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一件事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1)

有一京剧传统剧目名为《失空斩》,改编自《三国演义》,共有三出戏,分别是《失街亭》、《空城计》和《斩马谡》。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一件事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2)

该三出戏故事内容前后衔接紧密,故合称《失空斩》。讲述的是蜀魏交兵,诸葛亮亲自点将,由马谡守汉中咽喉要地街亭。但马谡刚愎自用,不听副王平谏言,扎营山顶,招致魏军围攻,全军溃败,街亭失守。司马懿乘胜直取西城。西城空虚,诸葛亮被迫弄险,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战后问责,马谡贻误军机,诸葛亮挥泪将之斩杀,自请罪责,贬降三级。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一件事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3)

根据《三国志》卷41《向朗传》的记载,马谡其实是个贪生怕死的小人,自己作死不说,还连累了朋友向朗。该传记:“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

即街亭之战后,马谡方寸大乱,而畏罪潜逃。向朗因知情不报,被诸葛亮免去官职。

当然,马谡潜逃得一时,未能潜逃得一世,最终还是被缉拿归案,但并不是死于诸葛亮之手。

《三国志》卷39《马谡传》记:“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懿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一件事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4)

这里说的“谡下狱物故”,是指马谡病死狱中。

《马谡传》中的裴松之注,还提及到《襄阳记》中的记载:“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亮自临祭,待其孤若平生。”

即马谡临死前曾写信给诸葛亮,说自己和诸葛亮情同父子,希望自己死后,诸葛亮能够像舜杀了鲧还用禹一样,善待自己的儿子。从这情节可知,马谡病危临死前并没有机会与诸葛亮见面,否则也用不着通过写信来托孤了。

马谡既然是自己患病死的,为什么会演变成诸葛亮斩杀的呢?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一件事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5)

原因出在《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和《王平传》上。

《诸葛亮传》记:“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馀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一件事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6)

《王平传》:“建兴六年,属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於街亭。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偪也。於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一件事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7)

马谡本传已经交待得很清楚了,马谡非诸葛亮所杀,乃是病故于狱中,何以《诸葛亮传》和《王平传》二传有“戮谡以谢众”、“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这样的字眼呢?

这说明诸葛亮将马谡下狱,已下定了将之诛戮以明军纪的决心,至于马谡在执行死刑前提前患病咽气,那只能说明他运气好,不应该因此影响诸葛亮军令如山、执法严明的形象。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什么一件事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8)

京剧《失空斩》和小说《三国演义》在此基础上,放飞想象的翅膀,虚构出了军门执法,挥泪行刑的情节,把故事推向另一个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