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关于作者

A: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新媒体人粥左罗,他从2015年开始接触新媒体,从月薪5000元的小编,做到了年薪50万元的内容副总裁,只用了18个月。2017年他成为新媒体老师,受邀为联想、东航、中信等大企业做培训,课时费达到每天数万元。他的公众号粉丝数近百万,网络课程付费学员也超过了10万人。粥左罗本人就是一个“爆发式”成长的典型。

这本《学会成长》,正是他总结自己快速成长的经验所得出的精华,能够帮助我们在人生的过程中,迅速打开思路,获取指导,获得成长的思维和方法。

成长大于成功读书笔记(学会成长读书笔记)(1)

Q:快速成长的诀窍是什么?

A:首先选择方向,付诸于行动,然后判断和积累结果,再放大结果,树立品牌,扩大影响力,达到快速成长。

Q:造成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原因?

A:不是你不行,而是你本可以,这就是人生最大的遗憾。造成人生最大的遗憾的原因就是选择失误。

成长大于成功读书笔记(学会成长读书笔记)(2)

Q:选择如此重要,那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呢?

A:主要有三个步骤:

1.了解成本

2.提高标准

比如:在选择看什么书的时候,可以多看评分、看作者背景、看出版社。很多时候,只需要5分钟,你就能判断一本书到底值不值得读。所以提高标准可以帮我们节约很多精力,更快地作出选择。

3.意识到选择的自由

A: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没得选”,其实所谓的“没得选”,也是一种选择,选择不去改变,选择随遇而安。毕竟,有一些选择的确很难,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挑战难度。但是,我们还是有必要意识到自己选择的自由,不要觉得被一些客观条件束缚了。

实际上,只要我们愿意努努力,逼自己一把,总会找到更好的选择。当然,很多时候,做选择也意味着放弃。我们要放弃很多机会,把未来赌在一条路上。如何确定,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又应该放弃什么呢?

总结一下:就是利用筛选思维,了解成本,提高标准,作出自己的选择,然后利用排序思维,找到自己的核心目标。

成长大于成功读书笔记(学会成长读书笔记)(3)

Q:什么是成本?

A:成本就是我们做选择时付出的代价。但它不是我们常说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而是机会成本。

Q:什么是机会成本?

A:机会成本就是当你面临许多机会,选择了其中一个,往往意味着要放弃其他的机会。比如,我们选择加入某家公司工作3年,这就是等于这3年中,我们放弃了其他公司的工资待遇,以及各种发展机遇。我们要清楚,机会的选择往往是唯一的,不可兼顾,当我们选择了其中一个,就注定与其他机会无缘。

了解这个机会成本,我们的选择才能足够慎重。

Q:如何确定,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又应该放弃什么呢?

A:需要用一种“排序思维”,找到我们诸多目标中,最重要的一个或几个,围绕这些核心目标做选择。

Q:股神巴菲特著名的“目标管理法”是什么?

A:他会首先写出工作的25个目标,然后把这些目标进行排序,把精力放在最靠前的5个目标中,后面20个目标直接就放弃掉。正是这种不同于大部分商业领导者的行事风格,让他工作效率极高,最终成就了今天的“股神”。

成长大于成功读书笔记(学会成长读书笔记)(4)

Q:做好选择后,应该怎样去执行、实现我们的想法呢?

A:书中也介绍了两个方法:

1.“鲁莽定律”

鲁莽定律,就是两个字:行动。当我们确定要做什么事情,就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行动起来。无论是工作的逻辑或者读书,其实是一样的,都要从最简单、最容易的做起,在下一个阶段,把前一个阶段当作起点。因此,要实现想法,关键不在于要找一个多高的起点,而是要拿出态度,马上积极地行动起来,这就叫作“鲁莽定律”

2.“迭代思维”

在大胆地去做的同时,还要学会更新,把行动中遇到的问题一一解决,然后完善自己,进入下一各阶段。如同上学期的读书,每3到4年,我们的知识就会“迭代”一次,升级一个全新的版本,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成长大于成功读书笔记(学会成长读书笔记)(5)

Q:迭代的两种方式是什么?

A:质量迭代和体量迭代

1.质量迭代,就是强调“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一件事,一个产品,即使质量不那么高,也应该马上去做出来。

2.体量迭代,就是要在质量的基础上,大规模地复制和生产,让产品产生规模效应。

迭代有一个基本的逻辑,一般是先做质量迭代,再做体量迭代。一方面,用“鲁莽定律”开局,大但果断地行动起来,不要担心自己做不好;另一方面,用迭代思维去弥补“鲁莽定律”的不足,把简单的事情,越做越精致,让小规模的事情,越做越大。

成长大于成功读书笔记(学会成长读书笔记)(6)

Q:运用结果思维,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A:有两个重要方法:

1.区分目标和手段

目标用来衡量我们要得到的结果,而手段,只是我们得到结果的过程。面对不同事物,我们应该不断思考,自己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才不会在行动的过程中迷失。

一个人制定的目标,也要立足于自身的成长,比如“在10到12点读30页书,总结出3个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在这句话里面,“提高工作效率”就是最终目标,而“读30页书”只是手段,这就是一个关于目标和手段的完整表述。

2.运用“复利思维”

争取每一次的结果,比上一次更好。

总结一下:我们要学会区分手段与目标,并且运用复利思维,成为一个交付结果,积累结果的人,而不只是交付行为的人。

成长大于成功读书笔记(学会成长读书笔记)(7)

Q:何谓复利?

A:这是一个金融概念。比如我们理财,理财一年后,得到本金和利润。如果我们再接着做理财,把得到的利润,作为第二年的本金,一年一年往下叠加,这就叫复利。

这复利也许不多,但可别小看,比如今年你拿出1万元投资,利润是10%。一年以后只赚1000元,但如果我们继续投资,形成复利,17年后就会变成10万元,34年后就会变成100万元,足足翻了100倍。

我们可以想想,如果我们把这10%的利润,比作我们每次行动后的结果。每次交付结果时,进步10%,重复几次后,得到的进步将超乎想象。当然,这也要求我们在平时不能得过且过,而是要不断地思考一些改进措施,用复利思维,让结果不断积累“升值”。

成长大于成功读书笔记(学会成长读书笔记)(8)

Q:在有一定的成果后,如何将成果放大?

A:两个方法

1.品牌思维。

品牌可以让一件商品有远超其成本的价值。品牌不是我们常说的“商品品牌”,而是针对人的“个人品牌”。当个人品牌足够好,一样可以有品牌溢价,让自己获得“无形资产”,变得更有竞争力。

2.写作思维。

写作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通过写作,你可以把一切能力、经验、知识、认识、思想等封装成内容产品,让无形的东西变得有形、可传播、可出售、可复制。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效率大大增加,我们写作的内容,可以通过很多渠道输出,影响更大范围的人。另一方面,这些内容也是对我们自身的总结和提炼,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当那些看我们内容的人产生兴趣,也会支持我们,甚至为我们付费。当现实中的干货,在网络上以文字、声音等形式出现,其传播效率将大为提高,影响力大为增强,整个效果将超乎想象。

以上就是“放大”成果的两个方法,品牌思维,用经营品牌的理念,获取“无形资产”,积累口碑,增强竞争力。写作思维,将人自身的思想、能力等转化为内容产品,进一步增加影响力,为自己积累“粉丝”。

成长大于成功读书笔记(学会成长读书笔记)(9)

Q:如何建立品牌呢?

A:答案只有四个字“行为逻辑”。

个人品牌,来自别人对我们的信任。而这些人的信任,本质上是认可我们自身的行为逻辑:这个人擅长做什么;这个人很有底线,不会伤害合作者的利益等。当我们梳理出自己的行为逻辑,把它作为原则,并总结出来,品牌就树立起来了。

当然,既然有了品牌,我们还需要时常维护,如果做了不符合品牌行为逻辑的事,那么反过来也会影响品牌,伤害口碑。

成长大于成功读书笔记(学会成长读书笔记)(10)

总结:

在做选择时,利用筛选思维,去了解成本,提高标准,并保持选择的自由,去作出选择。然后利用排序思维,找到自己的核心目标。

在实现想法时,应该用“鲁莽定律”开局,果断地行动起来,然后用迭代思维不断改进自己的做事的方式,不断提高质量和体量。

在评估结果时,要面向最终的目标,区分目标和手段,不要被过程所迷惑,同时善用复利思维,不断积累进步。

在放大结果,我们应该要有品牌思维和写作思维,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行为逻辑,形成口碑,积累无形资产,同时注意写作和输出,开发属于自己的内容产品,增加影响力。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通过几个方面的不同思维,形成了一个逻辑闭环,包含了成长的各个环节,相当于为读者提供了一次成长的“全过程”服务。

S:十点读书 追光者打卡2022.0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