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宋浩
端午节又到了,吃粽子、系五彩丝、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这些民俗增加了节味。
在屈原之前的春秋时代就有了“角黍”,人们把黍米用叶子包成牛角的形状,用来祭祀。
而且除了屈原,各地还有不同的端午纪念对象,山西河北一带纪念晋国的介子推,江浙一带纪念吴国的伍子胥——两个人的年代都比屈原还早。那么屈原是如何成为端午的代言人的呢?
端午很早就跟屈原绑定了:五彩丝和粽子
端午节与祭屈原,最晚在东汉末年就挂钩了。
唐欧阳询编《艺文类聚》引用了应劭《风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与鬼,令人不病瘟,亦因屈原。”应劭生活在东汉末年,他说当时五月五在手臂上系五彩丝,民间信仰中有避免不详,保护人远离瘟疫的作用,同时也因为屈原。
那么从五彩丝这一习俗看,屈原与端午的融合,可以说很早了。而以粽子纪念屈原,用楝叶包裹、缠五彩丝的做法,最晚到魏晋就有了。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这本志怪小说里说,战国末年开始,楚人以竹筒粽祭屈原。东汉年间屈原曾显灵说,年年投的粽子,都被水中蛟龙偷走了,以后大家别用竹筒粽,改用楝叶和彩线包裹吧,这是蛟龙害怕的两样东西。
到唐代《襄阳风俗记》,也有大同小异的故事,说“今俗,其日皆带五色丝,食粽。”可见,五月五日带五色丝,吃粽子,是从东汉到魏晋到隋唐一直延续的。这种关于民俗起源的小故事,故事虽不足信,但能够证明这一习俗当时存在。
民间赛龙舟与屈原
这一风俗主要流行于河流繁多的南方。最晚到唐代中期,赛龙舟也被屈原承包了。唐刘禹锡有《竞渡曲序》:“竞渡始于武陵,至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招屈之义。”赛龙舟的人喊“何在”,就是为屈原招魂。
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提到刘异《事始》记载:竞渡起源于越王勾践。《荆楚岁时记》说是为了救投水的屈原:“屈原死于汨罗,时人伤之,竞以舟楫拯之,因以成俗。” 《岁华纪历》说,赛龙舟“因勾践以成风,拯屈原而为曲”。
从文献看,赛龙舟是越王勾践和屈原的共同冠名,尤其以屈原为主。宋代文天祥有《端午感兴》:“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因时局的关系,南宋末年的文天祥有“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叹息。
宋代清代,官方还一度禁止,因为赛龙舟“废业耗民”,有时“往往斗伤致死”。但屡禁不止,直到今天仍有很多,可见深入人心。
端午祭与官方的推动
五月五不光民间纪念屈原,官方还规定了祭拜,这让屈原进一步成为端午的主角。
《旧五代时·晋书》记载,晋天福二年夏五月,“丙辰……磊石庙旧封昭灵侯。”这一年五月丙辰即五月初五。官方开始对屈原进行加封和祭祀。
这也好理解,对于官方来说,像屈原这种忠君爱国,有委屈自己受着不诽谤君王,保持“众人皆醉我独醒”。国家灭亡,投水以殉。非常适合作为榜样宣传。
唐玄宗天宝年间,祭祀屈原增加为法定祭祀内容。《唐会要》记载,对圣贤、忠臣,要设立祠堂,地方长官每年两次去祭拜。到明代朱元璋时候,官方有明确的圣旨,五月五日要祭拜屈原。
屈原唐封昭灵侯,宋封忠洁侯,后来又封清烈公。元代,把宋代两个称号合为一体:忠节清烈公。从“忠”“节”烈“这些字眼,能看出屈原被认可的主要是道德方面,重视作为忠君爱国的政治价值的一面。作为董仲舒的弟子,司马迁给屈原盖棺定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把屈原塑造成儒家君子模范。
伍子胥就不同了,同样因为谗言不被君王理解,他就与君王反目成仇,还诅咒吴国必将被越国灭亡。这样的榜样,统治者大概不想宣传的。
除了官方对屈原的肯定,屈原本人的影响深远也是重要原因。《楚辞》作为中国诗歌的源头,开创的浪漫主义的传统,读书人几乎没有不读楚辞,没有不懂“香草美人”的,甚至成为了人们取名的宝典——取名一直有“男诗经,女楚辞”的说法。
本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参考文献:
龚红林《端午祭祀屈原源流考》,《云梦学刊》,2013年第3期。
崔显艳《历代封祀屈原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萧晓阳《端午考原》,《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