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房书事示五弟及诸侄等献肃公(中赋赋喾刘山列传)(1)

中华辞赋网

◆◆赋喾刘山列传

——天纵之才,当世杰儒

○中赋会 赋帝 赋姑 撰文

一、幼若神童,壮拜良师

夫赋喾,号刘山,字岱凨,本名刘林山,上纪改革开放时诞生,甘肃武威人也。中赋成员、文学博士、高校教授,集诗人、赋家、学者、律师于一身,天纵多能,挺秀当世,淑质贞皓,英才卓荦。智以谋之,学以博之,仁以居之,德以劭之,为目今学林并法界之巨擘。怀九省之雅望,具八斗之殊才,尤乎文翰彧彧,诗风飒飒,赋勋爀爀,天下知名,时人率多窥拟,引为表楷,莫不钦羡至焉。

观夫刘君,仪貌俊爽,气宇不凡,文质彬彬,温文尔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乃一谦谦仁者、正人君子者也。资稟劲特,气节豪迈。性与道融,思若有神;人天相合,气贯长虹。涉猎艺文,升堂睹奥。目之所见者,辄诵于口;耳之所闻者,毋忘于心。诚信正直,志怀霜雪。见善之若亲,疾恶之若仇。飞辩骋辞,口若悬河;解疑释案,法域佼佼。故文都赋后喟曰:“窃察刘博士之人格魅力,犹龙跃天衢,振翼云汉,扬声紫微,垂光虹霓,足以昭文苑之多士、增国学之穆穆、衡法律之公正也”。

初,未冠,有隽誉,其舅目为“神童”之伦,深见器重。幼诵书,一览通大义。十岁能属文,十三岁作诗,十五岁制骈并赋之,有逸才,巧辩若簧,名噪遐迩,故厖眉耆耇之老,咸爱惜之。及弱冠,探赜坟典,索隐经史,博古通今,精文辞,尤长于法科之学,同窗羡敬之。修礼节,尚儒雅,喜结游英贤,是以鸿士骚客,竞往附焉。壮年,唯善耄儒霍松林,并以为傅,霍翁亦深爱其才,亦师亦朋,遂成忘年之交矣。洎乎2017,赋喾年38,而霍97,几相距一甲子。值《甘肃赋》拟付梓时,霍翁冁然题写书名,并忻然为序以加持!然序毕未久,竟撒手尘寰,溘然薨逝,不虞尔尔。故而弟子刘山潸然泪下,嚎啕泣曰:“呜呼!余痛失良师,犹崩一山也,安不悲夫恸哉?”

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慨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企求期颐之遐寿,实则谬也!是故,泰斗霍翁临终有豁达遗言云:“嗟呼!仆既不德,无以佐社稷;亦且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贤之遗德,惭欤!赖天之灵,假我龟龄,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学林之中,凡七十有余年矣。惟年之久长,素餐尸位,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97而殁,足焉者也,其奚哀念之有?”然赋喾,一“受人滴水之恩、奋当涌泉图报”之人也,竟毋忘师惠,嗣徽尊者,服膺亡灵,乃倾情撰《霍松林诔》以祭之。

方霍翁之健在时也,尝数称述赋喾之才于士林文苑,每每鹗荐于高校决策机构,由是乃得以徙居于兰州,落籍于西北民族大学,先后供职于宣传部、校报社、后勤团、文学院等。尝游西域故地,感山川之峨秀,慨人文之悠灿,乃作《甘疆赋》,以抒豪欣之情,以壮江山之美。后霍翁松林亦造此赋,未成,及见刘山所作,甚奇之,叹为观止,遂辍翰而已。曾有异梦,兆“鱼跃龙门”之瑞,祯“妙笔生花”之符;梦醒,思其境,意犹未尽,宁不飘飘然有凌云之志哉!甚怿之,乃作《大梦赋》以自励。又善于诗文,尤其现代诗歌,百里挑一,譬犹《等》《回家》《自画像》等,乃其精者。且擅长小小说之创制,游刃有余,例若《羊》《裹奶》《邂逅天使》等,为其代表之作。

二、赋讴全省,亘古未有

考其赋篇,堪谓洋洋乎大观、郁郁乎宏富者矣!夫甘肃,取旧甘州、肃州之首字而成,乃中夏西北之重关,古“丝绸之路”之锁匙并黄金路段,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今行政区划如兹:曰地级市12,曰自治州2,曰县区87,合计101。而刘山先生,均一一雍容揄扬之,极尽振藻扬葩、侈丽闳衍之能事,大气磅礴,典雅华赡,无以复加,已而得赋篇101,外加省赋1,凡102篇、合20余万字。于是乎,功不唐捐,玉汝于成,乃荟萃于一书,懿其名曰《甘肃赋》。本书之成也,稽考众籍,共参奧旨,历四载而竣,屡纂屡修,屡修屡改,十易其稿,毋厌其烦乃尔。胡为耶?力求尽善尽美而不遗瑕疵于来代故也。

质言之,今刘山历观甘肃山川之体,追拟汉唐辞赋之风,举一人之力而为全省之赋,史无前例,纵就历朝而言,横就全国而论,未之觌也!若有,试问:安在哉?是故国学泰斗、一代宗师、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书法家、教育家霍松林先生得见《甘肃赋》书稿时,惊诧而起、拍案叫绝,赞曰:“吾曾合纂陕西县域之赋,每人一篇,尚属不易!而今同乡刘生,以一人之独力,成一省之全赋,洵难能可贵也!噫嘻,真国士哉!”

班固《两都赋序》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刘勰《文心雕龙·诠赋》曰:“赋也者,受命于诗人,而拓宇于楚辞”。由此可知,赋非诗也。然而,赋又异于散文。赋讲究韵之运用,提倡韵散结合,从而于声韵上,其抑扬顿挫、和谐悦耳之艺术效果,得以彰显。是以,赋,非诗非文,半诗半文,散韵结合之文体也。观时下作赋者,芸芸繁繁,然无韵之作,充斥于网海,泛滥于坊间。据此,赋学者于海洲则称之为“伪赋”,亦不无道理矣也。稽刘氏之诸作,其韵依规而遵,曰古诗韵、曰《中华新韵》、曰《词林正韵》、曰《诗韵新篇》等者。

挚虞《文章流别志论》云:“赋者,敷陈之称”。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云:“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铺陈,乃赋叙事之基本手法。“铺采摛文”,即言赋体之叙事,离不开文采。赋圣司马相如曰:“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文”指文采,“质”指艺术形式之质,即质地,为“文”所依赖之基础。刘熙载《艺概·赋概》曰:“赋兼叙列二法:列者,一左一右,横义也;叙者,一先一后,竖义也”。故辞赋之铺陈,无论是纵是横,是时是空,咸注重文采。若乏文采,则非赋也。

通读《甘肃赋》书稿也!鸿篇巨制,气势恢弘。下长万物,上参天地。苞括宇宙,总揽人物。贯穿经传,驰骋古今。博考文史,采摭菁英。研精覃思,赋颂全省。鸿藻星稠,俪文绮合。体物言志,情以物兴。物以情观,情志愈广。以情纬文,以文被质。情必极貌以写物,质必穷力而追新。遒丽之辞,充斥于全书;丰赡之典,棋布乎厥中。妙达主旨,甚得先儒之茂制;润色伟业,尤讴时代之大美。歌咏所兴,英辞润于金石;风流弥著,高标薄乎典籍。铺张扬厉,甚有相如巧为形似之言;古风独振,毋乏班固长于情理之说。嗣响汉唐,有逾画工之妙;绝唱当今,无待锦匠之奇。故刘岱凨不惟博极群书、寓史于文,颇具良史之才,抑亦盛词咸蓄、铺彩摛锦,制骈创赋之高手也!

察其音律也!韵能擅美,弼映该书。遗风余烈,事极文园。异音相从之谓和,同声相应之谓韵。一行之内,尽呈音韵之殊;两句之中,悉现轻重之异。宫羽相变,前有浮声之缀;低昂互节,后必切响以附。撷旧韵之逸雅,采新律之宽韵。乃有五声之相宣,八音其协畅。可谓衔灵均之余声,遵黄钟之正响也。是以方今之士,多相慕习,原其飚流之所出,莫不同遵《中华新韵》焉尔。而厥中登峰造极者,非赋喾刘氏莫属也!

究其笔法也!繁华损枝之未有,膏腴害骨之毋见。文笔老道,尽得前杰之技法:或宛长卿上林之章,或若孟坚两都之句,或仿子建函京之作,或似仲宣霸岸之篇!并熔铸文史哲,旁引儒释道,直抒胸情,正以省市县区系列蝉联之特,戛戛独造,竟无一语拾人牙慧者,故尔取高古式,迈伦当代。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洞性灵之奥区,极文章之骨髓者也。於戲!堪称方轨前秀,垂范后昆,自中华赋史以降,而此书当属仅见也!

三、藉托诗歌,感悟人生

且夫诗歌,乃一抒情言志之文学体裁也。《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简言之,诗言志,歌咏言,用言语表达之艺术,即为诗歌。吾国古代不合乐者曰诗,合乐者曰歌,而现代则一般统曰诗歌。诗歌其功用多多,故孔子《论语·阳货》云:“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歌亦有警世、讽谏、教化、净化、褒贬社会、传播正能量等作用,故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云:“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诗歌,源自人之心灵,盖可照耀人之灵魂,涤荡人之思想,点燃人之激情。从古讫今,诗歌莫不是诗人——人格与品德之写照、理想与抱负之展示也。譬如:屈原为寻真理而赋《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为不受羁绊而追求自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刘禹锡铮铮铁骨,傲然挺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苏轼才气逼人,人格魅力尤凸:“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云云。

至于刘山诗歌集《春风痒》者,亦笔底生花,震撼吟坛!雅润为本,清丽居宗,华实异用,惟才是展。是书也,乃高雅之花朵,奇妙之精灵,或石破天惊,或余音袅袅。或匕首投枪,或风花雪月。或暴风骤雨,或润物无声。其于松林霍翁羽化登仙后1月轰然问世,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刊印,得中诗会、《诗刊》合力荐推,全线飘红,大引诗歌界瞩目,甚得诸名家纷然鼓扬,好评若东溟之潮,一波高乎一波,由是人气大旺,赞誉隆洽!兹遴其要者,略述之:

中国作协诗歌委主任、《诗刊》原主编叶延滨评曰:“盖真诗歌者,犹春风之拂面,可呈久违之诗歌精神:高贵、优雅、大气、自然、绮丽、真诚。刘生之诗,则堪当其称”。诗评家、北大教授臧棣评曰:“予观夫刘山之诗,举重之若轻,既有敏锐发现,亦有细腻、准确、诗意表达,于词语密林中,试图以虔诚与恭敬,探寻诗歌与生活之更多可能”。中诗会副会长、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原社长兼总编辑程步涛评曰:“噫!其诗歌见性情也,见功夫也,在精确与模糊之间,神性与俗世之间,抵抗与遗忘之间,洒脱自如”。重庆作协副会长、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主李元胜评曰:“余察夫刘诗,异于其以往之诗也,系一负重前行式写作,于生存艰难与窘迫方面之表达,则着力独多”。

四、寄怀小说,反映社会

若夫小说,乃一借人物、情节、环境之具体描写,以反映社会生活之文学体裁也。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此乃史家与目录学家对小说所作颇具权威性之解释及评价。然斯评,就当代而言,则失之偏颇甚矣。如今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吾国“四大文学体裁”之一。按篇幅分曰:长、中、短及小小说(微型)。而刘岱凨《阳光不锈》者,则属短篇小说之合集也。

先是武威籍作家比比皆是,其中撰中长篇小说有名者众多,曾以强势之姿,进军中国文坛,声名炽盛,如日中天,一跃而成为陇军小说方阵中“凉州轻骑兵”,为时人所称道。然时过境迁,目今呈式微之态,无不令人欷歔者。方此之际也,刘山先生犹一璀璨明星,冉冉升起,挽文坛之颓势,拯小说于大兴,以写短篇为其擅焉。

刘山尝云:“吾本、硕,皆读法科,盖写作之始,仅止乎法律文书毋出纰漏者耳,安有奢望也哉?但长此以往,不意于文学之研创,兴趣盎然,以至于爱不忍释,确非鄙人始料所及也。于是,为精益求精计,改习文,续深造,俄尔获文学博士学位。噫!此命运使然乎?此文曲星君庇护鄙人乎?”或曰:“刘先生,长于诗、赋之属,众所周知也。然又精于小小说之创,其通才者邪?”答曰:“是也!小小说捽其菁华,诗赋凸其藻绚,彬蔚之美,競爽当代文苑。如若不信,请一视列位名家之析评”。

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鉴评曰:“余所庆幸者,乃刘山能坚守信仰,因而,其作品便增益吾人所需与时代不可或缺之诸多东西”。《小小说选刊》主编杨晓敏鉴评曰:“盖文学,人学也,无论长篇短制,其沧桑感、厚重感与批判意味,皆不应忽焉。而刘氏之文,三者兼顾,逸群同侪”。《中国作家》主编王山鉴评曰:“其作风格清新质朴,文笔生动细腻,行文从容自如,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其现实生活乎?生活化之文学乎?几达以假乱真矣也”。中赋会理事长赋乾侯尚培鉴评曰:“吾研读其《羊》,虽小小说也,然内蕴较深,意味久远。小官场,大世界,管中窥豹,略见一斑,无不令人玩味无穷者矣”。中赋会网管文殊子赋姑鉴评曰:“品其《裹奶》,奶香味充溢,人情味毕现,而道德批判之惕戒作用,亦寓焉。斯等绝妙之术,若非兼具‘敏感之文字触觉’与‘理性之艺术表达’,安能致乎?”

五、寒门杰儒,懋绩斐然

曩昔,刘氏世代农耕,徙自山西大槐树,以谱牒佚失,其世系不可考。逮至刘山父母辈时,已定居甘肃武威凉州黄羊镇三世矣,父水利工人,母务农,以家境贫寒,唯有清贫度日。且一兄三姊,刘山行五,家庭负担过重,难以为继,有时断炊,曾为司空见惯之事也。然即便如此,子女尚能接受高中以上教育,诚不易也!大姐大哥高中,二姐三姐中专,而老五刘山,则为博士。寒门虽寒,而文盲之毋出乃尔!何也?乃其父母之勤劳之艰辛之重视之坚强之远视之抚养之关爱之严教故也。

方今,刘博士文绩斐然,成果彰著,跃为西北杏坛吟坛法坛赋坛之“黑马”,威威乎而骇世。充中赋会副理事长、中诗会会员、甘肃文学院学员,破格晋升为西北民族大学副教授。以著赋称雄于中国文坛,故中国著名辞赋家创作集团——中赋会,特授予其2017年度“全国优秀辞赋家”之荣衔。有篇章获甘肃省“敦煌文艺”、“黄河文学”、“杂文评选”魁首等奖项。佳作频仍结集,譬如《阳光不锈(小小说集)》《春风痒(诗集)》《病中书(诗集)》《菩提花开(长诗)》等诸书,业已次第刊布,流播海內,而风行于世,学人无不争睹。而《甘肃赋(赋集)》正付梓中,行将呼啸而出,横空以立者焉。

概而言之,获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达6项之多,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之认证,严也。于国家级权威期刊、CSSCI、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理论性之文孔多。此,学术成果者也。又者,其文学类作品近百万字者,咸为重量级刊物所刊发,曰《中国作家》曰《北京文学》曰《诗刊》曰《天津诗人》曰《时代文学》曰《青春》曰《朔方》曰《西部》等。再者,广为《青年文摘》《中外文摘》《文摘周报》《杂文选刊》《小小说选刊》《经典杂文》等所转载者,有之;辑进《当代文学选萃》《诗歌年选集》《杂文年选》《小小说年选》《精品小小说》等作品集者,有之;入选年度中国小小说排行榜者,亦有之。另者,受诗刊社33届青春诗会之邀,曾参预其要焉。

类而计之,著赋、辞、颂、赞、传、记、铭、檄、祭、诔、书、序、跋、诗、词等,凡千余篇(首),妙绝时人,驰誉寰内,世共传之。而城邑并区域赋,成就最高,无与伦比!

一言以蔽之,赋喾其雅谓,刘山其号,岱凨其字,刘林山其身份证名也。1979年降生,自小学至高中,皆膺任班长。自幼嗜体育,喜文学。成年体格健硕,力足以扛鼎,庶几运动员之流亚也。小学时,曾代表校队参赛;中学时,入选市足球队,赴省比赛,获甘肃省第二名;大学时,常为校队之主力。而今有妻温婉贤淑,有女聪明伶俐,阖家幸福,其乐融融。囿于篇幅桎梏,它况不赘。

赋孤子论曰:嗟夫!其教学敬业,律师忠职,为人豪迈,行止倜傥,与其大气辞赋、空灵诗歌、风流小说之跌宕多姿,荦荦然!卓卓乎!必大异于流俗之类也,而有其可褒可旌可绍可载者。故特此记之,以俟夫时贤及后哲鉴赏而广布焉。

是为传!

戊戌年乙卯月癸亥日(2018.4.1)中华辞赋家联合会主席、中国新赋运动第一发起人、当今辞赋热掀起者、河南理工大学教授赋帝(赋孤子)与其女中华辞赋网网管、中华赋学院编修、《赋苑琼葩》执行主编赋姑(文殊子)联撰于中国文都桐城。

◆赋勀评语:

刘山君乃丰产博学宏篇巨制通才之大家,陇上文坛一虎狼之士,啸叫西北,风流华夏,真全才也!

而赋帝赋姑乃文系千钧数章,睿见卓识,洞察两千年赋坛波云潮流、峰谷起伏,拨雾通明,洋洋大观,详详微观,深入浅出,美篇鸿文,读之益脑,存之润世,闻之纪事,标之载人,实乃中华赋坛幸事瑞风也者!安逸安逸!

——赋勀戊戌年槐月晨读刘山《甘肃赋》序并(颂、传)其文有感。

说明:

本列传收录于《赋苑琼葩》第二部、《赋帝文存》、《赋帝文选》、《赋喾文集》和《中华辞赋报》、《中赋微报》、《中赋手机报》、《中赋美篇报》、《中赋联期刊》、《中赋会刊》、《中赋院刊》、《世潘微讯》及中华辞赋网、中华赋帝网、中国辞赋征集中心、中赋传媒网、中赋竞赛网、千城赋网、论坛、博客、微信、美篇等。

闲房书事示五弟及诸侄等献肃公(中赋赋喾刘山列传)(2)

中华赋帝网

◆◆赋帝关于列传作品目录

◇1.文豪戴名世列传………………………安徽桐城·赋帝(05-21)

◇2.侯克圣中将列传………………………安徽桐城·赋帝(22-31)

◇3.赋豪刘昌文列传(虚)…………………安徽桐城·赋帝(32-39)

◇4.赋豪刘昌文列传(实)…………………安徽桐城·赋帝(40-47)

◇5.赋斧何朝东列传………………………安徽桐城·赋帝(48-52)

◇6.赋金李正银列传………………………安徽桐城·赋帝(53-60)

◇7.赋阜张铁钧列传………………………安徽桐城·赋帝(61-64)

◇8.赋乾侯尚培列传………………………安徽桐城·赋帝(65-71)

◇9.赋坤黄世堂列传………………………安徽桐城·赋帝(72-77)

◇10.赋忎穆升凡列传 ……………………安徽桐城·赋帝(78-87)

◇11.赋勍罗正洪列传……………………安徽桐城·赋帝(88-104)

◇12.赋喾刘林山列传……………………安徽桐城·赋帝(105-116)

◇13.赋花张红云列传……………………安徽桐城·赋帝(117-122)

◇14.赋魁陈逸卿列传……………………安徽桐城·赋帝(123-126)

◇15.赋魙妄语病列传……………………安徽桐城·赋帝(127-133)

◇16.仁公张斗胜列传……………………安徽桐城·赋帝(134-141)

◇17.潘安列传(并祭)……………………安徽桐城·赋帝(142-146)

◇18.潘尼列传(并评)……………………安徽桐城·赋帝(147-157)

◇19.潘江列传(并祭)……………………安徽桐城·赋帝(158-165)

◇20.赏《赋帝文选》赋…………………湖南娄底·赋潇(166-166)

◇21.附件:赋帝简介………………………………编辑部(167-168)

◇22.附件:相关图片………………………………编辑部(169-348)

闲房书事示五弟及诸侄等献肃公(中赋赋喾刘山列传)(3)

赋勍罗正洪书法

闲房书事示五弟及诸侄等献肃公(中赋赋喾刘山列传)(4)

中赋会副理事长赋喾刘山博士、副教授

闲房书事示五弟及诸侄等献肃公(中赋赋喾刘山列传)(5)

本文作者、中赋会主席、河南理工大学教授赋帝

闲房书事示五弟及诸侄等献肃公(中赋赋喾刘山列传)(6)

中赋会网管、本文第二作者赋姑

闲房书事示五弟及诸侄等献肃公(中赋赋喾刘山列传)(7)

书画墨香

闲房书事示五弟及诸侄等献肃公(中赋赋喾刘山列传)(8)

美人歌舞

闲房书事示五弟及诸侄等献肃公(中赋赋喾刘山列传)(9)

中赋会头条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