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道理似乎都懂,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作者:一山晚啼 字数 :2766

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比如少儿读书求学,青年找寻位置打拼,中年收获事业家庭稳定,到老年理应享受生活。所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天命。

说起来道理似乎都懂,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对自己起不到改变的作用,生活依然如故。想想这真是一件令人沮丧又可笑的事。

想了很多天终于想明白一个问题(说起来道理似乎都懂)(1)

这是在与廖女士谈话后,我的又一次真实的感受。这样的观念、感受,早就有之,以致再次出现,我只是麻木。

多年来,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一直冀望改变,却一直没有摆脱,在自己的圈子里游荡,活在自己的生活世界里。

在做一件事,在思考自己的现状生活时,有时也知道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需要改变,要走出去,去尝试尝试。结果呢,总有许多困难,理由,借口,不能顺利的实施。激情不过三分钟。到头来,不过是想想而已。

出身社会二三十年来,可以从读书时的自己找到现在的影子。读书时,学期开始或考试前,都会做一个学习复习计划。一开始严格执行,做得比较好。进行到半途中,人就疲倦了,计划进行不下去了,最终计划荒废。然后,隔一段时间,认识到错误,于是,又重新开始计划。信心又起,我要怎样怎样?可是后来,仍然不能长久。没有坚持下去。

是没有恒心毅力,还是说自己定的目标不明确、有问题,或是对这件事情本身不感兴趣?

写到这里,感到废话太多。

想了很多天终于想明白一个问题(说起来道理似乎都懂)(2)

来说一下廖女士。

她是我在以前上班的地方认识的。已经过去有六七年了。有她的微信,偶尔聊两句。

我是一个恋旧的人。这种性格真的很难说是好是坏。

能出现在我的微信朋友圈的,我都视他们为朋友。尤其是我希望见面的人。

近日,我约廖女士见面,也是出于怀旧的想法,或者说一种情感的需要,当然,也有从中获得一种什么的愿望。比如正能量,信息,或者助益。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交往,是一件对的事。因此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我想,这是不是也反映出我就是一个缺乏目标的人呢?确实,感性多于理性。

这次见到她,让我感到她健谈,成熟。如果说,以前是少年飞扬,现在多了一份老练。

当然,这些并不属于客观上的评价,而是出于我个人主观上的感受和印象。

无论如何,见她,聊一聊,是一件有趣的事。

六七年过去,她还是那么年轻。只是,她戴着口罩,并没有见到脸。所见的是她的眼睛。因此我感到一种距离。实话说,也不是一点变化没有,从她笑起来眼角的鱼尾纹,可以证实岁月的痕迹。她笑得很真诚,也很自然。廖女士是一位开朗阳光,让人愿意交往的人。不像有些人,喜欢摆出一副腔调。高人都是慈祥的,沧海桑田,心如止水。

我是抱着请教的态度,还有希望获取能量的心里,来见廖女士的。心理上是处于低位的,是不是也反映我有一种自卑呢?

我向她说了自己的一些思想。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廖女士推荐我去看一本书,书的名字叫《谁动了我的奶酪》。

想了很多天终于想明白一个问题(说起来道理似乎都懂)(3)

确切的说,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出自美国。篇幅短小,我用了大概半个小时把它读了一遍。

讲的是,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分别寻找奶酪的故事。

他们在找到奶酪,享用一段日子后,有一天发现奶酪不见了,脑子简单的两只小老鼠并没有多想什么,头也不回的离开原地,转身去别的地方,寻找新的奶酪。

而两个小矮人,在一段时间内却在惊讶,等待。尤其是哼哼,开始抱怨。在经过了一些时日的思考后,唧唧认识到需要改变,去寻找新的奶酪才是出路,并且付诸行动。唧唧在寻找新的奶酪时,一路上在墙上写下“心得”“忠告”作为标记,希望后来的哼哼能看到,并顺着标记也能找到新的奶酪。

嗅嗅,有灵敏的嗅觉。是它最先发觉奶酪减少的迹象,并意识到这一点。匆匆,属于行动派,执行力强。

唧唧作为人,有思想,面对问题、困难,开始思考、反省,找出办法,并采出行动。而哼哼绝然相反,一味抱怨,懈怠,等待,坐以待毙,不知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呆在原地,唯有死路,何谈发展。

故事其实很简单,道理浅显易懂。

我们从故事中,是不是或多或少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呢?

我感到自己跟小矮人哼哼有点像。只是我有近一米八的身高。但我的思想、行为,确实像哼哼,像个小矮人。

不同的是,我认识到需要改变。可是,我似乎把自己绑缚起来,困在一间房子里。

不愿意走出来。

扪心自问,也绝非完全是这样。我是想走出来的。只是没有勇敢地踏出那只伟大的脚。

我害怕。害怕失去眼前的一切。害怕面对未来的未知、不确定。似乎很享受眼下拥有的生活,沉浸其中,无力自拨。然而,一边不满意,一边想改变。一边没行动,依然不满意。如此循规蹈矩,重复了好多年。时光如斯,两手空空,唯有轻叹。

不知道廖女士有没有注意到,当我说到自己的大好时光给荒废了时,我的眼睛变得湿润。

说再多,再好听,宏伟蓝图描绘得再美好,生活还是平常的生活。

就像读了这个故事一样,我并没有什么触动,更谈不上给我带来什么改变。在我来看,这些不过是陈词滥调,老生常谈,难道这些我不懂吗,呵呵。我的神经受不到它的刺激,我对它已经麻木了。

明明是对的,对自己有益的东西,我为什么会拒绝呢?为什么对它是这样的态度?明明知道改变才可能进步,为什么就不采取行动呢?

我甚至可以预见,害怕改变,享受眼前的安逸的结果,会导致将来的苦难。

这样一想,我感到像做我这样的人,不如去做像嗅嗅、匆匆那样的小老鼠啊。它们不去想那么多,奶酪没了,再去寻找,就这么简单。

在现实生活中,我身边就是这样的。那些连小学都没有读完的同龄人,如今该有的都有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虽然说不上高大上,但满满的人间烟火,平凡而幸福。

这样平凡而生活幸福的人,不像哼哼、唧唧,因为想的太多,顾虑重重,把自己陷入其中,不能够去行动,更有甚者,开始抱怨,消极等待。

你看,我读了这本书,是不是还算明白呢?

然而,似乎都懂得了这些道理,我真的感到,并没有什么卵用。(我这样说的意思是自嘲。)

想了很多天终于想明白一个问题(说起来道理似乎都懂)(4)

《谁动了我的奶酪》摘录:

我们拒绝改变,是因为我们害怕改变。

这座迷宫还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对那些找到出路的人,它能使他们享受到美好的生活。

哼哼和唧唧面对成功,他们开始变得妄自尊大。在这种安逸的生活中,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到正在发生的变化。

嗅嗅匆匆发现没有了奶酪,他们开始迅速行动,去别的地方寻找新的奶酪,甚至连头都没有回一下。

当嗅嗅和匆匆已经在迅速行动的时候,哼哼和唧唧还在那里不停地哼哼唧唧、犹豫不决。

嗅嗅和匆匆,除了倾尽全力地寻找新的奶酪,他们并不考虑任何别的事情。

正在寻找和享用新的奶酪,这样的情景在唧唧的头脑中越来越清晰。他觉得自己越来越想离开奶酪C站,出发去寻找新的奶酪。

 “我觉得自己已经有些老了,不能再做这种跑来跑去到处冒险的事了。”哼哼说。

但当他明白正是他的恐惧感使他如此裹足不前、坐以待毙的时候,他嘲笑起自己的愚笨。

在我发现奶酪之前,想像我正在享受奶酪,这会帮我找到新的奶酪。

生活在变化,日子在住前走,我们也应随之改变,而不是在原地踟蹰不前。

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

迟做总比不做好。

朝新的方向前进,你会发现新的奶酪。

当你超越了自己的恐惧时,你就会感到轻松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