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模拟机器人(自动驾驶仿真测试)(1)

近年来,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以及其科技生产力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而作为底层核心技术之一的游戏引擎更是成为游戏技术延伸至现实场景的重要依托。在这个过程中,通用性更强、上手难度更低的商用引擎在游戏行业大行其道,而以网易为首的游戏企业摒弃“拿来主义”,选择了一条更加艰难的路。网易通过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用5年至10年的时间去研发自研引擎,摆脱“卡脖子”的问题。

一众国内游戏厂商坚持在自研游戏引擎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游戏的产业赋能作用也进一步被挖掘,开始成为前沿技术的试验田,游戏技术也开始在虚拟影视制作、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等各个领域大放异彩,推动多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助力游戏行业和传统行业融合发展。

不走捷径,坚持底层技术创新

数字技术发展所带动的数字经济日益受到重视。“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都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经济、数字技术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数字中国建设进程的加速。

其中,游戏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以游戏引擎、游戏AI应用为代表的底层技术创新,而这些技术创新也开始反哺各大行业与解决各大场景痛点。

目前,已有许多模拟仿真深度学习的场景在游戏引擎中运用,有效降低试验成本且避免安全隐患,最终提高现实世界中物理模型的运行效率。比如自动驾驶技术在虚拟环境中模拟测试,医护专业学生虚拟仿真学习医护技能,制造业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对生产环节进行模拟分析与生产规划,以及在智能运维、模拟训练等应用场景中发挥价值。

不过,在游戏引擎领域,通用性更强的商用引擎已占据游戏研发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TestBird的统计表明,2020年国内手游市场中接近90%的游戏使用第三方商用引擎开发;SteamDB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Steam中使用Unity或UnrealEngine开发的游戏占比超过50%。

华创证券也指出,技术中台和引擎实力的建立是游戏厂商最需要时间、最难有快速正反馈且失败率不低的一项投入,以至于在早期的三五年内可能只会有费用端的体现。

相比而言,商用引擎似乎是一众游戏厂商的“最优解”,而自研引擎更像是“吃力不讨好”的选择。不过,深知游戏引擎基石作用的网易游戏并未走捷径,仍坚持选择独立自研游戏引擎这一道路。

据了解,网易从2007年就开始投入自研引擎,如今拥有NeoX、Messiah两款自研引擎,网易也是国内自研引擎投入最大、使用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近3年,网易研发投入达329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三年超过14%,获选2022全国民企研发十强。

“这些技术是核心,是命脉,不能寄望于别人、不能买、不能借、不能依托于开源或者授权,更不能被别人卡脖子,要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网易互娱首席游戏软件设计专家、Messiah引擎领衔者赵钰琨表示,Messiah研发始于2013年,当时游戏引擎多线程方案刚出来的时候,有不少人嘲讽他们不懂移动平台,说Messiah的多线程架构一定会“死”得很难看。

坚守自研之道,换得良好口碑

“后来结果恰恰相反,更短时间内更高效率的计算以及多核心分摊计算成本,反而能降低核心频率从而降低功耗,Messiah在移动平台上出色的效率以及功耗控制赢得了很多项目的良好口碑。”赵钰琨表示。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Messiah引擎已支持9款产品研发,包括《一梦江湖》《荒野行动》《王牌竞速》等,在研项目高达20款。同时,Messiah自研引擎还先后拿下了20多项特创专利技术。其中,Messiah独创的全平台实时动态全局光方案,是业界首个可在手机上流畅运行的高质量实时全局光算法,可以在手游中实现端游级别的视觉效果。

虚拟仿真模拟机器人(自动驾驶仿真测试)(2)

游戏《一梦江湖》。

2022年二季度,网易基于自研的Messiah引擎推出的《暗黑破坏神:不朽》在全球发行后,迅速登顶100多个国家和地区iOS下载排行榜,全球累计玩家数超过3000万。据Sensor Tower数据,至2022年8月,基于Messiah引擎开发的《荒野行动》仍是出海最成功的30款中国手游之一。

此外,“资历”更老的NeoX自研引擎也经历了从2D、2.5D到3D的迭代,升级为一款由Runtime、美术编辑器、资源工具链、开发工具包组成的跨平台3D游戏引擎。

在NeoX的基础上,网易推出了《阴阳师》《第五人格》《哈利·波特:魔法觉醒》等爆款游戏。据Sensor Tower数据显示,2021 年共 30 款中国手游入围日本畅销榜Top100,《第五人格》排名第九;网易制作的《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在全球“哈利波特”IP衍生手游中排名第二。

中金证券研报指出,自研引擎以服务于自研游戏项目为导向,设计引擎功能时以效率为先。自研引擎能够帮助游戏企业构筑技术护城河。使用自研引擎进行游戏开发时,对游戏引擎进行的修改与迭代可积累、可复用,成为游戏厂商的技术壁垒。若使用商用引擎开发游戏,随着商用引擎的迭代更新,游戏开发商将重新面临引擎学习成本与个性化修改成本。

在2022年一季度网易业绩财报电话会议上,网易CEO丁磊表示,网易游戏海外市场营收占比达10%以上。未来,网易希望海外市场占比能达到40%~50%,与更多海外优秀团队合作,让他们参与到内容开发中。

聚焦游戏AI应用,推动数实产业融合

与此同时,在通过自研游戏引擎来打磨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网易游戏还将目光放在了AI技术创新上,探索游戏AI技术在现实场景的应用转化。

成立于2017年的网易伏羲,是网易游戏用于从事游戏与泛娱乐AI研究和应用的研究机构。目前,网易伏羲已经发表150多篇AI顶会论文,拥有200多项发明专利,以及数字人、智能捏脸、AI创作、AI反外挂、AI对战匹配、AI竞技机器人、PaaS 平台、智能机器人等多个领域的领先技术。目前,网易伏羲正在向游戏、文旅、文娱等产业开放AI技术及产品,目前已服务超200家客户,应用日均调用量超1亿次。

值得注意的是,网易游戏关注的方向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发布的《游戏技术——数实融合进程中的技术新集群》(下称《报告》)中“游戏技术推动如芯片、5G 以及 XR(VR / AR)扩展现实等技术进步”的观点不谋而合。

报告称,在硬件领域,游戏为CPU、GPU等半导体领域创造了需求,促进了英伟达等芯片公司的成功。在软件领域,游戏开发促进了游戏引擎和云渲染的发展,为虚拟现实技术打下了地基。在移动通信领域,游戏对高带宽和低延迟的追求促进了 5G 技术的发展。

与此同时,网易伏羲还在探索游戏AI技术在更多应用场景的落地。今年9月,网易伏羲提出135种人脸表情划分标准,这是全球首次将人脸表情细分扩展至135种类别的尝试。这一标准将大幅提升AI对人脸表情识别的精度,有望在人机交互、艺术表演、医疗诊断、刑侦测谎等领域落地。

此外,网易伏羲还将游戏中积累的AI能力、游戏化交互、游戏仿真、低延时音视频传输、众包运营等技术迁移到工程机械领域。2022年9月,网易伏羲挖掘机器人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通过智能挖掘系统将传统工程机械升级为机器人,把挖掘机的感知数据实时回传到远程客户端,并支持鼠键、手柄等设备的低延时远程操控,无人驾驶就可以在任意地点实施远程施工,甚至一个人可以同时操作上百台挖掘机。

虚拟仿真模拟机器人(自动驾驶仿真测试)(3)

网易伏羲挖掘机器人。

在加速 AI 技术深入多元应用场景的同时,网易游戏也积极整合行业资源,构建人才培养生态。2021 年,网易游戏落地多个校企合作项目,通过高校赛事、校园授课等丰富的合作形式,培育游戏领域创新人才,推动行业进步。报告指出,相关合作项目共计覆盖 500 多所海内外高校,参与人次高达10万以上。

丁磊表示,互联网技术拥有巨大的产业延伸价值。网易将坚持技术创新,与一线实体产业紧密合作,把累积的技术“硬科技”应用于实体场景,让数字技术真正深入千家万户。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陈培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