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这个字在古汉语字典中居然没有查到,莫非古人不知道疼,只有痛?

直观的看,“疼”字是一个疒,半包围结构里面是一个冬字。疒和兵器方天画戟有关,因为形状很象戟,只不过叉到了一头儿,而冬呢?是四季的最后一个,冬藏,但不是全包围,而是半包围,看起来,疼本身是藏不住的。

咬文嚼字从娃娃抓起(咬文嚼字)(1)

和疼有关的,我们经常说的一个词是疼痛,但疼和痛我感觉是不一样的,更多的疼是心的感觉,而痛是身的感觉,也有一种时间延续的感觉,就是因疼而痛。

就象音乐和舞蹈中的旋律和节奏一样,我们用心感受的是旋律,它更多时候会用我们的手和臂表达出来,而用身可以感受节奏,更多时候用的是脚和腿表达出来。

而舞蹈中的舞和蹈也是不一样的,舞更多的是手,而蹈呢?与足相连,所以叫手舞足蹈。

咬文嚼字从娃娃抓起(咬文嚼字)(2)

也就是说,我们能够感受到的疼来自于心,叫心疼,为什么藏不住?相由心生啊!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疼会表现在脸上,龇牙咧嘴的,看起来很痛苦。

疼在身体的本能反应是神经紧张,就象有些人有病怕打针,怕疼一样,还没有扎呢,肌肉已经紧张的缩成了一团,紧致的很,是不是这样?

而紧张对于身体是有害处的,它会刺激神经,分泌激素,激素又刺激各个器官,产生各种反应,从而有各种症状,病由此而来。

咬文嚼字从娃娃抓起(咬文嚼字)(3)

如果可以不怕疼,接受疼的感觉,不紧张,那么这本身就已经在减少疼的感觉了。

那么,为什么感到疼呢?是受到了伤或者刺激而产生的。我们身体上的痛,不算什么,咬咬牙就可以坚持过去,但心疼的感觉就很难一时半会儿的消减。

说到伤,有一句话叫做: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不用啥武器,却原来语言就可以把人伤了,软刀子伤人捅的是人身体最柔软的地方,就是心,所以会疼。

咬文嚼字从娃娃抓起(咬文嚼字)(4)

如果可以不怕疼,或者忍住疼,那么心就在疼的过程中得到了它的磨炼。经常的听到歌词中有一个词叫:心碎,我看过碎了的脾,还没看过碎了的心,但心最怕的就是反复揉搓踩踏,那种疼,撕心裂肺,如果可以接受,不再怕,心就让它撕去吧!

撕碎了,扔掉就可以了,然后这个人就没有心了,如果没有了心,还会疼吗?原来坚强是这样表现出来的,那就去掉疼的根源,去掉心吧?忍一时之疼,扔掉执著的心,换后半生的坚强不屈,自在逍遥,值得!

咬文嚼字从娃娃抓起(咬文嚼字)(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