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路语录:莫让执念毁了每一个当下,成全便好,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当老板一碗水端不平的时候?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当老板一碗水端不平的时候(老板困惑鱼那么信任水)

当老板一碗水端不平的时候

禹路语录:莫让执念毁了每一个当下,成全便好。

请您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禹路来了”关注我,感谢您的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

//

在文章的开头,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人对世界的认知,真的就是真理吗?

你暂时不用着急给出答案,先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例子:

鱼那么信任水,水却煮了它,鱼没了命;香烟那么信任火,火却点燃了它,烧成灰烬;树那么信任风,风却吹掉了落叶,尽是凋零;耶稣为度众生而来,众生却用刀活剐了他;你掏心掏肺地爱着TA,而TA却开口骂你是“杀千刀的”……

对这些“错付”,我们总是难以释怀、怨念终日。但在某个时候,我再回头看上面提到的种种,却得到了另一个答案,瞬间豁然开朗——原来,煮鱼的不是水,而是火在烧;吹落树叶的不是风,而是四季变换;伤害你的也不是那个深爱着的TA,而是你的执念与不甘。

不禁让我想起了这些年当老板的一些经历,相信每一个老板都遇到过这样的状况:悉心栽培的下属,你交出了你的信任、你的客户资源、你的社会关系和你所能给的最好的资源配置。但是到头来,他却在某个时候选择了背弃你,甚至与你为敌。

此时,你会生气、会懊恼,耿耿于心无法释怀,总觉得自己的付出终究是错付了。但当你也尝试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时,辜负了你的信任、背弃了你的那个人,仿佛也并非存心与你为敌,也并非处心积虑地出走,只是因缘际遇使之、是市场使之、是欲望使之……

在这些时候,作为老板往往或陷入困惑:我为啥还要继续付出?为啥还要栽培下一个?人心难测,我掏心掏肺的支持与相助为啥没有得到回报?……种种的疑惑,也让我想展开讲讲是今天的主题——


如何突破自身的“所知障”?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提出了“洞穴之喻”的假说,很形象地说明何谓“所知障”。

设想在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他们自小呆在那里,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如同木偶戏的屏风。人们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而火光则把透出墙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

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如果他们中的一个碰巧获释,转过头来看到了火光与物体,他最初会感到困惑,他的眼睛会感到痛苦,他甚至会认为影子比它们的原物更真实。如果再进一步拉他走出洞穴,到阳光下的世界,他会更加眩目。起初他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然后才能看阳光中的事物,最后甚至能看太阳。到了那时候,他才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会开始怜悯他的囚徒同伴、他原来的信仰和生活。

如果他返回去拯救他的囚徒同伴,他得用一段时间去适应洞中的黑暗,并且会发现很难说服同伴跟他走出洞穴,甚至可能会被同伴杀害。

“洞穴之喻”告诉我们,人的所知是建立在感知系统之上的,我们没有办法证实我们的感知就是真实存在本身。而且,一旦我们建立了的认知是被教育所得,即所谓的经验之谈,往往极难改变。但这样的所知却会成为我们获得新知的障碍,这便是“所知障”了。

老板的认知边界决定了团队的发展边界,如果想要把团队和公司的业绩再翻一番、发展潜力再提升一个台阶,作为老板,突破自身的“所知障”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点。

对于老板来说,我们过往的认知和积累、过往那些趟过的坑,都是经验之谈,需要寻求突破则必须反求诸己,不断去提升自我的认知和个人的修养,来破除自身的“所知障”。


诀窍:擅于反求诸己

作为老板,得认识到我们的认知是有局限的,而束缚我们获得新知的往往是已知的经验和积累。尤其是建立在个人感受、情感体验之上的认知都是不可靠的,我们的决策必须依托于理性思考。

为什么说认知都是有局限的?往小的说,个人的认知就是会学习、有见识,你需要通过不断地跳出原有的圈子和藩篱,来获得新的知识和体验。往大的说,国家的改革开放正是开拓认知的典型例子,不然哪会看到外面世界的格局,也不会有后来的经济腾飞、举世瞩目的大国崛起了。

认知的局限需要不断突破,而团队认知的上限很大程度与老板的认知界限挂钩,当老板开始不知道自己知道的是什么,进而不断渴求再次的进步,那才是团队突破的第一步!

人的认知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二阶段是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三阶段是知道自己知道;

第四阶段是不知道自己知道。

要达到不要被所知困扰,放下已经知道的,跳出过往的惯性思维,保持谦卑的心态和理性探索的精神,才可以最终让人得到进步,才可以引领自己的团队做出升级和突破。

我们也习惯把认知的第四阶段叫做“空杯”心态。很形象生动的叫法,杯子空了,忘记了自己知道的经验,才可以装进去更新的知识和体验,才能有新的认知与突破。正如我在文章开头所举出的一系列例子,只有跳出原有的认知,才可以让人看到不一样的结果,才可以得到崭新的体验。


小 结

做老板,尤其是持续当老板很多个年头后,还想要团队继续进步、再下一城,一定要学会反求诸己,突破“所知障”,最后进入“空杯”的状态。当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没有成为自己的障碍时,认知就会被转化成智慧和方便。当我们能够做到主动“空杯”,才会让我们愿意接纳新的事物,愿意接纳不一样的声音和建议,愿意做出尝试和改变,才能让认知得到升级。

在管理的层面,做到“空杯”也能让我们少做傻事,让我们始终对决策有敬畏之心,做事前就不会只遵从经验,而忽略对事实的重新判断、忽略他人的建议。我们在不断学习和探求新知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将过往的经验忘记,时刻保持“空杯”、保持饥渴,才是漫漫创业之路能够持之以恒、披荆斩棘走下去的动力源泉。

我是禹路,感谢你的阅读!

  • 文中照片引用于网络,如有版权方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