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格律诗的对仗,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古律诗中有用动、名词来对数词吗?

.....

前言

一般来说,非常工整的对联一般不会用词性不同的词来对仗,但是古人的对仗比较灵活,有很多相对宽松的对仗方式。作诗如果太拘泥于工整的对仗,反而容易合掌或者限制意境的营造。

在流传下来的古诗里,可以看到不少数词对仗动词、名词、副词、形容词的情况。

一、古诗中的数词

古诗词中的数词,不光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千百万亿等数目字,还有:孤、独、无、再、双、数、群、众、几、半等字。例如唐代诗人方干的《上杭州杜中丞》,寒角细吹孤峤月,秋涛横卷半江云,孤对半:

昔用雄才登上第,今将重德合明君。苦心多为安民术,援笔皆成出世文。

寒角细吹孤峤月,秋涛横卷半江云。掠天逸势应非久,一鹗那栖众鸟群。

又如万楚 (唐)的《五日观妓》,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一对双:

西施谩道浣春纱,碧玉今时斗丽华。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二、多词性的数词

有些词有多种词性,例如独,在古汉语中是数词,也是副词,有时候也当作名词和动词。

1、名词

不算劳神运枯木,且废为官恤惸独。门前有吏吓孤穷,欲诉门深抱冤哭

在唐朝 赵抟的诗《废长行》中, 不算劳神运枯木,且废为官恤惸独,“独”是名词。

2、副词

这个“独”在杜甫的《登高》中是副词: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在“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独”与“常”相对,在这里有“少”和“多”的意思。用来修饰动词的“独”,在这里是副词。

3、数词

权德舆 (唐)的绝句中,独,对孤,是数词对数词。

孤舟漾暧景,独鹤下秋空。安流日正昼,净绿天无风。

含边关词语的诗句(老街诗词闲话153-古代律诗中有用动词)(1)

三、数词对名词

名词对数词其实也很常见,不过这里的数词多是偏正词组中对于中心的修饰部分,例如下面这几个例子:

1、杜甫的《上白帝城》是一首五言排律,节选如下:

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天欲今朝雨,山归万古春。

英雄馀事业,衰迈久风尘。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

天欲今朝雨,山归万古春。其中今朝对万古,都是时间名词词组,其实很工整。“今”对“万”,名词对数词。

2、广宣 (唐)《九月十五日夜宿郑尚书絪东亭,望月寄杜给事》

霜天晴夜宿东斋,松竹交阴惬素怀。迥出风尘心得地,可怜三五月当阶。

清光满院恩情见,寒色临门笑语谐。霄汉路殊从道合,往来人事不相乖。

这一首的颔联:迥出风尘心得地,可怜三五月当阶。“风尘”对“三五”挺不般配,可是“风尘心”对“三五月”就工整多了,风尘是修饰心的,三五是修饰月的。风尘对三五,名词对数词。

含边关词语的诗句(老街诗词闲话153-古代律诗中有用动词)(2)

四、数词对动词

无,既可以作为数词也可以作为动词 。

1、唐代栖蟾的《居南岳怀沈彬》:

石房开竹扉,茗外独支颐。万木还无叶,百年能几时。 隔云闻狖过,截雨见虹垂。因忆岳南客,晏眠吟好诗。

万木还无叶,百年能几时,无在这里是动词,几时的几是数词。

2、孙昌胤《和司空曙刘昚虚九日送人》:

京邑叹离群,江楼喜遇君。开筵当九日,泛菊映浮云。朗咏山川霁,酣歌物色新。君看酒中意,未肯丧斯文。

开筵当九日,泛菊映浮云,九日对浮云也是宽对,九对浮,是数词对动词。

含边关词语的诗句(老街诗词闲话153-古代律诗中有用动词)(3)

五、数词对形容词

1、贈美人四首 其三(唐·方干)

酒蕴天然自性灵,人间有艺总关情。剥葱十指转筹疾,舞柳细腰随拍轻。

常恐胸前春雪释,惟愁座上庆云生。若教梅尉无仙骨,争得仙娥驻玉京。

第二联,剥葱十指转筹疾,舞柳细腰随拍轻。十指对细腰也很工整。十,对细,数词对形容词,这里的对仗主要是“手指”对“细腰”,十和细都起到修饰后面名词的作用,并不重要。

2、 杜甫的诗,《寄贺兰铦》:

朝野欢娱后,乾坤震荡中。相随万里日,总作白头翁。岁晚仍分袂,江边更转蓬。勿云俱异域,饮啄几回同。

相随万里日,总作白头翁。这里“万里日”对“白头翁”,也是名词的词组相对。万里日的日是时间,时间对人物是一种宽对,杜甫在《秋兴八首》中也有这种用法: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新主对昔时,人物对时间。老街有点扯远跑题了。

好,再回来说一下,《寄贺兰铦》中的万对白,也是数词对形容词。

含边关词语的诗句(老街诗词闲话153-古代律诗中有用动词)(4)

六、数词对副词

1、唐·于鄴《天南怀故人》 :

独行千里尘,轧轧转征轮。一别已多日,总看成老人。 洞庭雪不下,故国草应春。三月烟波暖,南风生绿蘋. 。

一别已多日,总看成老人。与“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异曲同工,总和常意思差不多。一,对总,数字对副词。一,修饰别,按照现代语法是可以当作副词来看待的的。这里也是少和多来对比的意思。

2、著名的借对 杜甫《曲江二首》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这首诗里的颔联非常出名,其中“寻常”对“七十”是著名的借对。寻、常,都是古代长度单位,但是寻常组合到一起是副词,例如杜甫另一首诗《江南逢李龟年》诗:"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含边关词语的诗句(老街诗词闲话153-古代律诗中有用动词)(5)

结语

学习格律诗创作时,对仗很见功夫,一定不要拘泥于工对,要敢于使用宽对。如果想掌握这种技能,必须要多读古人作品,同时多加练习才能使用自如。熟练了以后,被某些“诗友”指责对仗不工整时,心里也不会发虚。

古诗的语法与现代散文的语法不同,如果都用今天的现代语法套用,会发现古诗有很多的病句,我在《只背唐诗宋词写不出好诗 先花10分钟学学诗家语》引用过钱钟书的话:

……盖韵文之制,局囿于字句,拘牵于声律,散文则无此限制。……故歇后倒装,不通欠顺,而在诗词中熟见习闻,安焉若素。......各自不同,韵文视散文得以宽限减等尔......属词造句,一破“文字之本”,倘是散文,必遭勒帛。

上文中用现代的语法来解释数词与其他词性的对仗,并不符合古人的认识。古人没有什么副词、形容词等词性划分,经常简单地分为实词(名词)和虚词(其他)。一般实词相对,虚词相对就可以了,所以会有那么多的宽对,这正是我们现代人学习古诗的难点之一。

另外要注意偏正词组是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的,修饰语要求宽松,中心语的词性相对要求更严格一些。例如“风尘心”对“三五月”。

@老街味道

老街诗词闲话72-写出好诗一定要学会使用诗家语

老街诗词闲话136-对仗种类与前世今生 10分钟了解诗词创作小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