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30 06:59 |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银玲 王益敏

第四届浙商大会马云(浙商大会马云)(1)

11月29日开幕的第四届世界浙商大会上,作为浙商总会会长的马云在会场呆了一整天。

如果说会会朋友是这些浙商聚到一起最高兴的事儿,那么,听听马云的精彩观点,大概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趣的事儿了。29日下午的世界浙商论坛,压轴戏就是马云与央视主持人董倩的对话。据透露,这一形式也是在开场前临时决定的。

用浙商总会秘书长郑宇民的话说,马云聊得很放松。

这一次,他提到了自己对“行业标准”的看法,谈了对浙商的建议,也敞开心扉,回应了外界对自己的看法。

问:阿里已经是很好的企业了,怎么看待还有一个亚马逊?

答: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境界、胸怀、担当;一流的企业,需要你愿意为行业、科技做出贡献。

我们不应该是争作标准,而是想着怎么让大家都有利。阿里巴巴要做一个标准,免费为大家服务。如果有人说,他的标准比我好,我羡慕,但不是恨。

我们中国最大的问题不是标准不够,而是能否做出中国的标准。

问:很多企业说,我的标准就是世界标准,你怎么看?

答:一个好的标准是否被接受,通过互联网全世界都知道。如果你是以自己的利益去设计一个标准,大家都不会认可的。

我觉得阿里这点做得很好,我们的标准是普惠更多人。阿里做这些标准,是一个担当。原则上,是造福人类的,不是为了自己。

问:标准是壁垒,还是阶梯?

答:首先,它应该是阶梯,帮助人们往上走。过去的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的全球化。而“一带一路”是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化,为全人类服务,为当地带来福利。

针对已有的这些标准,有些方面我们要跟随、学习;有些领域,比如电子商务、社交网络,没有标准,那就去创造。不一定是学习、思考、模仿、超越这个过程。

阿里做出了很多东西,大家如果觉得好,可以学习学习,然后拿去。

在座的人都要思考一个词:换道超车。弯道超车不现实,太危险,也不太可能超车。

浙商要学会造势、借势,制造业要从标准化到个性化,浙江26万家中小企业,怎么转型升级?怎么在新的技术领域活下来?我的看法比较残酷,我觉得只有6万张船票能走向成功,另外20万家,要抓紧走自己的路。

问:企业是不是越大越好?

答:未来的企业不是做得越大越好,而是做得越舒服越好。标准化时代,大企业最好;现在,好企业最好。阿里走到现在的规模,我曾说我很后悔,很多人说,你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我说,那是因为你们也不知道饱汉的难受,吃撑的难受。

人人都想爬珠峰,爬到7700米的时候,都会后悔,为什么要上来。因为到了那个高度,其实你看不到风景,白茫茫一片,这时,大部分人决定下来。前进,就要硬着头皮。

我是后悔了,但既然是自己选择的,只能继续往上走,因为有几万人陪着我走。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觉得你的企业继续做有意思,那就继续;不开心,早点退休也没什么。

问:中国中小企业,怎么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而提升?

答:中国企业做出口,如果还想靠便宜、杀价,那会越来越不受尊重。必须要有新的理念,用你的方式,去当地解决他们做不了的事。去当地创造税收、创造价值、创造就业。

我们阿里感兴趣的是,能够帮全世界的中小企业做跨境买卖。这是阿里对世界的担当,也是代表中国对世界的担当。

问:中小企业应该怎么去规划全球化?

答:胡雪岩有一句话很好,如果你的眼光看着一个县,你就做县的生意;看到省,就做省的生意。如果你想不好你可以去做什么,那就把你在萧山、杭州、浙江的生意做好,因为你了解。

未来十年二十年,80%的企业将是全球化的。但是如果你现在去做全球化,至少需要10年。千万不要认为你可以成为一个快速成功者,一般快速成功的倒得也快。

问:浙江企业有必要走全球化道路吗?

答:必须的。今天全球化的难度已经大大降低。马可波罗从欧洲到中国,花了8年,回去又要8年。现在,你在网上走,8秒内800次都可以。不妨利用互联网,把你的产品,早早跟全球的消费者去沟通。

问:为什么我们不能深耕中国市场呢?

答:可以啊,但是越来越难,因为中国市场会越来越开放,我们势必会打开市场。全世界都看好中国市场,这十年一定会是很艰难的十年,挑战不小。所以那些假冒伪劣、低质低价的企业,一定会被淘汰。

我去年飞了800多个小时,看了很多国家,认为中国有两大优势:中国政治稳定,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这么稳定;我们国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经济保持稳定增长。这就能保证一个很好的经商环境。

不管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多快,我建议大家,还是让你的孩子学习一门外语,学习语言是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尊重。仇恨让我们沉默无光,学习让我们进步。

问:今年大会为什么把全球的浙商都召回来?

答:浙商群体是全中国商帮里最团结、最善于学习和分享的。我们不仅接受各种观点,而且我们勤奋。如果有坎,没有我们浙商跨不过去的。

今天的中国,今天的时代,是最佳的经商时代。今天有几个巨大的机会: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国家的“一带一路”政策为我们提供了机会;大湾区有无数的机会。

我们公司内部把十九大报告学习了很多遍,就是为了问一个问题:我们为落实十九大精神可以做点什么。在座的各位,如果把十九大的精神搞懂了,一半已经成功了。

问:你希望外界怎么看你,用什么心态,什么目光?

答:中国人喜欢低调,我是个另类。很多人说我,你怎么这么高调,又是唱歌又是拍电影,该折腾的都折腾了。

性格决定命运,我的第一份工作是老师,老师就是善于分享。我就带着这种心态,每年飞那么多地方,跟学者、企业家、政治家交流,我要回来分享。很多人没有这样的机会,我有。阿里巴巴给了我机会,但是阿里巴巴是社会给的机会。

人家怎么看我,我不知道。其实我都想过以后自己的墓碑上写什么,就写个“杭州佬,喜欢太极拳,干过很多事,顺便做了个企业。”

人到这世上,是为了体验,交一些朋友,做一些事情。你受益,人家也受益。我越快乐,我同事也越快乐。我喜欢唱歌,喜欢折腾,到80岁我都不会后悔。

【浙江新闻 】

郑宇民:浙商既要“飞行军”也要“陆战军”

11月29日的世界浙商论坛上,马云和董倩的对话结束后,浙商总会秘书长郑宇民被请上舞台。

面对台下2000多名浙商代表,郑宇民被要求“评价马云”。每次讲话都妙语连珠的郑宇民,借用这样一个话题,谈起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融合”。当然,两者之间的浙商代表人物马云和宗庆后,就坐在台下。

在郑宇民看来,如今的浙商,需要全球化的视野,而无论是发展虚拟经济还是实体经济,更是需要相互融合。

“马云去年飞了800多个小时,今年飞了1200多个小时,他是飞行军;宗庆后坚持实体经济数十年,他是野战军、陆战军,而只有两者一起融合了,才能向全球化进军。”郑宇民的话,再次赢得台下浙商掌声连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