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英文和汉语切换(用中文连接过去和未来)(1)

英文和汉语切换(用中文连接过去和未来)(2)

刘亦宸近照

英文和汉语切换(用中文连接过去和未来)(3)

英文和汉语切换(用中文连接过去和未来)(4)

英文和汉语切换(用中文连接过去和未来)(5)

日前,由中国侨联、全国台联、人民日报海外版、《快乐作文》杂志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获奖名单揭晓。参加海外征文比赛的华裔青少年用中文书写对遥远故乡的怀念、对人类未来的思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本版选登部分获奖作文(海外征文部分),和读者一起走进这些华裔青少年笔下的世界。

传承中华文化薪火

黄敬贤(16岁)

妈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漂泊之后,最终定居俄罗斯,也有了在俄罗斯出生的我。在学龄前,我对故乡没什么想法,只是盼望每年夏天早点到来,因为夏季我们可以回国。在故乡,除了等待着我们的亲人,还有更多好吃、好玩儿的东西。

随着年龄渐长,我开始有了“寻根”的意识,我很想知道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早年的生活以及他们祖辈的生活,更想了解那个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的古老国家——中国。

因为我来自中国,每每参加同龄人举办的生日宴会等活动时,他们常让我讲关于中国的事情。就这样,我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一“行当”。

从读小学四年级起,我就被邀在学校的各个分校为同学们讲“中国故事”。当我在屏幕上给同学们展示中国饮食、长城、秦兵马俑时,他们好奇的眼神使我至今难忘。尤其在活动后,每个同学都要展示妈妈亲手做的一道菜,我带来的是“辣子鸡丁”,被瞬间清盘。

虽然我爱中国的名山大川、传统文化,也爱中国美食,但我对中华文化的深入了解从12岁开始。那一年,我参加了“中国寻根之旅”活动。这次活动在我的成长中留下了非常深的烙印,感觉在此之前,自己介绍中国多是在“你无我有”的框架下,之后再谈中国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在学校,我成了中华文化传播使者。俄语老师安排我为同学们上一堂“中国文化”课。在有限的45分钟内,我将中华文化的精华一再浓缩,课后同学们评价:“这是最有意思的一节课”“让我大开眼界”“涨了见识”……

随后,我被邀请到俄罗斯其他地方讲“中国故事”。其中有一次演讲至今难忘,那是我第一次面对同龄人之外的听众,参加听课的有孩子,也有家长。为了给我打气,妈妈和妹妹在现场给我助阵,让我内心有了支撑。从讲中国故事到练习书法,再到茶道,现场活动持续五六个小时,但大家都很积极。该活动的组织单位还请了专门的摄影师拍摄现场,这些照片也成了我的珍藏。看着一身中国古代装扮的自己在众多俄罗斯人中,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我爱壮美的中国河山,更爱灿烂的中华文化。不管我身处何地,只要身上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传承的是中华文化的薪火,我就是中国人。

(寄自俄罗斯)

《山海情》“好滴很”!

刘亦宸(十二岁)

经过多次实践证明,追剧这事儿实在不适合我。但是《山海情》却吸引了我,让我真正地感受到了艰苦奋斗的正能量。

记得中文老师布置观看电视剧《山海情》时,我并没兴趣,只是为了交作业快速地看了前几集。但越往后看,我越被引人入胜的剧情所吸引。

《山海情》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老师告诉我们,剧里的一些人物和故事,是有原型的。

《山海情》的内容精彩丰富,剧情清晰利落,充满正能量。比如,马得福帮助整个村的村民解决用电、用水等问题,过程很难,但是他一直都没有放弃。

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白校长的女儿白麦苗,她儿时和小伙伴得宝一直向往外面的世界和更好的生活,长大后有机会到福建打工,凭着不放弃的信念,很快掌握了工作技能,越做越出色,但她还是回到了家乡,和儿时的伙伴一起用学来的本领建设家乡,真让人佩服!

还有一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即在整部剧结尾,几个孩子一起回老家的场景,因为这也是我真实经历过的场景。

几年前,我回宁夏看爸爸小时候住过的土房子。他们回忆说,小时候住在那里,风沙大、生活苦……我听他们聊天,心情和剧中的那群孩子是一样的。看了《山海情》后,我才对爸爸讲的故事有了更深的感受,也更加佩服我的爷爷、奶奶,他们曾经付出过辛勤的汗水和美好的青春。

2021年2月25日,是一个铭记人类史册的重要日子。在这一天,中国向世界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而《山海情》中的闵宁镇涌泉村只是这其中一个,它是一个小小的缩影,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

看完《山海情》,突然有一种空空的感觉。马得福灿烂的笑容、村民们向往幸福生活的神情,定格在了那秀美景色中。我的脑海中不由得冒出那句接地气的方言——“好滴很!”

(寄自瑞典)

记住义乌 记住乡愁

赵 懿(18岁)

当我跨越大洋,再度踏入浙江义乌这座陌生而又熟悉的城市时,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只化作简简单单的一句:好久不见!

凌晨的义乌寂静无声,几乎空无一人的街道只有零星的几辆车穿行,满城的霓虹灯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仿佛在迎接我的回归。“目的地已到达”,导航一本正经地报告,拂去我心中些许疲惫。

熟悉的一片红砖房映入眼帘,我站在新修建的水泥地上,脚如灌了铅一样,久久未动。时光飞逝,在不知不觉中,义乌和我好像都长大了。

还记得我是个喜欢跟在爷爷奶奶身后打转的小尾巴,一心钟情于村子里的各大“秘密基地”——学校的小池塘、家门旁的公园……在这些“秘密基地”中的探险让我像个冒险家。转眼长大的我,已然是个大姑娘了,一手拎起行李箱,一手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一口气爬上了6楼。

多年未见义乌,感觉像在和老友叙旧。我希望能以一种最舒服的方式重新了解它,走在熟悉的街道上,听着熟悉的吆喝声——“又香又糯的黑白糯米糕”,这一切仿佛还存留在那个7岁小女孩的记忆中,但又随着岁月穿梭变得模糊。

如今,新老地标更替,我慢慢欣赏着这座古老和现代融汇的城市。走在偌大的商品城,看见面带倦色却口若悬河、热情好客的义乌老板娘,也看见奔波于各大区域、行色匆匆的年轻创业者。他们身上的韧劲和拼劲,和爷爷奶奶一样,让我感觉到熟悉和温暖。

义乌人身上所体现出的拼搏精神,是传统,也是文化,更是一种信念,也鼓舞着远在异国他乡的我在这破晓的早晨,写下:“记住义乌,记住乡愁”。

(寄自澳大利亚)

不要忘记说谢谢

黄钰凌(15岁)

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没过多久,狂风骤雨开始袭击整座城市。豆大的雨滴犹如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从天而降,砸在地面上溅起满地的水花。没带伞的我正躲在道路边的屋檐下避雨,看着穿梭在雨中寻找避雨处的行人想:“早知道就听爸爸妈妈的话了。”

收回视线,我脑海中浮现出父母前一晚嘱咐我带伞的场景。当时,爸爸妈妈反复念叨着说:“天气预报说明天会下雨,记得要带伞啊。”“对对对,不要淋雨,要不然会感冒的。”由于他们总是重复这几句话,我便心不在焉地敷衍他们说:“知道了。”结果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抬头看向天空,眼前这场大雨丝毫没有要停的迹象,我想起了被遗忘在家里的雨伞。就在我为此而感到心烦时,清亮又充满惊喜的一声“爸爸、妈妈”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转头往一旁看去,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小女孩一边钻到家长的伞下、一边分享学校趣事的场景。叽叽喳喳的小女孩和静静听她说话的父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在滂沱大雨里形成了一幅无比温馨的画面。然而,让我感到惭愧的是那位小女孩对父母表达感恩的那句“谢谢你们来接我回家”。

我突然意识到,感恩并非是在大事上表达感谢,而是可以像小女孩那样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或者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仔细想想,我很少向父母表达谢意,也常常忽略他们对我的付出以及生养之恩。那一刻,我明白自己能无忧无虑享受幸福的日子,是源自父母的无限付出。

思及此,忏悔之意在心头蔓延。我的脑海中突然出现父亲苍老的背影和母亲头上藏不住的银丝,令我自责不已。就在我为自己的行为反省时,雨渐渐停了,空气里弥漫着清新又潮湿的气味,暮色也渐渐笼罩了大地,眼前的景物变得模糊不清。在这雨后的傍晚,我领悟到了亲情的可贵。

时光荏苒,被典藏在记忆深处的回忆偶尔浮现在脑海中时,仿佛在提醒我享受生活时,也应心存感激。确实,在体会生活独有的美好之际,我也要勇敢向父母表达感恩之情,因为正是他们爱的浇灌,我才得以茁壮成长,从一株小小的嫩芽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亲爱的父母,我要很大声地说:“谢谢你们!”

(寄自文莱)

故乡的味道

包海晴(十七岁)

“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食物会给我们带来独有的记忆,它的味道、香气代表着一段光阴、一座城市、一个人。对于我这个在皇城根儿下长大的北京妞儿而言,冬天的北京城就有一种特殊的味道。

记得是六七岁那年冬天的一个清晨,天气寒冷又干燥,妈妈要带我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因为要在日出前赶到,天还没亮,我们就出了门。升旗仪式非常壮观,回家路上,我还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小国旗,嘴里哼着国歌,心情好得不得了。

越过南池子的大门,一股香气扑鼻而来。那是一股淡淡的油香,伴随着一丝煎饼的味道。沿着南池子大街往前走,我睁大眼睛四处张望,试图找到香气的来源。最后,我的目光锁定在不远处的一个煎饼摊上。我抬起头望向身旁的妈妈,妈妈捏了捏我的脸,笑着拉起我的手说:“走,给你买一个去。”

我的身高正好够到工作台,可以近距离观察制作煎饼果子的整个过程。我站在那里,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前面圆形的加热板以及卖煎饼的老人的双手。只见她将一大勺面糊倒在加热板上,再将面糊均匀地摊成圆形,随后再打入两只鸡蛋,把蛋液均匀地铺满饼面。在蛋液即将凝固时,她熟练地用一把铲子将整张饼挑起,“啪”的一声把煎饼翻面。金黄的饼面刷上甜面酱和辣酱后,再将两张刚炸好的薄脆叠加在面饼中央……我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见一只大手将一个热气腾腾的煎饼果子递到了面前。

我伸出双手接过,一瞬间葱香、蛋香、酱香扑鼻而来。煎饼果子外柔内脆,鸡蛋的柔软凸显薄脆的酥脆,葱花和香菜的清香柔和了面酱的鲜咸。

吃完后,我感觉整条南池子大街都变得温暖起来。路边的行人、小卖部,路上的车辆、自行车,各条胡同、小巷子,就连路边光秃秃的柳树都变得美好起来。

这就是我印象中那个冬天的北京城,而每次回想起,我都会记起那天早上的煎饼果子。

虽然后来在异国他乡也吃过几次煎饼果子,但都不如那天早上的美味。那是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味道,因为它有北京的味道,有故乡的味道。

(寄自法国)

我的“清华梦”

徐 铭(13岁)

我的梦想是考上清华大学。而这个“清华梦”,源于我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纪录片,里面提到清华人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虽然当时我还是一名小学生,“清华大学”这几个字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从那以后,我努力学习,希望成绩足够优异,有一天可以踏入清华的大门。然而,因为父母工作调动,我们全家移居欧洲,我开始了在德国北部的生活,“清华梦”也在渐渐远行。

正当我放弃希望时,却听说身处海外可以参加华侨生联考,进入心仪的中国大学。我搜索了相关考试资料,发现挑战很大。为了达到进入清华的目标,我必须付出更多努力,不仅不能落下德国学校的课程,还必须同时跟进中国学校的进度。

我是一个很爱电子科技和新事物的人,因此想报考清华大学与科技工程相关的专业。

对我来说,在异国他乡,掌握当地语言是一大难题。在补习德语的同时,我还得继续学习中文,二者兼顾,学起来颇为吃力。好不容易能听懂德国老师说的话,但比起德语为母语的学生,想要获得优异成绩,谈何容易。为了能够尽快赶上进度,我严格要求自己,也时常告诉自己不能气馁,更希望德国同学看到中国孩子的学习能力。

如今,我已经能够融入德国课堂,德语不再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尽管如此,我却不能松懈,因为想要考入清华,就必须提高中文水平。但一直以来忙于学习德文,中文有所退步。和爸爸妈妈商量后,我选了一所中文学校学习中文,虽然学校距家较远,单程需要1个多小时,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

“为了清华而努力!为了联考而努力!”我在书桌对面的墙上写下了这句话,每天抬头就可以看到。昔日国内的好友问我,既然有机会到德国读大学,为什么不在德国读呢?可是,这是我从小便有的梦想,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回到中国,进入心仪的学府。

尽管身边的人觉得我同时学习德国和中国的功课很辛苦,但这就是我的“清华梦”啊!每当同学们出去玩或者约我在网上打游戏时,我抬头看着那两行字,告诉自己,有一天我要重归故里,在清华校园徜徉。那时候,所有的努力都将得到回报。

我的“清华梦”,期待有一天会成为现实!

(寄自德国)

(本版配图除署名外均来自千库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