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着无法替代的抢救治疗作用,也存在着无法预测的不良反应和输血风险,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失血量与预计血容量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失血量与预计血容量的关系(正确评估患者术中失血量)

失血量与预计血容量的关系

输血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着无法替代的抢救治疗作用,也存在着无法预测的不良反应和输血风险。

所以,临床上对于输血有着「能不输就不输,能少输绝不多输」的原则。

而手术作为大量失血最常见的原因,术中正确评估患者的失血量和及时输血输液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如何评估患者术中失血量?

所谓术中失血量,其实是指循环血容量的丢失,包括血液中无形成分(血浆)和有形成分(主要是红细胞)的丢失。

关于评估失血量,美国曾针对创伤中心医护人员做过一项研究:

300ml的红色液体倒在床单或地板上,但多数医护人员的估计量只有50~150ml。

很明显,医护人员估计的量严重不足。

所以,光凭经验目测失血量是不可取的。临床上评估失血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休克指数计算法

用相对基础血压(BP)和心率(HR),快速计算患者休克指数(SI=HR/BP),根据SI估计失血量。

■ 测定血红蛋白(Hb)或红细胞压积(Hct)法

如果时间允许,术前应该采血进行Hb或Hct测定,以了解患者的现时血液稀释或浓缩情况。

如果未能及时获得术前Hb或Hct,则可以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能、健康、营养等全身状况,对患者原有的Hb或Hct进行估算,再结合实时测得的Hb或Hct,对患者出血情况作出评估。

计算公式:估计失血量(ml)=(术前或估算Hct-实测Hct)/术前或估算Hct×体重(kg)×7%×1000

■ 称重法

根据一定大小的纱布吸收血水的多少来估计。

计算公式:估计失血量(ml)=[浸血纱布重量(g)-干纱布重量(g)]×1ml/g-所用生理盐水量(ml)

■ 吸引液Hb测定法

根据吸引瓶内Hb含量来估计。

计算公式:吸引液失血量(ml)=吸引液总量(ml)×吸引液Hb含量(g/L)/术前Hb含量(g/L)

什么情况下需要输血?

过去我们输血一直是遵循「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但现在我们输血已经提倡成分输血了,也就是「缺什么,补什么」。

所以,外科手术期间的失血不必用等量全血回输给患者,但失血究竟到什么程度才需要输血呢?

对这个问题,国内外尚存在争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和美国医师学会推荐的输血阈值为70g/L,而美国血库协会则建议Hb<80g/L作为阈值。

Hebert等对ICU患者的输血指征进行研究后指出,低危患者Hb以70~90g/L为宜,高危患者Hb最好维持在100~120g/L之间

不过,我国卫生部发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