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女中自古就不乏身残志坚的人中豪杰,远在西汉汉武帝年间,就有这样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著名史学巨作《史记》人尽皆知,其作者司马迁当年遭李陵之祸牵连,被汉武帝迁怒打入牢狱,并且判处了极刑——宫刑。

这对司马迁而言是莫大的摧残和耻辱,一度想到自杀,但是司马迁最终悟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选择了为了责任勇敢的活下去,忍辱写下《史记》。

高位截瘫作家张海迪的代表作(身患高位截瘫仍不放弃人生)(1)

这是一部空前的历史巨作,更是一部极具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鲁迅先生曾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句评论从史学和文学两个方面肯定了《史记》的文学地位和历史成就。

司马迁在受尽屈辱后依然能献身自己的事业,为后人留下历史宝藏,今时,在中华民族这片热土上,依然不乏这样的人物。

01 年幼时期,高位截瘫后依然坚持学习

张海迪,这位被学生时代写进作文的当代雷锋,早在5岁那一年就因患脊髓血管瘤而高位截瘫,原本她跟无数个同龄孩子一样有着幸福的童年生活,却因为这场大病彻底告别了欢快的童年。

高位截瘫作家张海迪的代表作(身患高位截瘫仍不放弃人生)(2)

五年中三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掉了6块,后半生都只能靠轮椅行动。然而,高位截瘫后的张海迪没有放弃学业。

年幼的她跟妈妈表示“我想上学”,家里没有条件请家庭教师,妈妈就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教她。

手术造成的神经疼痛时常折磨张海迪,有时候妈妈实在看不下去让她明天再完成,但是小海迪依然顶着病痛坚持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一刻也不敢放松

02 青年时代,轮椅上的乡村医生

15岁的时候,命运又一次发生改变,张海迪离开了温暖的家,跟着家人下乡,开始了农村的生活。

高位截瘫作家张海迪的代表作(身患高位截瘫仍不放弃人生)(3)

在山东聊城的小县城里,生活过得十分艰辛,但是这里的孩子都非常喜欢张海迪,有什么吃的都会想着她,这时候张海迪就在想,自己能为大家做点儿什么呢。

当时村里医疗情况很不好,生病了只能跑去几十里外的卫生院治疗,张海迪便萌生了一个想法“学着给人看病”。

她开始用自己积攒的零用钱托人买各种医疗书籍、体温计、听诊器和针灸用的银针,在煤油灯下开始钻研医术。

她先后读完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等多部医学书籍。练习针灸的时候,她时常用自己的穴位练手,胸部以下没有知觉,她就扎脸、手等有知觉的穴位,时常扎得满头大汗,让家人心疼不已。

高位截瘫作家张海迪的代表作(身患高位截瘫仍不放弃人生)(4)

后来,张海迪真的成为了一名远近闻名的乡村医生,为群众无偿治疗达一万多人次,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甚至对于重病行动不变的病人,她就坐着轮椅,登门给人问诊,被称为“八十年代新雷锋”。

1983年3月,团中央举行命名表彰大会,作出像张海迪学习的决定,并授予 “优秀共青团员”光荣称号。

同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邓小平主席亲笔为她题词,表彰其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国内掀起了像张海迪同志学习的热潮。

高位截瘫作家张海迪的代表作(身患高位截瘫仍不放弃人生)(5)

03 灵魂伴侣——王佐良

张海迪能够勇敢的面对病痛,并投身于公益活动,这其中一直有个人默默陪伴并且全力支持,这个人就是跟她灵魂高度契合的爱人——王佐良。

张海迪和爱人王佐良相识于1981年,当时张海迪还没有大火,王佐良钦佩敬爱这个不屈不挠且无私奉献的姑娘,顶住多方面压力,多次跟父母沟通表达跟张海迪在一起的决心。

最终经过一年的恋爱后,两人结为夫妻,没有婚礼,一切都是在简单中度过。

高位截瘫作家张海迪的代表作(身患高位截瘫仍不放弃人生)(6)

1991年张海迪被查出基底癌细胞,病情极为凶险,考虑到自己可能熬不过去这一关,张海迪叮嘱亲朋若自己离去,就为王佐良介绍一位善良健康的姑娘,陪伴王佐良而后的人生。

王佐良听到张海迪这样的话感动不已,对张海迪更加体贴入微。后来上天眷顾,张海迪顺利康复,经历了生生死死后的夫妻二人更加恩爱。

据张海迪自述,王佐良的体贴不仅仅是生活起居方面的时时照顾,精神层面也是对张海迪无微不至。

高位截瘫作家张海迪的代表作(身患高位截瘫仍不放弃人生)(7)

他支持妻子做慈善活动,给妻子买了很多书,陪同妻子参加大大小小的的各种活动,经常能在张海迪参加活动的照片中拍到一个清瘦的身影,那个人就是王佐良。

如果非要说夫妻二人有个遗憾,那可能就是没有小孩了。张海迪也曾问过,没有孩子,将来老了怎么办。王佐良平静回答,那我们就手牵手进敬老院吧。二人恩爱如此,夫复何求。

高位截瘫作家张海迪的代表作(身患高位截瘫仍不放弃人生)(8)

04 为残疾人事业奋斗一生

1991年,癌症手术后,张海迪继续奋发学习,全心钻研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两年后,她获得了吉林大学哲学系哲学硕士学位。

学历完成后,张海迪更多的时间都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中。

她常去残疾人家庭看望残疾儿童,为需要帮助的小朋友及家庭送去鼓舞和温暖,鼓励他们积极向上的面对生活;也会去福利院看望孤寡或者行动不便的老人,为老人送去亲人般的关怀。

高位截瘫作家张海迪的代表作(身患高位截瘫仍不放弃人生)(9)

张海迪凭借自己多年来对残疾人事业的热忱投入和无私奉献,先后担任国家残联委员、残联副主席等职务,2008年11月,张海迪当选为新一届残联主席,官至正部级。

部级之后的张海迪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残疾人事业的各项活动,呼吁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2019年初,刚刚上任的张海迪像国家提案,建议允许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申领驾照,为很多残障人士圆了驾驶梦想。

高位截瘫作家张海迪的代表作(身患高位截瘫仍不放弃人生)(10)

张海迪虽然双腿不能行走,疾病缠身,却一直秉承着百折不挠、无私奉献的精神,她帮助和鼓舞着无数人,成为了一代中国青年的楷模。邓小平主席曾亲自为她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如今张海迪已经66岁,但是她的精神将会一直鼓舞着年轻的我们,即便在逆境中依然要坚忍不拔,做一个可以为社会发光发热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