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公元761年,杜甫在浣花溪畔亲手所盖的草堂,在一场大雨中被掀去了屋顶,他彻夜未眠,写下了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什么时候才能盖千千万万座高楼?让天下寒士都住进来,即使遇到凄风冷雨,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和快乐!

杜甫让所有人都有房子(杜甫致90后房子和婚姻)(1)

杜甫草堂

彼时的大唐遭遇了安史之乱,严重的社会内卷导致了高层洗牌,却波及了像杜甫这样的基层公务员,他不得不南下成都避乱。

这位忧国忧民、穷困潦倒的诗人,在那个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夜晚,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可是,1200多年过去了,杜甫的理想实现了吗?

六步答曰:实现了一半。

广厦已得千万间,房贷一背如大山。

放开三胎不肯生,天下寒士俱悲惨。

杜甫让所有人都有房子(杜甫致90后房子和婚姻)(2)

杜甫画像

杜甫慨叹道:比我强多了。当年哥在长安连首付都付不起,在房价面前,你我皆如蝼蚁一般渺小。如今的90后们,早出晚归,忙忙碌碌,像极了当年的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曾经的豪言壮语,不知激励了多少不屈的灵魂,可是,各位蝼蚁,各位90后,杜甫斗胆请你们停下脚步,仔细想一想,勤劳却不能致富,原因何在?寒门要想出贵子,还有没有一丁点的可能性?

阶层早已固化,从我出生的那一刻便已注定,大唐就这样堕入了两极分化的深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无论再过多少年,贫与富的现象都会存在,均贫富只是农民起义中忽悠百姓的口号而已,永远也不可能实现。

杜甫让所有人都有房子(杜甫致90后房子和婚姻)(3)

杜甫草堂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此乃人性使然,再过一千年,人性也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改变,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老祖宗诚不欺我。

我的妻子曾经对我说:别人拼了几代人才在京城扎根发芽,你单枪匹马,刚从小地方走出来,就想在这里立足,谈何容易?想当年我刚到长安时,也曾天真地以为,自己比别人多读了几年书,怎么会混得不如别人呢?

可是被现实无情的打脸后,我才明白,这个社会并没有厚待读书人,我的诗在当时一文不值,不要说买房,就是养家糊口都很勉强,直到我死去50年后,我的诗文才被后世发现,被视作无价之宝,可是对我来说,这又有什么用呢?

杜甫让所有人都有房子(杜甫致90后房子和婚姻)(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如今,90后要想买房,就得背负一生的债务,你们活着的意义就是成为房一代,为将来的孩子铺路,但是如果你选择不结婚,不生育,选择就地躺平,那么哪来的下一代呢?换句话说,婚姻的前提是房子吗?

李白的回答是:不是。李白结过四次婚,两次倒插门,女方非官即富,甚至是宰相的后代,李白一生游历,房屋等不动产对他来说就是累赘,不仅携带不便,而且妨碍撩妹,在李白眼中,房子和婚姻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对于婚姻,你应该相信,总有一个和你相似的家庭,正在培养一个和你处在同一频段的异性,那个人同你一样善良,同你一样乐观,同你一样有小脾气,同你一样不完美,可是终有一天,你们会在命运的安排下,结合在一起,组成家庭,这叫三观相合,在唐代,这叫作门当户对。

苏轼:再见了北上广深,我已躺平,你们随意 苏轼: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