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作为一个名垂千古的爱国英雄,他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可每次提到岳飞的悲剧结局,总会让很多人替岳武穆鸣不平,更替他无法实现直捣黄龙,收服中原等心愿感到遗憾。因此,在经过了民间艺人大胆加工过后,一部名为《说岳全传》的历史演义小说应运而生。书中的前半部,基本是按照史实脉络发展下来的,可是到了后半部,也就是岳鹏举亡故之后,开始了大量的虚构内容,他的儿子岳雷继承了父亲的遗志,重组岳家军,在南宋第二任皇帝,宋孝宗的旨意下,踏上了扫北的征程。

岳雷扫北第一集(岳雷扫北终极一战)(1)

应该说这一路之上,岳雷遇到的困难要比岳飞更多,因为说到此时,很多夸张的武将都冒了出来,比如粘得力、山狮驼等人,绝对比岳飞曾经遇到过的敌人更强,而岳雷的本事,实话实说,还是要比岳飞差一些的,岳家军刚刚出征时,也缺乏强力的将领。因此,可以想象,岳雷扫北时遇到了多大的困难。但是困难再多,也不可能阻挡到岳家军攻伐金国的步伐。但困难出现越多的,大岳雷扫北成功的成就感也就越强。等到了岳家军征途的最后一站,蜃翻江,那里虽然没有什么更厉害的猛将,但防御的力量更强,对岳家军的考验也更大了。

岳雷扫北第一集(岳雷扫北终极一战)(2)

因为在蜃翻江负责防守的正是金兀术,他也知道岳家军攻打到此,是他成王败寇的终极一战了,因此他不仅调集了六国三川的十万大军,更请来了世外高人乌灵圣母。这个乌灵圣母来头极大,按照神话传说系统,他的儿子投胎成秦桧,而按照小说的通俗逻辑,乌灵圣母的徒弟,是岳家军此前的一大强敌普风,普风给岳家军造成了不少麻烦,还暗算了几员大将,他自然也难逃被岳家军诛杀的命运。所以,无论是神话传说,还是人世恩怨,乌灵圣母都必须要帮助金兀术,她还摆下了一座乌龙大阵,负责守阵的核心队伍是她训练出来的三千鱼鳞军,这鱼鳞军顾名思义,身穿鱼鳞甲,柔韧度极强,普通器械想要刺穿砍头是不太容易的,基本可以理解成《三国演义》中的藤甲兵,最怕的是火攻,但由于乌龙阵又摆在蜃翻江边,靠近水源,火攻不容易成功,所以这鱼鳞军比藤甲兵更不好对付。可见,金兀术仗着人多势众,又有异人帮忙,他面对岳家军还是很有信心的。

岳雷扫北第一集(岳雷扫北终极一战)(3)

岳雷比他的父亲岳飞还是要略有不如的,这也是通过实际战例对比出来的,因为当岳雷指挥大军抵达蜃翻江边时,直接遇上了在乌龙阵外迎击的金兀术。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岳雷二话不说,拍马直取金兀术,二将枪来斧往斗了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负,毕竟岳雷年轻,金兀术老迈,如此状态下都能打成平手,当然不如岳飞昔日战胜年轻力壮金兀术的武力。同时,金兀术也并不想恋战,只是为了吸引岳雷攻入乌龙阵,于是找了个机会,败退到阵中。岳家军士气大振,在岳雷的指挥下,立刻冲杀近敌阵。虽说此阵有各种机关,但岳家军中有年轻的军师诸葛锦,他在阵外的高坡上,亲自挥舞大旗,指挥着将士们东闯西杀,使得提前演练好的各种阵中埋伏,全都变成了摆设。

岳雷扫北第一集(岳雷扫北终极一战)(4)

负责冲击大阵的当然是岳家军中的头号猛将,一位是双枪陆文龙,还有一位是双戟将小典韦杨继周,这二人如同虎入羊群一般,毫不留情地击杀着金兵金将。金国这边当然无法这两位战神级人物的攻打,就在这关键时刻,乌灵圣母率领三千鱼鳞军登场了,还真给陆文龙和杨继周带来了一些麻烦,因为他们再如何神勇,也难以对付这种刀枪不入的敌人。就在这关键时刻,牛通、韩起龙、韩起凤三人登场了,原来他们早已为对付鱼鳞军,准备好了八千大棒军,大棒军的特点就是不用利刃,而是手拿大棍,对着敌人都是从头顶往下砸,毕竟鱼鳞甲再坚韧,也顶不住大棍搂头灌顶的冲击,即使鱼鳞甲不破,藏在里面的人也要被砸晕,更何况是八千大棍军,两倍于三千鱼鳞军。当这群特殊的敌人晕头转向的时候,岳家军再放起火焰,鱼鳞军根本找不到哪里是通往蜃翻江避火的路径。由此一来,金兀术极为仰仗的秘密武器彻底失灵,乌灵圣母也从此消失。经过此一战,岳雷扫北大功告成!

岳雷扫北第一集(岳雷扫北终极一战)(5)

这就是岳雷扫北终极一战的大致过程,在蜃翻江大破了金国的乌龙阵,更有双枪陆文龙,双戟将杨继周两大超级名将压轴,横扫乌灵圣母。当然了,这些故事并非是历史上的真实战例,但老乐一开始也提到了,这些内容,只不过是后世创作者杜撰的结果,为的就是替大英雄岳飞圆梦。因此,老乐说历史只是以评书小说等虚构故事为载体,因为老乐希望,抛出这些虚构的“砖”之后,如果能引来一些人对真正的历史之“玉”产生兴趣,并且立志于学习研究就好。毕竟,绝大多数历史学者,很多都是年少时通过这些小说故事为启蒙,才产生了对历史学的兴趣,进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只要不是本着“坐井观天”的态度,对你没看过的书表示怀疑,这就挺好。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