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就是内心冲实、心理失衡、行为变幻不定的个阶段, 一方面,青少年是自我中心的,以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是他人感兴趣的唯一对象;另外一方面,他们也勇于奉献、敢于牺牲。他们的恋爱充满激情,却也会戛然而止,无疾而终。有时候他们渴望完全投入到社会和集体中去,有时候却喜欢独处。他们在盲目服从于反抗之间摇摆不定。他们是自私的、物质主义的,却又有着崇高的理想。他们自我克制但又行为放纵。他们不体贴他人,对自己也时常感到不满。他们总是在乐观与悲观之间徘徊,在不知疲倦的热情与懒惰、冷漠之间摇摆。

学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概述(青春期青少年的研究)(1)

青春期青少年的研究:防御机制

这种冲突行为是由心理失衡和伴随青春期性成熟而产生的内心冲突所导致的,而且青春期最明显的变化时本能欲望逐渐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性成熟所带来的变化,伴随着成熟,个体对性器官的兴趣增加,性冲动增强。但是青春期闪现的这种本能冲动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人的性生活。攻击的冲动会增强,饥饿会变成贪婪,不服从有时候会爆发成犯罪行为。长期被压抑的欲望都会重新出现。洁净的习惯会被肮脏和混乱所替代,谦虚和同情会被自大和冷漠所替代。这种青春期本能驱动力的增强和儿童早期相同情况进行了比较。早期的幼儿性欲和叛逆的攻击在青春期复苏了。

学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概述(青春期青少年的研究)(2)

青春期青少年的研究:防御机制

这种满足个人欲望的驱动力,被称为本我,他在青春期会增强。这种本能冲动对个体的自我和超我提出了直接的挑战。关于自我,这是个体为保护自己而出现的所有心理过程的总和。自我是个体的一种评价性的推理能力。关于超我,这是认同同性别的父母所致的一种道德良知。因此,在青春期本能恢复了活力,直接挑战个体的理性和道德,随着本我与超我之间公开的矛盾与冲突的爆发,潜伏期所达到的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心理动力平衡又被打破了。而自我,以前能够使本我和超我之间停止争斗,此时就像是一个意志薄弱的父母在两个争吵的不可开交的子女之间维护和平一般。当自我完全屈服于本我“个体先前的个性特征将消失得无影无踪,在进入成人生活后不受任何约束地满足其本能欲望”。相反,如果自我完全屈服于超我,本我的欲望就会被局限在狭窄的范围内,但是却需要不断地消耗心理能量去控制或抑制这些冲动。

学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概述(青春期青少年的研究)(3)

青春期青少年的研究:防御机制

如果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没有在青春期得到解决,那么将会给个体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自我如何使用防御机制来赢的这场战斗。自我会使用压抑、置换、否认、反向作用等方式来控制本能的冲动。青春期所出现的禁欲主义和理性主义,其实是对所有本欲望不信任的一种表现。然而,本我、自我、超我之间也是有可能达到和谐一致的,在大多数青少年中也的确出现这种和谐。如果超我能够在潜伏期得到足够的发展,但不是过度地抑制本能的欲望(过度抑制本能的人会产生极度的焦虑和内疚),或者如果自我足够强大和智慧以调节冲突时,那么就能达到平衡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