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最早出自于汉代《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即福不重至,祸必重来。后来施耐庵的《水浒传》及吴承恩的《西游记》都有所提及,书言: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从汉代至清代,上下两千年,甚至直至今天,流传至今,像是至理名言。究竟为什么福无双,祸必不单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福字和祸字,古人是依赖什么造出这两个字的,具体包含着什么意思。

福,由礻和畐组成,礻就是示,示即是古人祭祀用的祭台。畐,一口人就有一块田,满意的意思,另外,畐也是古人用的一种容器,装满即指收获。祭祀台上放着这容器,达到愿望即是福。

又如,社,礻加土,祭拜土地爷就是社。神,申是天上的电光,祭祀台上的这些光就神,在山上的就是仙。包括:祖,祁,礼等。

祸,由礻和呙组成,呙同咼,意指歪斜,堕落,斜垂。祭祀台都歪斜了,都堕落了,不能祭祀了,祸就来了。

从上面得知,无论福,还是祸,都是和祭祈有关,都是被动由上天安排。福,是一种精神上的感觉,祸则是现实生活中的损失。

福无双至,不是说好的事情不能来俩,而是因为人的心态。都说知足常乐,试问世间又有几人能做到。人心不足蛇吞象才是人的本性体现,只有认为不足,才能有动力,才能有进步。所以,当人获得一个好事情(福)的时候,就会想获得更大的好事情(福),而当同一样的好事情再降临时,也不觉得是福了。这才真正意义上的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同样也是人的心态作怪。当不好的事情降临了,肯定不希望有不好事情再次降临,就算有一次小小的多不开心,也当作上一次的祸带来的。这就是祸不单行。

其实,《周易》也有关于福祸的卦象。64卦益卦,益之,泄也,祸者。意思说,当福彩来了,要有居安思危的思维,如果是得意忘形,福就留不住了,泄泻而走,不久祸就来了。

老子看了《周易》,有感而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为什么福无双至)(1)

发,写出了:福兮,祸所依;祸兮,福之所伏。这是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观念。福和祸是相对的,也是统一的。有福就有祸,有祸必有福。当福分来了,要虚怀若谷,与人分享,不以福小而悲,不以福厚而喜,依然众生平等。当祸害来了,不悲不惊,不怨天,不怨人,忍得委屈,吃得苦中苦,厚积薄发。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人的一生,有高潮,也会有低谷。把握好面对福祸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你的人生才会是水静河深,守得住福,避的开祸。

最后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为什么福无双至)(2)

,如果非要从数字上去考究,双数是属阴,而福字也所属阴,根据阴阳学理论,阴阳才能平衡。而双和福都属阴,所以不能一起出现。单数是阳,祸也是阳,福和单,祸配双。

所以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为什么福无双至)(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