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高龄化社会中常遇到的疾病,根据研究统计,骨质疏松症患者多数是年龄大于 50 岁的年长者,其中女性盛行率高达 10.75% 、男性则是 4.15% ,女性比例足足为男性的两倍有余。

骨质疏松的治疗及预防(骨质疏松症该如何预防及治疗)(1)

骨质疏松症不只是引发体内骨质大量流失的疾病,更是造成年长者骨折的主因之一。骨质疏松症一般要到很严重的程度才会引发症状,若不及时处理,患者可能会有骨折的风险。

1. 背部疼痛: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即使在患者没有摔伤的状态下,也会造成脊椎塌陷,进一步可能压迫到神经,引发背部疼痛。

2. 身躯弯腰变矮:脊椎骨出现压迫变形时会让身高变矮、身体弯腰前倾,难以挺直身躯。

3. 体重减轻:骨骼是负责支撑身体结构的组织,一旦骨质严重流失,会让骨骼变得脆弱轻盈,间接降低体重。

4. 大腿活动僵硬:连接髋部关节的股骨大转子(支持大腿的骨头)因骨质疏松症而变得脆弱,导致大腿活动僵硬,使患者行动不便,还可能伴随疼痛症状。

要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患有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该如何预防及治疗?什么时候要考虑就医?

/ 01/

骨折疏松怎么来的

人的骨头其实是个持续在生长,但也同时在代谢的组织。正常的状况下,老旧的骨质会被代谢,而由新的骨质取而代之。一般正常体内的骨骼组织中,有两大类的细胞负责了骨质的平衡,一种是负责制造骨质的造骨细胞,另一种是负责代谢骨质的破骨细胞。无论是造骨细胞还是破骨细胞,若其中一类细胞过度活跃的话,是无法维持体内正常的骨骼结构的。孩童的骨质通常会较软、但也较具弹性,成年时骨质就比孩童期来得坚硬,但进入中年以后,骨质生成的速度赶不上骨质流失的速度,骨质疏松症就会逐步慢慢发生。

依据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各种原因,一般可以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续发性骨质疏松症两大类别。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因营养摄取不足、更年期或人体老化而引发骨质流失。续发性骨质疏松症则是因为某些明确的疾病或是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所致。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这不是由其他疾病所引发的,而是由不良的饮食习惯、年龄增长或更年期所导致体内缺乏钙质及维生素 D 、雌激素分泌过少及骨骼组织退化,这些情况会使人体无法保住骨质,任由骨质逐渐流失

1. 缺乏钙质及维生素 D :体内若缺乏钙质,会导致造骨细胞缺乏足够的原料来制造骨质。而维生素 D 过少会影响肠道吸收钙质,且增加钙质经泌尿道排出的量。(造骨原料不足)

2. 雌激素分泌过少:雌激素分泌降低不但会减少刺激造骨细胞的作用,也会让破骨细胞过度活化,骨质因此大量流失。(破骨细胞过度活化)

3. 骨骼组织退化: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组织内造骨细胞的新生速度会降低,无法补足破骨细胞所带来的骨质缺失。(造骨细胞新生能力变弱)

续发性骨质疏松症

此外,如果是由副甲状腺亢进、发炎性肠道疾病、卵巢先天缺失或长期服用类固醇药物等因素可能会导致续发性骨质疏松症。要改善这类的骨质疏松症,主要需治疗疾病病灶,或是调整药物,来防止骨质大量流失。严重的骨质疏松症会导致骨骼变得脆弱,增加骨折的风险。

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骨折位置通常会出现在脊椎及髋骨(支撑臀部的骨骼)。你或许觉得骨折只要包石膏或手术处理就能让断折的骨头重新长起来,但骨质疏松症患者却没有足够的原料或能力制造骨质,骨头复原的速度会比一般人来得慢许多。

上述提到这两种骨质疏松症类型当中,最常见的类型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可能开始担心自己的骨质是否已经快速流失。不过请别担忧太多,因为骨质疏松症是需要经过检查来判断是否得病。接下来我们要介绍骨密度检查数值所代表的结果,让你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骨骼状况。

/ 02/

骨质疏松如何检查

髋骨及脊椎骨质通常会在 30 岁之后会开始流失,研究统计指出,年长者每年所流失的骨质最高可达 5% ,而年轻人每年流失的量低于 0.4% 。这也说明了老人家的骨头为什么比年轻人还来得脆弱。因此,及早发现骨质疏松症,对于控制病情有很大的帮助。有关骨质疏松症的检测,一般我们可以从骨质密度检查中的 T 值( T-score )来评估骨质状况。医师也会依照 T 值追踪骨质疏松症患者经治疗后是否有所改善。 T 值一般可分为三大标准:

大于 -1 :表示骨质处于正常状态;

-1 至 -2.5 之间:代表骨质已开始流失的状况,通常可藉由营养补充及生活习惯的调整来强化骨骼;

小于 -2.5 :骨质严重流失,受测者已罹患骨质疏松症,可能需要药物来控制病情。

虽然骨骼组织老化是一生必经的过程,但只要在生活习惯上做些调整,还是可以达到强化骨骼的效果,也能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 02/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骨质长期的流失所引起,患病初期通常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很多人会容易轻忽骨质疏松症可能产生骨折的潜在风险。不过我们可以藉由适当补充钙质及维生素 D 、充足的运动量、远离菸酒、以及预防跌倒的方式来保护体内的骨头,且能减缓骨质流失的速度。

补充足够的钙质

人体需要额外钙质以便有充足的原料来制造骨质。一般来说,男性或更年期前的女性一天所需摄取的钙质为 1000 mg 。更年期之后的女性则需要摄取 1200 mg 的钙质。除了从食物摄取钙质之外,服用有机钙镁片也是选择之一。

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

维生素 D 能促进肠道吸收钙质,故补充维生素 D 能体内有足够的钙质来维护骨骼的构造。对于维生素 D 的摄取方式,主要可以透过食物或营养品来补充体内维生素 D 的不足。

或许有人会问说「不是可以用晒太阳来补充维生素 D 吗?」晒太阳虽然可以让人体产生维生素 D ,但由于每个人的肤质不同,晒太阳的效益也有所差别。以一般老年人的肤质来看,相较于年轻人,老年人透过晒太阳来摄取维生素 D 的效果有限。

充足的运动

透过健走、跑步、上下楼梯、练舞的运动方式来进行每周 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的运动量,这不但能强化骨骼及肌肉,也能减缓骨质流失。

远离烟酒

每天抽一包烟会降低 5 至 10% 的骨头密度,且会加速雌激素的代谢,可能会增加骨折的机会。长期过量饮用酒精饮料(约超过 1000 cc 的啤酒)的话也会导致骨质流失。

预防跌倒

大部分骨质疏松症病患为大于 50 岁的年长者,其中的原因在于骨骼组织退化加速骨质的流失,这也使得一般年长者的骨头会比年轻人脆弱。

无论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或是未患病者都可以按照上述方式来维持自己的骨骼健康。骨质流失可以透过营养补充及生活习惯调整来强化骨骼。

拓展阅读:

2.1亿低骨量人群里有你吗?一分钟自测骨骼「负债」风险

年纪越大,骨头就越脆?再不看我们的钙就“白补”了

少时不健骨,老了就受罪!

骨质疏松的治疗及预防(骨质疏松症该如何预防及治疗)(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