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介草莽,到一代名将,再到封神拜圣成为千古帝君,关羽造就了中华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观。行走中华大地,乃至于在海外他乡,随处可见关帝庙,关公信仰在民间非常广泛。关羽是如何从一个人成为一尊神?

关羽是怎样走上神坛的(从一介草莽到一代名将)(1)

西夏木刻版画《义勇武安王位》

历史上关羽的事迹,主要见于《三国志·卷三十六·关张马黄赵传》,但记载甚略,仅953字,加上裴松之注引也不过千余字。传记简略叙述了关羽的生平: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出生于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逃亡至涿郡,追随刘备南征北战,统领部曲。在此期间,关羽曾于建安五年(200年)兵败暂归曹操,为曹操斩袁绍将颜良,而后复归刘备。刘备入益州后,关羽以襄阳太守、荡寇将军总督荆州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称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同年,关羽发起襄樊之战,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但不久被吕蒙袭取江陵、公安,军遂溃散,退保麦城。十二月,关羽为孙权斩于临沮,蜀汉追谥曰壮缪侯。

关羽在正史中以武勇闻名,时人多称赞其“勇冠三军”“万人敌”“熊虎之将”,但陈寿也直言不讳地批评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刚而自矜”,认为这些性格缺陷导致了他的败亡。裴注还引用了《蜀记》中关羽乞娶秦宜禄之妻的故事,可见南北朝时,关羽的形象并非完美。

唐德宗时,诏令选六十四位名将配享武成王庙,其中三国武将有八位,除关羽外,蜀之张飞、魏之张辽、吴之周瑜、吕蒙均在其列。此时关羽形象仍未突破名将范畴。但在民间,关羽信仰已经开始形成,当阳玉泉寺奉关羽为伽蓝神祭祀,这是关羽形象神化以及与佛教融和的开始,但影响力较为有限。北宋初年,关羽还曾因“仇国所擒”的经历,一度被宋太祖从武庙中撤出。

关羽地位真正提升是在宋徽宗年间。北宋末年,国家积弱,边患日重,宋徽宗需要利用民间对于英雄的尊崇来弘扬忠义,鼓舞士气,维护其统治。因而,宋徽宗在位二十五年间,陆续加封关羽为“忠惠公”“昭烈武安王”“义勇武安王”。由于宋徽宗崇信道教,他还封关羽为“崇宁至道真君”,让关羽跻身道教仙班。及至南宋,因为朝廷偏安江南,失去北方故土,与三国蜀汉处境相似,蜀汉正统论成为主流,朱熹《资治通鉴纲要》叙述三国史事改以蜀汉年号纪年。作为蜀汉武将的关羽自然受到格外厚待,宋孝宗时关羽已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

现存最早的关羽画像是一幅西夏的木刻版画《义勇武安王位图》,20世纪初被俄国人科兹洛夫从我国黑水城遗址盗掘掠走,现藏于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博物馆)。画像中关羽丹凤眼、卧蚕眉、美须髯,与如今流传的关羽形象无异。早在北宋末年,关羽这一经典的造型就已经形成。

到了元代,蒙古统治者对儒释道三教均表尊崇,关羽崇拜与三教的结合也进一步加深。元世祖忽必烈正式敕封关羽为伽蓝,宫中做佛事也要抬出关羽像。元廷汉臣张柔,开府于顺天,特意将关羽的武安王庙从三义庙中独立出来,单独建庙,并刻碑立铭,以示尊崇。元杂剧中也出现了大量赞美关羽的剧目,如《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关云长千里独行》等,它们成为后来《三国演义》的素材来源。

关羽的形象越来越完美地符合了官方与民间的共同期待,关羽身上的“忠义”品格让统治者甚为欣赏,帝王们无不希望自己的臣子们以关羽为楷模,“身在曹营心在汉”,杀身成仁以全其忠。与此同时,底层民众寄希望于关羽这样的神勇之人再世,驱邪避凶,护佑一方安宁。以至于在北宋时,关羽的老家解州流传着关羽大战蚩尤这种时空错乱的荒诞故事。

官方与民间的合力,让关羽在明清两朝被推上神坛。明太祖朱元璋罢黜武庙,但于鸡鸣山建庙,独将关羽列入国家祀典,每岁岁暮及四孟遣官祭祀。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又在北京建关庙。嘉靖时,关羽已由“关王”升格为“关帝”,万历又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从此,关羽神像开始身着帝王衮冕,享受皇家祭祀,其地位与“圣人”孔子已经不相上下。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让“尊刘抑曹”的观念深入人心,书中对关羽大加美化,也对关羽崇拜在民间的传播产生了推动作用。

满清统治者对关羽的推崇较汉人可谓有增无减。努尔哈赤曾借《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情节笼络结交蒙古诸部。皇太极时许多将领甚至以《三国演义》为兵书指导与明军作战,对关羽极为崇拜。“满族八大姓”之一的瓜尔佳氏中有不少人因为崇敬关羽,取“瓜”与“关”的谐音,改汉姓为“关”。入关后,清朝先后有八代皇帝对关羽层层加封,最后封号竟长达二十六个字:“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关帝庙成为武庙,与孔子的文庙对应。关羽埋首之处则成为关林,与孔林比肩。据学者统计,清朝中期,全国约有关帝庙30余万座,仅北京就有116座,其数量居各种庙宇之首。

晋商的崛起为关羽崇拜又添了一把火。关羽家乡山西运城是中国最大的产盐区之一,盐政自古由政府垄断专营。北宋庆历年间,范祥创行“盐钞法”,允许商人进行食盐买卖,得地利之便的山西商人大获其利。晋商在明清时达到鼎盛,富甲天下。晋商在走货之时,路途中时常面临天灾与盗寇的风险,往往会祭拜“老乡”关羽,祈求他的神灵保护周全。而关羽的忠义精神,又与晋商所倡导做生意守信重义的理念契合,久而久之,关羽在民间又有了财神的形象。以至于今日,许多商户仍将关公像立于进门之处,以为生意兴隆之兆。

随着明清以来中国人向海外迁徙侨居,关帝庙与关羽崇拜被带到了世界各地,关羽也成为在海外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历史人物。明万历年间,明军出兵援助朝鲜抗击倭寇,明朝官兵认为抗倭胜利是由关羽“显灵”而来,因此在汉城相继修建了南关帝庙、东关帝庙(即今首尔东庙),万历皇帝曾为东庙亲书匾额,朝鲜国王亲临祭拜。万历末年,中国东南沿海的商人、船主、士大夫等流寓日本长崎等地,将关羽崇拜传入日本,至今日本神户、横滨、长崎、函馆等地仍有关帝庙。而在美国纽约、旧金山,马来西亚槟城,泰国曼谷,澳大利亚悉尼等地,关帝庙已成为海外华人华侨寄托故土情结的重要场所。

2019年10月,笔者赴日本福冈参观“三国志”大展,展厅进门“迎宾”的文物,就是一座来自新乡市博物馆的青铜关羽坐像,视觉冲击力极强。次日乘机回国,在福冈机场的休息大厅,又看到了一尊身披金甲的关羽立像。某种程度上,关羽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与中国人精神的代言人。

(原标题:关羽成“神”之路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成长

流程编辑:TF021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