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的国民大事儿,莫过于有关现行的中小学课本插图的讨论了。事件霸榜各大官媒和自媒体平台。名人大咖、官方民间、老师学生、大人小孩,无人不知,无人不谈。政府发声:严厉检查、整改。

在中国自古以来有这么一句话叫:莫谈国事。意思是说升斗小民不可妄议国家大事,大事儿自有“大人”操心。但今天这件“国家大事儿”,不得不议,而且还必须议论到底,追踪到底,监督到底。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建立民族之文化自信是强国的根本。根本出了问题,岂能饶过这些居心叵测的始作俑者。

也有一些声音说:图画不美观,是技术层面的事儿,不能上纲上线。其实人们之间讨论追究的出发点也并非是上纲上线。对学习这件事,一直以来,国人极度信任老师、学校、教育。对于教材教辅这样的事儿,学校给的一定是最好的,课本肯定是专家呕心沥血,点灯夜战,流血流汗编撰的。做学生的一定是顶礼膜拜,做家长的一定是信任有加。

现在出问题了,像这样的大事儿怎么可能出问题呢?人们呀,想不通,心中的那个无比坚定的信任的墙被捅了个窟窿,蓝瘦香菇。抛开价值观、世界观和民族情感不谈,专家们连美丑也分不清楚了吗?

我是80后,喜欢回忆童年的一切。那时候的课本,被翻阅地烂哄哄。那时的插图和文章,可以说很让我怀念、留恋。《杨家岭的早上》、《英雄王二小》,想想都有一种莫名的感动。看着那些插图,就梦想长大后成为一名画家。朴素、纯真、善良、高兴、忧愁、喜怒哀乐跃然纸上。

只能成为回忆了。但是这些美真的也有时代之分吗?21世纪的孩子看不懂具有民族内在美、意韵美、精神美的图画了吗?肯定不是。

一定是某些人的思想出了问题。

7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20年前的中小学课本插图(1)

7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20年前的中小学课本插图(2)

7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20年前的中小学课本插图(3)

7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20年前的中小学课本插图(4)

7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20年前的中小学课本插图(5)

7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20年前的中小学课本插图(6)

7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20年前的中小学课本插图(7)

7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20年前的中小学课本插图(8)

7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20年前的中小学课本插图(9)

7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20年前的中小学课本插图(10)

7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20年前的中小学课本插图(11)

7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20年前的中小学课本插图(12)

7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20年前的中小学课本插图(13)

7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20年前的中小学课本插图(14)

7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20年前的中小学课本插图(15)

7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20年前的中小学课本插图(16)

7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20年前的中小学课本插图(17)

7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20年前的中小学课本插图(18)

7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20年前的中小学课本插图(19)

7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插图 20年前的中小学课本插图(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