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如今我们无论去哪,都要带上“智能手机”。因为在网络、科技的发展与普及之下,智能手机的作用能够极大的方便我们的生活。在娱乐方面,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游戏、电影、音乐等服务;在通讯方面,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打电话、发短信、发微信等。

当然,现在的智能手机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移动支付”。大家现在出门带上手机,就能够随时随地的付钱,完全不需要钱包。因此,很多人都已经不再使用现金了,到哪都会使用移动支付。

手机突然变得很灵敏是被盗号了吗 手机出现降网症状(1)

中国网信网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手机网民规模约为9.86亿,而手机支付用户规模约为8.53亿。可见,“移动支付”在我国已经深入人心,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不过,移动支付虽然极其方便,但同时也有很多隐患,因为有不少人手机里的钱都“不翼而飞”了。

手机里的钱“消失不见”,黑客手段有多高明?

关于手机里的钱,莫名消失的事情,相信不少人都遇到过。因为一些网络黑客会向手机用户植入木马,以此来获取用户的隐私数据。如此一来,他们取得人们的银行账户、登录密码等信息也是易如反掌。

手机突然变得很灵敏是被盗号了吗 手机出现降网症状(2)

因此,很多人绑定在手机上的银行卡,都被盗刷了。据了解,曾有人一天之内银行卡就被盗刷了2500元,而还有不少受害者的损失金额在万元以上,令人气愤不已。

当然,想要杜绝手机银行卡被盗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要平常不浏览不良网站、不点击陌生短信中的网址、不下载非安全平台的软件,就能够有效保障手机银行卡的安全,防止被他人盗刷。

不过,现在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盗刷手段,它能在手机用户不进行任何操作的情况下,就轻松盗取手机银行卡中的资金,而这种手段就是“嗅探攻击”。

手机突然变得很灵敏是被盗号了吗 手机出现降网症状(3)

前段时间,也就是2021年4月30日,中国新闻网发布了相关文章,介绍了生活中“七大被骗”手法,其中就包括“短信嗅探攻击”。

据了解,在生活中,中过“嗅探攻击”的人可不少,而且造成的损失也非常大。根据央视《今日说法》的报道,三亚市的宋女士就因此而受害,在半夜3点钟左右,她收到短信提醒,自己的银行卡中的钱被莫名刷走了两笔,分别为2万元、3万元,总共损失5万元。

无独有偶,天津市的居民刘某也遇到过类似的状况,他的手机曾在短时间里接到多条银行短信,而在查询后发现,刘某的银行卡中有7000元被莫名刷走了。

手机突然变得很灵敏是被盗号了吗 手机出现降网症状(4)

如何防范“嗅探攻击”?

对于上述发生的事件,很多人第一时间的反应都是“摸不着头脑”。因为他们并没有将银行卡外借,手机里也没有中过任何的木马,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手机银行卡中的钱,怎么就突然被盗刷了呢?“嗅探攻击”该如何防范?

对于人们的疑惑,我国的网络安全专家为大家揭开了“答案”。他表示,“嗅探攻击”的工作原理,其实就是将自身变为手机的信号伪基站,当有手机连接时,非法分子可以对被害人手机进行短信劫持,进而取得关键的“短信验证码”。不法分子可以通过验证码登录银行账户,进行转账、付款等操作。

手机突然变得很灵敏是被盗号了吗 手机出现降网症状(5)

所以,上述被害人的银行卡之所以被盗刷,是因为自己的手机连上了嗅探设备所伪装的“伪基站”。要想有效防范嗅探攻击,就要保证自己的手机不会连接到“伪基站”上面去。

该专家提醒道,如果发现自己的手机网络从4G/5G降到了2G,也就是手机出现了“降网”症状,那就有可能是自己的手机连到伪基站了,这时候就需要立刻打开飞行模式,或进行关机处理,让手机与伪基站断连,这样就能够有效保障自己的银行卡资金。

手机突然变得很灵敏是被盗号了吗 手机出现降网症状(6)

另外,该专家还建议到,大家可以设置银行卡每日的消费限额。这样的话,即使自己的银行卡被盗刷,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

总的来说,对于手机的移动支付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可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的可乘之机,令不少人都受到了经济损失,“嗅探攻击”事件就是其中的典型。不过,只要我们平常能够注意手机网络安全,其实就是能够避免这些问题的。

而且,相信有关部门也会加大对此类事件的打击力度,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保障咱老百姓们的手机资金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