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抖音,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人物故事,创作者们用短视频记录下生活的点滴,映射出人生不同的闪光点。

而在直播间,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通过直播改变了生活。

有县长在直播间带货助农,有学霸在直播间分享学习经历,有医生在直播间科普健康小贴士......

这是他们在抖音的#B面人生,为自己带来成长与光芒,为别人带来欢乐与希望。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直播间。

农村博主直播自己的家乡,不仅卖出了家乡特产,还吸引了许多人来家乡游玩;

手艺人直播自己的潜心制作,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手艺,也养活了自己的家人;

茶艺博主直播自己的泡茶工序,吸引许多人了解鉴茶泡茶,也吸引了爱茶之人的购买……

对于抖音的主播们来说,直播带来的不仅是更多的关注,更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老爷爷变身哆啦A梦,百宝箱里应有尽有

竹器,是中国南方农家最常见的日常器皿。尤其在盛产竹子的江西和浙江一带,从篮筐、竹篓到凉席、竹椅、竹床等,家家户户的生活中都离不开竹子。而竹编,更是一项有着千年历史的老手艺,并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来自江西的李师傅@非遗文创鸿铭阁小馆从事竹编已经50多年了。在李师傅的抖音作品里,他仿佛就是哆啦A梦的百宝箱,用竹子为打工回来的女儿做出一张床,女儿要外出了又给她做了一个行李包;他为孙女制作出花篮和书包,就连孙女尿床,被子晾不干,李师傅都能做出专门用来烘烤被子的器具。

想成为一个戏曲家难吗(从手艺人到戏曲家)(1)

虽然只分享了不到60个视频,李师傅的抖音已经获赞超过2700万。四百多万网友纷纷被李师傅精湛的手艺所折服,有人说:这不是普通的一个包、一张床和一个篮子,这是一个父亲最深沉的爱。

想成为一个戏曲家难吗(从手艺人到戏曲家)(2)

一把锋利的刀、一段上好的竹节、以及一双布满老茧的粗糙大手,这便是李师傅干活所需的全部。视频中,李师傅的一双巧手会给人带来新奇的体验:几根柔韧的竹丝上下翻飞,没多久就被编织成了一个口罩。

想成为一个戏曲家难吗(从手艺人到戏曲家)(3)

李师傅在制作的过程中,全凭双手和一把刀进行手工编织,任何机器也替代不了。编织时需要拼接,但是,却要让人看不到任何接头,也摸不到任何毛刺,这是这门手艺最厉害的地方。自从在抖音直播后,越来越多的网友都能买到李师傅做的竹编物件。

不仅如此,李师傅还联合了其他手艺人一起在抖音分享,帮助更多民间手艺人走出技艺失传和生活拮据的困境。李师傅一个个充满创意的竹编作品在抖音找到了新的传承方式和出口,他一边陪伴家人一边不亦乐乎地做着竹编,探索出了一种更丰富更有意义的生活。

|当黄梅戏遇见抖音,让百万人爱上了唱戏

提起黄梅戏,一般人第一反应就是《天仙配》中“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其实,黄梅戏的曲目非常多。作为中国五大戏种之一,黄梅戏起源于湖北,盛行于安徽,并被收入国家非遗名录。因为戏腔明快活泼,表演真实淳朴,韵律也朗朗上口,近几年非常受大家追捧。

2018年,《黄梅戏》成为国粹风里最受欢迎的BGM之一。成千上万的网友穿上汉服,唱起了黄梅戏。其中,也不乏专业出身的戏曲演员。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的小傲@黄梅戏小傲就是其中一个。

想成为一个戏曲家难吗(从手艺人到戏曲家)(4)

作为严凤英大师嫡传的第三代弟子,小傲在抖音分享了《夫妻观灯》、《龙女》、《大哥休要泪淋淋》等多个黄梅戏经典曲目,仿佛把大家带回了久违的戏曲舞台。

“花点头,鱼欢悦,鸟鸣轩,都笑我无用一婵娟……”每晚,小傲在唱戏的时候,直播间总是人气爆棚。这种中国传统的戏剧让在烟火气息中听惯了流行乐曲的人们感到了放松。

想成为一个戏曲家难吗(从手艺人到戏曲家)(5)

在直播间,小傲还教网友们如何做出标准的兰花指、攥拳、小五花、兰花掌、鼓掌等唱黄梅戏时的必备手势。

许多网友都在直播间留言说,在小傲的唱腔中感受到戏曲文化所带来的魅力。还有一些网友说,听到小傲的黄梅戏声,亲切感扑面而来。

除了黄梅戏,小傲对越剧昆剧等戏曲种类都有涉猎,在直播间也会经常与大家分享新学的戏文,偶尔也会唱一些通俗歌曲。有趣的是,她的流行歌曲总会带着戏腔,非常有特点,吸引了一大批的忠实粉丝每晚都守着看她直播。

通过抖音,小傲让全国各地的许多人都与黄梅戏缔结了缘分。

|山村手工匠,匠心雕琢美好生活

在你眼里,手工匠该是什么样的?

他们可能是住在大山里一辈子都和手工打交道的民间老艺匠,也可能是不闻浮华世事、潜心钻研技艺的新一代年轻手艺人。

抖音上就有这样一对有爱的父子。父亲岁数大了,很多事做起来不那么方便。比如,手机经常会沾上污渍擦不掉,用老旧的炭盆暖脚总会被烫伤,没有饮水机只能自己费力地从水桶里倒水喝……儿子@山村手工匠突发奇想,用竹子帮父亲做出了手机壳、饮水机、暖脚架等各种“神器”,让父亲的生活变得更省力、也更安全。

想成为一个戏曲家难吗(从手艺人到戏曲家)(6)

视频中,小伙子总会洞察到年迈的父亲生活中各种各样充满隐患和不方便的细节。

比如,父亲用刀子劈田螺,稍不留心就会弄伤自己的手。小伙拿出一节竹子,分别切割成长条、半圆等形状,然后把不同的零件依次拼接起来,再用钻头打上几个眼,一个家用的吃螺神器就诞生了。

想成为一个戏曲家难吗(从手艺人到戏曲家)(7)

小伙子把“生活发明”制作过程记录成视频发到网上,短短21个作品,就获得了网友1000万次的点赞。网友们不仅惊叹小伙子的精湛手艺和巧妙构思,更赞叹他对父亲的一片孝心,纷纷表示:“安安静静的做,胜过千言万语”、“手艺和孝心都值得点赞!”

直播时,小伙子一家人会向网友介绍自己的家乡和那些有特色的的农产品。一些从未进过山沟的网友顿时来了兴趣。还有网友建议小伙开一个工艺品店,根据粉丝的需求定制。

通过抖音直播,这个生活在大山里的手艺人@山村手工匠,在家门口做起了电商,粗茶淡饭的生活不但越变越好,更透出无限可能。

或许直播的魅力就在于它充满了可能性。

大山深处的手艺人大概从没想到通过直播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更能给自己的家庭生活带来改善;

以为自己的爱好是小众的戏曲人们或许也从没想过能在直播间里遇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迸发出更绚烂的火花。

传递美好,又收获美好,在抖音直播间,我们一直见证着。

来源:中国日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