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白洋淀水乡。

郑整儿的爹郑端午是做木匠活儿的。一天,五岁的郑整儿正光着屁股在门口骑狗玩,他爹郑端午挑了一副挑筐,从外村回来;郑整儿打着狗迎上前去,挑筐里忽然传出哇哇的哭声,吓得他从狗背上滚了下来。

他定睛一看,一个六七岁的小胖丫头坐在挑筐里,红通通圆脸,粗眉大眼,蒜头鼻子,四方大嘴,梳着两只小抓髻,几片荷叶遮掩着身体。

闹洞房新娘被要求坐上去(新娘跟丈夫约法三章)(1)

郑整儿眨巴眨巴小眼睛,问道:“爹,哪儿捡来的这个胖丫头儿?”郑端午得意地笑道:“给你娶来的媳妇,叫荷妞。”郑整儿吐了吐舌头,跟荷妞扮了个鬼脸儿;荷妞噗哧乐了,脸上还挂着好几颗大泪珠儿。

荷妞到婆家,头一顿就一口气吃下三个大贴饼子,老木匠又把半大海碗菜粥倒给她,也吃得溜干二净,不必涮碗。整儿娘直皱眉头,埋怨老伴儿说:“三口人还常断顿儿,又添了这个没梁的小水筲儿,等揭不开锅,孩子大人喝西北风去。”老木匠笑道:“你的见识三寸远。这个丫头五大三粗,满脸福相,将来给我生下孙儿,保管是个高我一等的好木匠。”

闹洞房新娘被要求坐上去(新娘跟丈夫约法三章)(2)

老木匠郑端午果然好眼力;荷妞十岁,就敢给他打下手;拉起大锯,不但有板有眼,而且有使不完的力气,可是,婆婆教她针线女红,却比赶牛上树还难,十根手指笨得就像鼓槌子;婆婆见她不堪造就,也就随她野生野长,不再跟她操心费力了。老木匠却不计较,而且逢人便夸,说老天爷赏了他这个儿媳妇,顶两个儿子使唤。

这话一点不夸大。荷妞样样压过了郑整儿,吃得比他多,个子比他高,力气比他大。青梅竹马,耳鬓厮磨,两小免不了打架。最初一两年,两人打平手;一两年之后,看见荷妞头上肿起一个青包,郑整儿的头上准少不了两个。这几年,郑整儿更怯了阵,只敢动口,不敢动手了。

爱情,在这儿戏的欢笑与眼泪里,在木匠作的汗水交流中,不知不觉滋长起来。吃饭的时候,荷妞总让郑整儿先吃饱,剩多剩少她再一扫而光。遇到木匠生意清淡,吃喝不够,老木匠将少得可怜的食物平分四份,荷姐便将她那一份推给郑整儿。郑整儿不忍独吞,她说:“我不饿。你当我平时吃那么多,都火化食了?才不是。我就像那口外的骆驼,肚子里有存项。”到十八岁,荷妞发育得胸脯丰满,两人的嬉笑打闹就躲避老人了。老人们看在眼里,正盼望儿孙绕膝,就给他们圆了房。

 

闹洞房新娘被要求坐上去(新娘跟丈夫约法三章)(3)

洞房花烛之夜,荷妞约法三章,笑破了听窗人的肚皮。吹熄了红烛,荷妞躺在炕上,威吓郑整儿说:“你得依我三件事,不然别碰我。”郑整儿嬉笑道:“三百件也依你。头一件?”荷妞说:“老言古语,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任人骑来由人打,我可不认这个规矩。”郑整儿说:“立这个规矩的人是混帐东西,咱俩不听他那一套。二一件呢?”

荷妞说:“娘上了年纪,眼神不济了,我的手又比脚丫子还笨,往后你得学做针线活儿。”郑整儿说:“你太难为人了,我好歹是个男子汉呀!”荷妞喝道:“离我远点儿!”郑整儿连忙说:“我学,我学。三一件呢?”

闹洞房新娘被要求坐上去(新娘跟丈夫约法三章)(4)

荷妞说:“打明天清早起,不许你再跟大姑娘小媳妇儿贫嘴滑舌。”郑整儿是个顽皮家伙,姑娘媳妇们最爱跟他逗趣儿。于是,他吭吭哧哧地表示对这个条件有所保留。啪!火烧火燎一大巴掌,打在他的屁股上,疼得他唉哟一声叫出来,连说:“别打,别打!我依你,我依你。”

此后,他们接下了他爹的凿、斧、锯、墨斗、罗盘,小日子在吵吵闹闹中过得还不错。

■文/改编自《荷花淀派名家名作精读》,原文标题为《蒲柳人家》(苗雨时 许振东 主编 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闹洞房新娘被要求坐上去(新娘跟丈夫约法三章)(5)

■编辑/贾立芳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