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排行榜数据是大学中的一个重要参考,主要是根据论文发表的多寡以及被引用的次数来决定学校的排名。虽然这种排序方法也有不足之处,有刷论文的嫌疑,但至少提供了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很少暗箱操作,相比那些不透明的排行榜,还是受到很多人的追捧!而近年来我国内地高校在ESI排行榜上基本上都是高歌猛进,开始逐步在世界高校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2022年9月份排行榜公布,相比7月份的排行又有哪些变化呢?先来看一下我国内地高校50强的名单!

1月esi最新世界大学排名港校(内地50强大学4升4降)(1)

由于ESI排行榜的名单是两个月更新一次,所以总体来讲,国际排行名次的变化幅度不大。相比7月份的数据,仍然是有5所中国内地高校闯入全球百强,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由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之间特殊的关系,所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牢牢占据了ESI排行榜的中国内地高校冠军宝座。清北复交四大神校中,复旦大学由于传统上以社科类为主,所以仅仅排名国际榜单的第107名,距离全球百强仅一步之遥,而整体名次两个月的时间并没有丝毫改变。浙江大学代替复旦大学进入了中国内地高校5强名单,虽然是5强名单的最后一位,但也排名全球第66位,上涨了3个排名!

1月esi最新世界大学排名港校(内地50强大学4升4降)(2)

扩大到50强名单,除吉林大学从全球第213位下降到全球第214位以外,另外的49所中国内地大学全部表现稳定,没有退步。不过从内地高校的排行来看,却呈现出了4升4降的格局。

套一句老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来形容这个现象太恰当不过了。大家都在进步,你进步的幅度小,那么在排名上就会被其他兄弟院校超过,马虎不得。国内排名上升1个位次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国内排名下降1个位次的是,吉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这就是所谓的4升4降的格局,其实变化幅度都只有一个位次,并没有出现颠覆性的变化。

按道理来讲,这类的排行榜自然是985大学占据优势,但是某些非985大学也在强力冲刺ESI排行榜名单。

除了独孤求败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以外,排名最高的是第21位的苏州大学。作为我国最强地级市的苏州市,在配置上有先天不足。第一,不是副省级城市;第二,没有机场;第三,没有985大学。作为不差钱的苏州市,其最高学府苏州大学也是211大学,其发展速度超过一般的985大学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1月esi最新世界大学排名港校(内地50强大学4升4降)(3)

其次是第23名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前身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当年因为阴差阳错的关系,没有进入211大学。之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牵手清华大学,借用清华大学的985身份,所以只能无奈降格北京协和医学院。其实作为卫健委唯一的直属高校,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实力在医科类高校中自然是数一数二的。

1月esi最新世界大学排名港校(内地50强大学4升4降)(4)

第三是排名第28位的郑州大学。郑州大学是河南省唯一的211大学,但是作为我国GDP第五大省,没有985大学是河南省永远的痛,所以郑州大学曾经是河南省高等教育唯一的希望。在2017年郑州获得支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以来,郑州大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支持,实力突飞猛进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1月esi最新世界大学排名港校(内地50强大学4升4降)(5)

第四,低调的双非院校首都医科大学排名第30位。首都医科大学,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两轮双一流也没有首都医科大学的份儿,但其实首都医科大学实力非常强大。以教育部第4轮学科评估数据为例,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两个学科全部是A-评估,充分说明了首医的实力。虽然说在北京首都医科大学比不过北京协和医学院以及北京大学医学院,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实力能够超过首都医科大学的独立建制的医科类高校真的不多。

1月esi最新世界大学排名港校(内地50强大学4升4降)(6)

其他的还有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大学,深圳大学等等没有985以及211头衔的高校也纷纷闯入了前50名,全国高校的格局其实已经发生了悄然的变化。以下是385所进入ESI排行榜的中国内地高校具体名单,有兴趣的可以自行观看。高校江湖很有料原创,欢迎关注。数据来源于网络,请以官方信息为准。

1月esi最新世界大学排名港校(内地50强大学4升4降)(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