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本土特色非遗,素手拈针缝制吉祥溧水洪蓝街道女职工传统手工艺术培训

增城非遗手艺传承(传承本土特色非遗)(1)

“非遗”一直是个热词,非遗保护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也成为大众普遍受益的文化事业。在溧水洪蓝,非遗的保护与发展也受到街道领导的关注与支持。日前,洪蓝街道文化体育站、洪蓝街道总工会、洪蓝街道妇联、洪蓝街道洪蓝社区居民委员会围绕溧水本土特色非遗开展了一场以“传统非遗文化,让生活艺术起来”为主题的女职工传统手工艺术培训活动。活动特别邀请了溧水民俗布艺传承人吴丽花老师为大家做现场讲解和演示。

增城非遗手艺传承(传承本土特色非遗)(2)

身着一席手工制作的素雅旗袍,佩戴一枚精致的布艺胸针,活动未开始大家就猜出了眼前的这位女士就是民俗布艺传承人吴丽花老师。活动前期,吴老师给大家讲解了传统布艺的相关知识,并以图文并茂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让大家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精妙之处。会上,吴老师现场展示了一些手工布艺玩偶,这些手工玩偶看起来古韵古香,玲珑可人,瞬间就挑起了大家对“非遗”布艺手工的浓厚兴趣。

增城非遗手艺传承(传承本土特色非遗)(3)

紧接着,大家跟随者吴老师的演示一步一步地开始了布艺吉祥物“年年有余”的制作,现场气氛活跃而有生气。平日里大家都是买成品衣物,难得有机会进行手工制作,没有想到越是走近这“非遗”手艺越是觉得它五彩斑斓、妙不可言。四十多岁的李女士笑着自黑道:“小时候的衣服鞋子都是母亲亲手做的,如今自己子女的一些小物件也是由母亲亲手缝制的,怎么说也是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成长的,可没有想到真到自己动手了还真是有难度,连剪刀都像是千斤顶一样不听使唤,这传统手工艺真有意思,还真的要好好传承下去,否则再过几代估计都要失传了。”

增城非遗手艺传承(传承本土特色非遗)(4)

参加活动的周女士在老师的引导下正一针一线地缝制着“年年有余”,她是位爱学习的新手妈妈,也是位众所周知的巧手姑娘,空闲的时候总是做些手工纸花,她做的纸花惟妙惟肖,可以以假乱真。然而这会做起布艺手工却感到力不从心,虽是一根小小的绣花针和一段一尺长的绣花线,但它们总是不听使唤,不是针扎到手就是线打了结,她深有感触地讲“没有想到布艺手工比折纸花难这么多,我一定要加油把这条小鱼做好了给我儿子玩,再跟老师多学习学习,有机会买些DIY材料给我儿子做些小玩偶”。

增城非遗手艺传承(传承本土特色非遗)(5)

活动现场大家一会穿针引线,一会请老师手把手再次演示,个个忙得不亦乐乎。不知不觉一条条小鱼就做好了,远远地看着亲手缝制的小鱼,感觉很是有成就感,以针代笔,以线代墨,感觉非遗手艺就像是在自己手上活了起来。

增城非遗手艺传承(传承本土特色非遗)(6)

这次活动不仅让大家有机会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更是为“非遗”提供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契机,让大家在“非遗”中感受生活的乐趣与淡然。洪蓝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武月望表示后期街道会为大家提供更多走近“非遗”、传统文化的机会,让传统文化与公益活动相结合,让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以更具创意的形式、更年轻化的表达融入到洪蓝人民的生活中。(责编 赵溧 张学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