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照原理图来了,不在同一位置的的要上端子,千万不要一个端子接3根线查错就不是那么查了,只能按照原理图来一个个对,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低压配电柜二次线路接线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低压配电柜二次线路接线图(低压配电柜二次接线流程)

低压配电柜二次线路接线图

一、按照原理图来了,不在同一位置的的要上端子,千万不要一个端子接3根线。查错就不是那么查了,只能按照原理图来一个个对。

1、导线横截面的选用

市电(交流220V)电压回路的线用1.5平方毫米的;电流回路用2.5平方毫米的。蓄电池一般用1.5平方毫米就可以。

2、接线时候,要检查好导线两端的信号是否对应,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错误。

3、最主要的是看明白原理图及接线图。

二、如果是新手要先审图,整理一条自己的思路,而且还可以检查一下图纸有没有问题,不懂的地方可以先弄明白,这样有利于做线。然后才开始接线。整个接线的过程都需要细心,当然,如果你是老手的话,就不用说这么多了。

施工人员应认真阅读并熟悉二次线符号,要将二次接线图与原理图进行核对,确保接线图正确无误。

对二次接线施工的要求:按图施工,接线正确;导线与电气元件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接线良好;配线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良好,无损伤;柜内导线不应有接头;回路编号正确,字迹清晰。

电缆芯线截面的选择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流回路:应使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准确等级,此时,如无可靠根据,可按断路器的电流容量确定最大短路电流。

(2)电压回路:当全部保护装置和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时(考虑到发展,电压互感器的负荷最大时),电压互感器至保护和自动装置屏的电缆压降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3%。

(3)操作回路:在最大负荷下,操作母线至设备的电压降,不应超过10%额定电压。

三、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不允许开路。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不允许短路

二次接线前,应熟悉一下图纸:

1、原理图。(表示各回路的工作原理和相互作用。图纸不久表示出二次回路中各元件的连接方式,而且还表示出与一次回路有关的联系)

2、展开图

3、端子排图

4、安装接线图

没有界限 所谓一次线,就是母线(总空开到分开关或都到接触器继电器等那三根ABC)

二次线,接电压表,电流表,互感器,脱扣器等这些叫二次线(负载很小)

配电箱二次接线一般指的是有控制系统的配电箱,二次接线指的就是控制系统接线,不过这种配电箱都比较大,严格的应该叫做配电柜了。

一般配电箱没有什么二次接线,有的只是电源进线和出线。

简单可靠安全的自动合闸装置_电路图

装置主要功能是:当外线停电后,来电时,按设定时间延时启动电动开关自动合闸。完成无人职守自动合闸送电;检修停电和事故停电,自合电路不工作,只有外线停电才起作用;可以手动关闭和投入。特点是简单可靠。成本低,易安装。

工作原理

见接线图,电源与原电动开关用同一电源。

 来自进线刀开关下端,来电后。电源经中间继电器(ZJ)的常闭触头(ZJ1)给时间继电器(SJ)供电,sJ得电吸合。经延时10—60秒后时间继电器的延时闭合常开触头(SJ1)闭合,因此触头与电动开关的启动按钮并联,故启动了电动执行器,使电动开关闭合,完成自动送电的。

在电动开关闭合的同时。它的备用常开继电触头(DJ)也同时闭合。电源经此触点给中间继电器(ZJ)给电吸合,同时它的常闭触头Z儿断开。时间继电器SJ断电跳开,触点SJ1也断开。完成合闸过程。

因中间继电器自保持触头的吸合(zJ2)使时间继电器处在断开状态。电动开关断开也不会自动合闸。使内线停电送电都不影响工作。只有外线停电后,全部回到初始状态,来电后就会按设定的时间自动合闸送电。

基本材料:K是自动手动转换开关,用一般的小型5A双刀开关或钮子开关。时间继电器用JS7-2A类似的都行。中间继电器用CJ10—5A就够了。大一点也行,三件材料先安装在适当的板上。按原理图连好接线,加个接线端子,好和配电柜连接。组装好以后,在配电柜的适合位置固定好。

可以和配电柜连接了。图中虚线内是原配电柜启动按钮(QA)和电动开关上的联动备用常开触头(DJ),上侧的熔断器是原配电柜的二次保险,电源从保险接出。但必须是从进线刀开关下侧接出的。此例是按使用DW16自动断路器设计的。

其他电动开关都可以参照此原理。 注意事项

1.安装调试时断开负荷,用进线刀开关做模拟停电送电试运行。调好延时时间,多台配电柜和多回路可适当错开合闸时间,以防同时合闸形成浪涌电流冲击设备。

2.当遇停电时,一定要看清停电原因,是外线停电可不必处理,来电时会自动合闸,是内线停电。就要弄清是人为停电还是事故停电。处理完善后手动合闸。内线检修需要停电时。可将自动手动开关切换到手动位置(关断),不必考虑自合装置的影响,按正常程序操作。3.此装置可以用到任何电动开关上。二次储能启动开关需要简单改造一下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