的这种流浪性。

三毛有哪些作品最值得看(三毛的经典作品)(5)

只是,这一城城,一站站,悲伤和怀念的情绪,却始终都在字里行间徜徉,而时不时,她都会用一个大段的文字,或是一个独立的篇章,来怀念自己与荷西的过去,那些记忆里的滴滴点点。

“梦里花落知多少”是这本书的书名,也是藏在全书最中心的一篇散文。在迷航交错中,在我们似乎已经沉浸在她新的生活中,她却用一篇独立的散文,又完整缅怀了她与荷西的甜蜜生活,重拾了她重回故地,重又走上通向墓园的道路,所有积聚的悲痛情绪的迸发。

那一刻,我们知道,悲痛并非会被忘却,只是会一直存在绵延不绝的一种状态,是溶化进到日常生活的举手投足以及只言片语的一种溶质,不易感知,却会在某个瞬间的触动下,如火山般喷发,于是所有的控制竟会轰然失防,让悲伤肆意宣泄。

三毛有哪些作品最值得看(三毛的经典作品)(6)

我们知道,三毛已然离世,在48岁的时候,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这本《梦里花落知多少》,更像是她提前为自己写下的遗书,我们能够看到她在荷西的离去后,确实用力地生活、用力地快乐,只是那挥之不去的悲痛欲绝,那溶化在血液里的生死相许,是她一生的宿命。


爱阅读,爱电影,记得关注我@小生影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