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朝代的发展,都会经历开始、巅峰、衰落。

清朝发展到中后期,皇位传至嘉庆、道光朝以后,国势就越来越衰落了。这也跟管理者的政策分不开,这个时候的清朝已经没有了入关时的锐气,整个社会都像进入了老龄化。一些关心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不甘心埋头书籍海洋,他们努力向社会喊出他们的心声,希望人们能够振作起来,不要在继续过浑浑噩噩、纸醉金迷的生活,起来进行彻彻底底的变革,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龚自珍的故事和成就(古代史龚自珍)(1)

借着这个风潮,当时涌现出许多有名的文人骚客。其中清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龚自珍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他从小就立志,要效仿王安石改革社会的弊端,推进社会的进步。龚自珍,汉族,浙江仁和人;龚自珍出生于浙江仁和东城马坡巷一个世代官宦的家庭。祖父龚禔身,与同胞兄弟龚敬身同为乾隆三十四年进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龚敬身曾任吏部员外郎,后任云南楚雄知府,为官清廉,在当地颇有政声。龚自珍的父亲龚丽正,幼年过继给龚敬身为子,是嘉庆元年进士,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龚自珍家人非但为官显赫,且都极有文学修养,包括他的母亲段驯在内,都著有诗集、文集传世。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龚自珍,很难不受到熏陶,这就是现在所说的环境影响人。

龚自珍的故事和成就(古代史龚自珍)(2)

龚自珍被称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主张变法,励精图治",揭露了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伟大的爱国热情,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龚自珍的故事和成就(古代史龚自珍)(3)

当时的社会深受毒品鸦片的侵蚀,他大力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并建议林则徐加强军事设施,做好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准备。龚自珍一生追求变法,虽然直到去世都未能实现,但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在社会观上,他指出社会动乱的根源在于贫富不均,差异太明显;要求改革科举制,多方张罗"通经致用"的人才。在哲学思想上,阐发佛教中天台宗的观点,提出人性"无善无不善","善恶皆后起"的一家之谈。在史学上,发出"尊史"的呼吁,并潜心于西北历史、地理的探讨。在文学上,则提出"尊情"之说,主张诗与人为一。

龚自珍的故事和成就(古代史龚自珍)(4)

龚自珍是中国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他清醒地看到了清王朝已经进入"迟暮之年";他批判封建统治的腐朽,揭露封建社会没落趋势、呼唤改革创新的风气。他曾写下这样一首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在那"万马齐喑"的社会中,此诗揭露社会弊病,抨击官僚制度,表现作者火一样的热情,给人以鼓舞和激发。他对死气沉沉的社会,砰然一击,惊醒很多世人的沉梦,促使人们向真、向善、向美、向勇。抨击专制统治的同时,还表达了作者追求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

龚自珍的故事和成就(古代史龚自珍)(5)

《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例如《己亥杂诗》中第一二三首,"不论铁盐不愁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妞那不生栽禾。"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产、税收和水利等问题,一味依赖东南的漕运,对江南人民加重剥削,致使农业生产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危害国家经济的现实,进行了大胆揭露和批评。再如《己亥杂诗》中第八七首,"故人怀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表达诗人对禁烟斗争的关注,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龚自珍的故事和成就(古代史龚自珍)(6)

《己亥杂诗》中第一二五首,是作者路过镇江时为道士们所撰写的祭玉皇大帝与风神、雷神的"青词"。作者借题发挥,以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多,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作者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龚自珍的故事和成就(古代史龚自珍)(7)

由于官场上的不如意和统治者的不作为,对于推动变革的抱负难以实现;带着失望、落寞,龚自珍辞官回到杭州老家后,在江苏丹阳云阳书院讲学。两年以后,这位掀起近代改革风潮的勇敢战士,因病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