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人年纪越大,朋友圈就越小,我们都知道珍惜友情,却忽略了维持友情的重要性,朋友圈的维系发展其实不一定要从新人身上获取,好好维持旧友关系往往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依旧要注意以下四条潜规则。

亲疏有时,敢于放手

不得不承认每个人的一生中真正的挚友只有那么一两个,我们周围的朋友大多都是阶段性的朋友,高中同学,大学室友,上班同事,每个阶段的朋友都会陪我们走过一程,进而挥手告别。但尽管是阶段性的也足以让我们留下深厚的感情。

朋友圈最舒服的相处方式(惊人的朋友圈定律)(1)

孤独感让念旧的上班族们总是怀念,怀念那些曾经相处的快乐时光,因此,当他们看到旧日朋友晒出新的好友时,内心难免被刺痛。

其实,再好的关系,时过境迁,也都会变淡。在孤独感方面的反思研究中,心理学家韦斯(Weiss 1987 )想知道成人依恋中到底是什么因素使人们远离了孤独。

他发现这并不来源于依恋对象、亲密知己或性伙伴,这些都不是安全 感的来源;相反是因为我们不断地从外界交流中产生的一种生命交织、情感联结的感觉。这种感觉很难精 确表达,它能够化解我们心中的孤独感和恐惧感。

朋友圈最舒服的相处方式(惊人的朋友圈定律)(2)

用通俗的话来讲,先自爱我,而后爱他人。

价值不对等不要交往

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一切关系都是价值交换,这是人际关系的客观规律,所有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价值交换

相信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有那么一两个“倾心”的交往对象,要么期待成为好闺蜜、好兄弟、红颜知己、甚至是恋人。

其实,再怎么感兴趣的人,如果价值差异太大,从刚开始就不要交往,就拿谈恋爱来说,价值差异太大的情侣迟早都会分开,人在感情中本身不分对错,只是价值差异太大而已。

朋友圈最舒服的相处方式(惊人的朋友圈定律)(3)

据统计,亲密关系中80%以上的不和,都是因为价值感无法趋同造成的。有很多人不明白,只要相互喜欢相互感兴趣不就行了吗,为什么差异化会破坏关系?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男A女B夫妻两个人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经济背景都不相同,女A价值高于男性,两人因为生孩子闹到了离婚的地步,女方很想要孩子,男方不肯现在要孩子,原因是女方觉得自己等不下去了,不想当高龄产妇,怕影响生育。

而男方觉得想先提升事业,如果有了孩子肯定要从各种层面上偏向老婆和孩子,自己想要稳定事业会很难,事业稳定不了价值自然无法提升上去。

朋友圈最舒服的相处方式(惊人的朋友圈定律)(4)

你想要的,我无法提供。我想要的,你给不了 。这就是价值不对等 的人最大的矛盾点。因为这个矛盾点两个人吵架,分手,离婚,散伙——一切破碎的感情,都是价值在消散。

传递负能量尽早远离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喜欢传递负能量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

小A在一次聚会中认识了朋友小B。

刚开始小A觉得小B是一个很文静的人,笑起来让人觉得很干净舒服,也很聊得来。相互就熟络了,两人开始约着一起出来玩,逛逛街喝喝奶茶啥的。但是相处久了小A才发现,小B是一个特别“丧”的人。

朋友圈最舒服的相处方式(惊人的朋友圈定律)(5)

因为两人是同行,小B特别喜欢跟小A抱怨一些工作上的事情:今天给老板打招呼老板没理他,明天那个文件没处理好,后天邻居又让她哪里不舒服了,刚开始小A还能耐心地疏导,久了小A发现自己也多了个毛病:变得爱抱怨更加悲观了。

悲观的人相处久了不仅不会的得到别人的同情,反而会徒增厌恶。霍金说:“如果你患有残疾,这也许不是你的错,但抱怨社会,或指望他人的怜悯,毫无益处。

结益友助益人生

和负能量的人一样的原理,益友所带来的“蝴蝶效应”也是不可小觑的,一个好朋友不仅能在平时给予你精神上的支持,更能在必要时刻助你更上一层。

朋友圈最舒服的相处方式(惊人的朋友圈定律)(6)

尤其是那些给予我们教诲的人,所谓的人生导师,正是这样的道理,人生导师或许不算你的好友,但总能在关键时刻用一些话点拨你,让你醍醐灌顶,他们旁观者清,能够帮你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指引你去突破自己。

一个人蜕变的过程是很痛苦的,并且这个过程没有导师是很有所成就的。人生导师能总能在成长过程中给予你惊喜。

还有就是要珍惜那些危难时刻给予你帮助的朋友,不要总是埋怨朋友不理解你,有的时候他们帮助你的态度最重要,正是这些人的信任与爱点燃了整个生命的希望。

朋友圈最舒服的相处方式(惊人的朋友圈定律)(7)

一个人 的命运不是由自己主导的,大部分的命运与走向其实都是受朋友影响的 ,朋友圈的本质是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舒适圈,而不是你去围着他们转,在这个圈子里面你会体验到一种归属感和控制感。

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有第一时间想到的求助对象,而他们也在向你索取你具备的精神价值,当你遵循以上潜规则运营好社交圈的时候,你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你的生活也将更加舒适。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