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5年到1965年,新中国共产生了10名元帅、10名大将、57名上将、177名中将、1360名少将,军衔除极个别特殊情况外,大部分都是按照革命年代曾做出的贡献来授予的。因此当时的普遍情况是军衔越高,职务就越高。

不过呢,世事没有绝对,人数众多的少将之中也藏龙卧虎,有部分少将后来的发展特别顺利,职务超过了大部分上将、大将,甚至一些元帅,其中又以这三人为最。

我国的开国少将(哪三人后来职务最高)(1)

一、李德生将军

李德生1916年出生于河南新县,1930年参加红军,虽然他成为战士时年纪比较小,但打起仗来特别勇猛,所以他的升迁也很快。不过红军时期他有过一次降职经历,曾经反对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而从师交通队支部书记降为了传令兵。

这个落差让他当时很沮丧,多年后回忆起来还有些遗憾地说:那是参加革命以来最大的一次挫折。不过福兮祸所依,李德生是为陈锡联做传令兵,陈锡联也曾经差点被张国焘肃反,因此陈锡联对李德生的遭遇很同情,大力地栽培了他。

本来李德生能力就很出众,有上级培养,进步更是快,后来历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非常坚韧的上甘岭战役,其实除了秦基伟和15军外,时任12军副军长的李德生也率领12军参与了第二阶段,奈何大部分人只记得前者。因此就有人为李德生鸣不平。不过李德生自己没当回事,非常豁达。

我国的开国少将(哪三人后来职务最高)(2)

建国之初,李德生也属于不显山不露水的状态,直到1968年的一次会议点名时,李德生被毛主席注意到了。毛主席在战争年代常用“李德胜”这个化名,听到这个相像的名字顿时有几分好奇,所以就开口交流了几句。

李德生的回答非常得体,给主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因此李德生后来发展得特别快。1970年担任了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1971年又兼任北京军区司令员,这俩个职务都非常重要,尤其是1971年为稳定局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73年8月,在十届一中全会上李德生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是正国级,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老首长陈锡联此次会议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李德生已经超越了老首长。

1988年,李德生被授予上将军衔。

我国的开国少将(哪三人后来职务最高)(3)

二、汪东兴同志

汪东兴1916年出生于江西弋阳,他很早时就跟随方志敏参加农民运动,于1932年正式加入红军。不过他的特长并非指挥作战,而是保卫首长的安全。

解放战争初期,汪东兴率领少量的警卫寸步不离地保护中央机关,转战陕北时多次以少量兵力有效牵制了敌人,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人的一致称赞。因为他表现出色,建国后依然长期负责中央的安全警卫工作。

他身上也是有军职的,所以在1955年被授予了少将军衔。汪东兴后来与毛主席的关系比较特殊,很得主席信任,只是他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是在1977年8月,此时主席去世已经将近一年了。

然而汪东兴在这些岗位上也没干多久,1980年2月他主动辞去了身上的职务,此后就以其他的身份关注着国家的发展。

我国的开国少将(哪三人后来职务最高)(4)

三、刘华清将军

相信大家都看到过一张很令人心酸的照片,一个鬓角已白的中国将军踮起脚眼巴巴地想要看清美国航母的内部,只是一名年轻的美国大兵奉上级命令用身体将他拦住了。老将军眼中的渴望,已然涌出了照片。

那时候的中国军事实力并不强大,多少人希望能有一天也拥有自己的航母啊!而这名踮脚的老将军正是刘华清。

刘华清1916年出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三位将军都是同一年生人。黄麻起义后,刘华清就开始参加本村的儿童团,1931年正式加入红军。

战争年代,刘华清主要是从事政治工作,职务也是政委、政治部主任居多。不过海军组建后,他就开始往海军方向发展,最初是第一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委,考虑到当时国内技术水平不够成熟,中央又派刘华清进入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了近4年。

我国的开国少将(哪三人后来职务最高)(5)

学成回国后,刘华清继续在海军系统工作,他对海军建设的贡献不亚于任何一个人。我国的工业起步较晚,1966年8月65型护卫舰服役,标志着我们也能独立研制军舰了。刘华清对此很高兴,不过他还有更高的目标。

1970年5月,刘华清向组织递交了《建造航母的初步意见》,可见他的长远目光。只不过当时国家的实际情况没办法支撑完成这样一件困难的事,所以很多人并不看好。面对质疑,刘华清却非常坚决:“现在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中国一定会有自己的航母!”

1980年5月,中美两国关系缓和,刘华清带队前往美国考察,美国当时为了争取中国共同对付苏联,也允许中国代表团参观美军“小鹰”号、“突击者”号两架航母。

一直有航母梦的刘华清对此特别高兴,可美国也没有那么大方,只允许中国代表团看,不许触摸也不许凑近观察。

我国的开国少将(哪三人后来职务最高)(6)

当时的刘华清已经64岁,虽然爬楼梯有些吃力但还是坚持上了“小鹰”号,他踮起脚伸长了脖子,只是想更进一步看清内部的构造,可美国大兵还是有些戒备的站在一旁。这一幕让无数国人落泪。

1982年,刘华清成为了新中国第三任海军司令员,他知道想要打破外国对我们的岛链封锁,就必须要拥有航母和核潜艇,所以他多次向中央提出申请,只是每次得到的回复都是“再等等”。

这一等,就等到了2005年,当时刘华清已经退休,但他听到中央批准建航母之事还是兴奋得不行。很可惜,刘华清将军于2011年1月14日病逝,没能见到辽宁号服役那一天,不过他对祖国的热爱,后人会一直铭记!

刘华清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则被授上将,1992年当选为政治局常委,也是一位正国级领导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