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年)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之家,24岁之前,曾在海牙、伦敦、巴黎等地的古匹尔画店当店员。后来成为传教士,在比利时西南部的博里纳日矿区传教,由于同情和支持穷苦矿工的要求而被解职。在度过了一段极度失望和贫困的生活后,他决定在艺术的探求中完成自我的解脱。

1880年以后,他到处求学,向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求教,向荷兰风景画家安东·莫夫学画,但最后还是决定自学。他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按自己的认识表现世界。在1886年以前,他的作品还都处于探索的时期,代表作有《吃土豆的人》、《纺织工》等。

1886年凡高随他担任古匹尔画店高级职员的弟弟来到巴黎,结识了图鲁兹一劳特累克、高更、毕沙罗、修拉和塞尚,并参加印象主义画家们的集会。从而使艺术眼界大为开阔,开始以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方法作画,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

1888年2月,他同高更结伴同行,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写生作画,长达一年之久。这是他艺术风格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南国的强烈阳光和阳光照耀下的市镇、田野、花朵t河流、农舍和教堂,使他禁不住一遍又一遍地高喊: “明亮一些,再明亮一些!”

他和高更这时已经同印象主义的观点发生分歧,却同时对表现主义或者象征主义发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曾经有过建立“南方印象主义”或者“印象主义分离派”的打算。后来因为2人的关系恶化,高更离去,凡高在发生割下自己耳朵的事件之后精神逐渐分裂。因此,他们没有结成任何团体。

1890年,经过圣雷米的德莫索尔精神病院的长期住院治疗,病势稍有好转后,凡·高回到巴黎,住在瓦兹河畔的奥韦尔,接受伽塞医生的专门治疗,并勤奋作画,作有《伽塞医生肖象》、《奥韦尔的教堂》等。但是,在1890年10月27日,在同伽塞医生发生争吵之后,突然开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凡高一生留下了丰富的作品,直到去也之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这些作品中作者突出地追求自我精神的表现,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这样的艺术对20世纪表现主义影响甚深,特别是苏丁和德国表现派画家,从凡高的作品中吸取了不少重要的原则。他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画家。但是,当他还活着的时候,一共只卖出过1幅画。

梵高油画作品欣赏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1)

从窗子看Pork-Butcher的商店

A Pork-Butecher's Shop Seen from a Window

纸板布面油画 39.5 x 32.5 cm

阿尔: 1888年2月

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博物馆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2)

远处有阿尔的雪景

Snowy Landscape with Arles in the Background

布面油画 50.0 x 60.0 cm

阿尔: 1888年2月 伦敦: 私人收藏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3)

雪景

Landscape with Snow

布面油画 38.0 x 46.0 cm

阿尔: 1888年2月

纽约: 古根海姆现代艺术博物馆Justin K. Thannhauser收藏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4)

玻璃杯中盛开的杏花和一本书

Blossoming Almond branch in a Glass with a Book

布面油画 24.0 x 19.0 cm

阿尔: 1888年3月初

日本: 私人收藏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5)

玻璃杯中盛开的杏花

Blossoming Almond Branch in a Glass

布面油画 24.0 x 19.0 cm

阿尔: 1888年3月初

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博物馆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6)

篮子里的六只桔子

Still Life: Basket with Six Oranges

布面油画 45.0 x 54.0 cm

阿尔: 1888年3月

洛桑: Basil P. and Elise Goulandris收藏

F 395, JH 1363

在给提奥的信中, 凡·高写道:"我刚好画完一幅习作, 与吕西安·毕沙罗(卡米尔·毕沙罗之子)存有的我的一幅习作想像, 只是这时我画的是桔子."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7)

黄盘子里的土豆

Still Life: Potatoes in a Yellow Dish

布面油画 39.0 x 47.0 cm

阿尔: 1888年3月

欧特娄: 国立克罗-米勒博物馆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8)

一双皮鞋

Apair of Wooden Clogs

布面油画 32.5 x 40.5 cm

阿尔: 1888年3月

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博物馆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9)

一对情侣 (局部)《原图手稿》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10)

Two Lovers (Fragment)

布面油画 32.5 x 23.0 cm

阿尔: 1888年3月

私人收藏 (1986.3.25伦敦索斯比拍卖行)

F 544, JH 1369

1888年3月18日, 是个星期天, 法国南部的阿尔, 文森特写信给爱弥儿·贝尔纳(B2):"有个课题吸引着我, 我想为它做些什么, 一个是回家的水手和他的情人在一起, 他们背对着明媚的阳光, 另外还有吊桥;另一个是吊桥旁洗衣的妇女。"信的最上边, 他附上了草图。

(玫瑰是粉红色的:lilas、淡紫色、jaune、黄色、emeraude、祖母绿、绿色、ecarlat、鲜红色、黑色), 左上角的数字是某人所加, 也许是若阿娜·邦格在编写目录时加的。

就这样他拿出了他的最新作品。同一天, 他写信给提奥(L470)"这些天刮风又是下雨。我在家里画了一幅草图寄给了伯纳德。我想像彩色玻璃窗般自如地把握颜色, 一个大胆有效的构思。"

唉, 第二天他又写信给提奥(L471)"在画那桥和日落时我受到了挫折, 坏天气阻碍了我的工作, 现在我彻底放弃了在家中完成它。"

不过, 这幅作品的局部被保留了下来。为什么只是局部呢?在凡·高全集中这是唯一留下的未完成作品, 而按凡·高的习惯, 他会毁掉没有完成的画。他总是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 把他们轻蔑地称做"研究", 而且总是很随便地将它们送给模特或是和别的艺术交换作品。

从这幅画丝毫找不到任何线索。

这幅画首次亮相是在1911年的巴黎, 足足有23年的时间, 持有者是神秘的亨利-伯恩斯坦。它怎么到的巴黎?除非凡·高撕破了它但没有扔掉, 因为他总是材料不够。在信中他马上说, 在同一个下午, 在同一张画布上他开始了另一幅作品的创作(阿尔的朗卢桥和洗衣妇), 这是作品得以存留下来的原因吗?是什么人看到了文森特扔掉后又把它保留起来了吗?也许丹麦画家Mourier Petersen保存了它, 那时他和凡·高在一起, 也许是他看到了画并把它留了下来。他是一个勤奋的年轻画家, 一直在寻找自己的风格, 无疑地, 他被朋友的作品感动了。

另外, 这幅残存的局部也很有意思。凡·高经常将情侣画到作品里。也许他想像着自己就是这个水手, 她的手臂如此温暖地搭在他的肩上?孤独是一件可怕的事, 尽管上个月他才离开巴黎, 还有Mourier陪伴。

阿尔的好人们好象在孤立他。作为一个外国人, 在摘李子时, 他可能是这样猜测的。也许是语言问题, 当地的Arléiens方言使他难以理解。

残画清楚地显示了他的水彩画技巧, 在下一幅作品中他提到, 阿尔的朗卢桥和运河旁的路, 又显示了不同的技巧。这种类似于纯色厚涂法的表现方式也多见于他的其他作品。他很爱说"我想像彩色玻璃窗般自如地把握颜色, 一个大胆有效的构思。"(L470)。这幅作品在户外展开, 却在一个下午结束并毁掉, 文森特绘画的速度之快是非常有名的。他自己也为能非常迅速地完成绘画而感到特别地自豪"我擅长概括"他在信(525)中说。

此外, 残画的尺寸有待探讨。它被算作32.5 x 23 cm或12.75'x 9'。他经常将画布裁成的大小, 我们可以在下一幅作品中看到原作的相同尺寸, 59.5 x 74 cm, 23.25'x 29'。这说明草图的尺寸和作品的不一样, 比作品要高而宽, 那是为了将它固定到画架子上去。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11)

阿尔站附近的林荫道

Avenue of Plane Trees near Arles Station

布面油画 46.0 x 49.5 cm

阿尔: 1888年3月

巴黎: 罗丹美术馆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12)

阿尔附近的小路

A Lane near Arles

布面油画 61.0 x 50.0 cm

阿尔: 1888年5月

格赖夫斯瓦尔德(德国): 波美拉尼亚基金会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13)

盛开的桃树(纪念莫夫)

Pink Peach tree in Blossom (Reminiscence of Mauve)

布面油画 73.0 x 59.5 cm 阿尔: 1888年3月 欧特娄: 国立克罗-米勒博物馆 F 394, JH 1379

在给提奥的信中, 凡·高写道:"我把画架摆在果树园里, 在室外光下画了一幅油画——淡紫色的耕地, 一道芦苇篱笆, 两株玫瑰红色的桃树, 衬着一片明快的蓝色与白色的天空。这大概是我所画的最好的一幅风景画。

我刚把画带回来, 就接到姐姐寄来的追悼莫夫的通知。一种什么东西(我不知道是什么)把我抓住了, 堵住了我的喉咙, 我在我画上写上:纪念莫夫, 文森特与提奥。

如果你同意, 我们就以这个名义把它赠给莫夫夫人。我不知道他们将会对这幅画说些什么, 但这无关紧要。

我以为一切纪念莫夫的东西, 一定要既亲切又愉快, 而不可以带着丝毫悲哀的调子。

不要以为死者是死了;

只要有人活着,

死者就会活, 死者就会活。

我就是这样认识问题的。没有什么比这个消息更加使我伤心的了。他的逝世对我是一个可怕的打击。"

作品传达出凡·高理想中的日本风景, 同时呈现春天的喜悦和乐观的情绪。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14)

果园里花盛开的杏树

Orchard with Blossoming Apricot Trees

布面油画 64.5 x 80.5 cm

阿尔: 1888年3月

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博物馆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15)

花圃

Orchard in Blossom

布面油画 72.4 x 53.5 cm

阿尔: 1888年3-4

纽约: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16)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17)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18)

阿尔的朗卢桥和洗衣妇

The Langlois Bridge at Arles with Women Washing

布面油画 54.0 x 65.0 cm

阿尔: 1888年3月

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博物馆

F 397, JH 1368

『1888年2月21日, 凡·高到达法国南部的阿尔, 住在卡列尔饭店。这一张是他到达后的3月间所画。

469信中写着:"今天的工作是画一张15号的画——那是在蓝色天空下, 一辆小马车正通过的一座吊桥, 和天空同色的河水、绿草, 橘色的河堤, 还有一群穿着各色衣服的浣衣妇女。"这一张画的色彩清澄而果断, 有如金属管乐器奏出的嘹亮声响。天空是一片蓝, 水波荡漾的深邃运河, 均远离巴黎的喧嚣, 漫游在郊外的凡·高, 彷彿可以听到他自己快活的声息。

这座吊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破坏, 现在已另外在别处建筑新桥。』(世界名画与巨匠)

凡·高画了很多以桥为主题的作品, 他仔细观察蓝天和四周生机盎然的景物在河水中的倒影, 千方百计地表现河水的清澈透明。画家从河对岸描绘了这幅景致。

这幅画可以说是凡·高的色彩实验, 画家大量使用蓝、橙补色, 整张画在三原色调的展现下, 达到画面平衡和谐的效果。光影的感觉在画中不太明显, 全然以颜色为主导。笔触纵横交错, 细致入微, 赋予作品浓郁的日本风格。

在给提奥的信中, 凡·高写道: "今天我带回来一幅有吊桥的油画, 有一辆二轮小马车从桥上走过, 背景是蓝天——河也是蓝色的, 河岸是桔黄色的, 岸上长着绿草, 有一群穿着衬衣与戴着五彩缤纷便帽的洗衣妇女。我还有另一幅画着一条乡下小桥与更多洗衣妇的风景画;也画了一幅火车站附近种着法国梧桐的林荫道。

提奥, 我感到好像是在日本一样。我说得一点也不过火, 我还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美丽的景色。……无论如何要来一趟, 最好能住一阵子。惊讶吧, 居然有这种颜色。"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19)

阿尔的朗卢桥和运河旁的路

The Langlois Bridge at Arles with Road alongside the Canal

布面油画 59.5 x 74.0 cm

阿尔: 1888年3月

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博物馆

571, JH 1392 凡·高的艺术中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是"桥"——人们联系和友谊的象征。(皮亚洛夫斯基)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20)

花朵盛开的果园, 柏树林边

Orchard in Blossom, Bordered by Cypresses

布面油画 32.5 x 40.0 cm

阿尔: 1888年4月

纽约: Richard J. Bernhard收藏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21)

盛开的梨花

Blossoming Pear Tree

布面油画 73.0 x 46.0 cm

阿尔: 1888年4月

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博物馆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22)

​花朵盛开的果园

Orchard in Blossom

布面油画 72.0 x 58.0 cm

阿尔: 1888年4月

瑞士: 私人收藏

F 406, JH 1399

在他宁静的时刻里, 他的阳光普照的广阔原野多么明朗, 他的果园中繁花争艳斗妍, 李树和苹果树雪白一片, 妩媚可人, 生命的精华从大地中缓慢而颤动地渗出, 升入沐浴在凉爽微风中的平和天空之柔软的灰白色中。(米尔博)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23)

​田野上的农舍

Farmhouse in a Wheat Field

布面油画 45.0 x 50.0 cm

阿尔: 1888年5月

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博物馆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24)

​瓶子、柠檬和桔子

Still Life: Bottle, Lemons and Oranges

布面油画 53.0 x 63.0 cm

阿尔: 1888年5月

欧特娄: 国立克罗-米勒博物馆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25)

​蓝珐琅咖啡壶、陶器和水果

Still Life: Blue Enamel Coffeepot, Earthenware and Fruit

布面油画 65.0 x 81.0 cm

阿尔: 1888年5月

洛桑: Basil P. 和 Elise Goulandris 收藏

F 410, JH 1426

此画中有六种不同的蓝色, 四五种黄色与桔黄色。这幅油画确实使其他一切画失色;虽然仅仅是一幅静物, 但因为素描扎实, 它完全能够站得住脚。(凡·高)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26)

意大利水瓶里的野花

Still Life: Majolica Jug with Wildflowers

布面油画 55.0 x 46.0 cm

阿尔: 1888年5月

Merion Station(宾夕法尼亚州): 巴恩斯基金会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27)

​播种者

The Sower

布面油画 64.0 x 80.5 cm

阿尔: 1888年6月

欧特娄: 国立克罗-米勒博物馆

F 422, JH 1470

凡·高使用了强烈黄蓝对比色来表现夕阳下的麦田景观。开阔的前景和紧实的背景, 呈现出后退延伸的效果。农夫的姿态和位置与地面上的土沟, 形成上下动势的平衡。

"可以把《播种者》和《收割者》作一比较。他绘画中的"播种者"的主题是受《新约》中的寓言的启示;"收割者"象征死亡。凡·高说:"在这个收割者身上, 我看到一个模糊不明的形象, 他在酷热中恶魔般地乱砍, 以便结束他的活儿。在人性是他砍下来的庄稼这个意义上, 我从他身上看到了死亡的形象。所以他是我更早尝试的'播种者'的反面, 你可以这样认为。然而, 这一死亡没有什么可悲的地方;它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 太阳以灿烂的金光淹没一切。"又说"那是死亡的形象, 犹如大自然这部伟大的书籍所告诉我们的, 但是我所追求的是'近乎微笑'。"(皮亚洛夫斯基)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28)

普罗旺斯的干草垛

Haystacks in Provence

布面油画 73.0 x 92.5 cm

阿尔: 1888年6月

欧特娄: 国立克罗-米勒博物馆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29)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30)

​圣-玛利的海景

Seascape at saintes-Maries

布面油画 44.0 x 53.0 cm

阿尔: 1888年6月

莫斯科: 普希金博物馆

F 417, JH 1453

在凡·高的许多作品中, 颜料都涂得很厚实。其结果如本画所见, 用笔的痕迹清晰可见, 产生十分具有质感的效果。像这种涂得厚厚的技法称之为"厚涂法"(impasto), 被许多印象派的画家所采用。

约1840年起, 颜料的容器改用金属管子, 厚涂法随之被广泛采用。由于装在管子里, 颜料必须做得比以前浓而稠, 否则的话, 无法从管口适当地挤出。另外借助机器生产, 颜料的浓度可以保持一致, 也使得这种技法得以普及。

在印象派中, 凡·高的厚涂法相当有气势, 力度十足, 这恐怕是受到莫提切里(Adolph Moticelli, 1842~1886)的影响。1886年凡·高初次看到他的作品"法斯特、玛尔加雷、梅菲丝特菲雷斯", 便对这位画家赞赏不已。

莫提切里的作品色彩鲜艳, 颜料涂得非常厚, 有些人认为这简直就是精神异常状态下的产物。是凡·高和弟弟提奥却积极拥护他, 在他们的拥护之下, 关于莫提切里的第一本书于1890年出版。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31)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32)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33)

​圣-玛利海滩的渔船

Fishing boats on the Beach at Saintes-Maries

布面油画 65.0 x 81.5 cm

阿尔: 1888年6月底

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博物馆

F 413, JH 1460

『1888年6月, 凡·高来到离阿尔50公里的圣玛利, 这是地中海边的渔村, 他在此完成了几幅以渔船为画题的作品。他在499信中告诉提奥, 地中海的色彩千变万化, 有如鲸鲁一般, 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变成绿色、变成紫色, 或变成青色……。然而, 变化万千的海面虽然美丽而奇幻, 却不如形状变化多端、红绿色对比强烈的渔船更能深深打动他的心。他把眼睛所捕获的色彩鲜丽的渔船, 清晰地画在前景, 省略其他部分来暗示远方, 让人感到这是采用了日本版画中扩大空间的手法。在细部的省略与夸张的变形中, 则突出了空间上的深度。』(世界名画与巨匠)

凡·高在这幅画中, 用轻亮的色彩, 明快的笔触, 表现自然界的景象;用浓重的色彩, 细致的笔法, 描绘人造的船只。

 "这幅画画的是海滩上的渔船, 偌大的船身躺在灼热的沙滩上, 大海远远地消失在蓝色的朦胧中, 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 但是太阳已经下山, 人们只能凭借一些投影与沙滩上方热空气的颤动, 而感到天气的晴朗" (凡·高)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34)

普罗旺斯的收割

Harvest in Provence

布面油画 50.0 x 60.0 cm

阿尔: 1888年6月

耶路撒冷: 以色列博物馆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35)

​翻个的螃蟹

Still Life: Two Red Herrings

布面油画 38.0 x 46.5 cm

阿尔: 1889年1月

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博物馆

F 605, JH 1663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36)

​La Crau的收割和蒙马儒尔

Harvest at La Crau, with Montmajour in the Background

布面油画 73.0 x 92.0 cm

阿尔: 1888年6月

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博物馆

F 412, JH 1440

"我正在描绘一个新题材——极目远望,到处是黄绿相间的田野。我已画了两稿,现在开 始画油画。它简直像柯宁克的作品,你知道,就是那个描绘广阔田野的伦勃朗的学生。" 凡· 高如此向提奥描绘他笔下的风景画。 一望无边的辽阔景色令凡·高心驰神往。面对原野,他不仅想起故乡荷兰,而且往昔流 连于画廊,饱览风景大师杰作的日子,重又浮现在眼前。 凡·高以精确的用色和几何图形似的构图,赋予画面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纵深感,把我们 的视线从前景一步步引遥远的天际。 这幅作品再次显示了色彩的和谐——前景呈赭石和橘黄色,中景穿插着几簇绿色矮树丛 和一片金黄色的田野,远处露出青山蓝天。黄色田野中,蓝色的手推车和红色的铧犁格外醍 目。 凡·高为创作这幅油画,共画了四张习作,它们的构图大致相似,手推车始终位于画面中 央。 为了使作品产生纵深感,给人以从高视点远望景色的印象,凡·高让天空只占画幅的六分 之一。蓝色手推车构成画面的焦点,位于画面正中央。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37)

​麦田

Wheat Field

布面油画 50.0 x 61.0 cm

阿尔: 1888年6月

阿姆斯特丹: P. and N. de Boer基金会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38)

​日落: 阿尔附近的麦地

Sunset: Wheat Field near Arles

布面油画 73.5 x 92.0 cm

阿尔: 1888年6月

温特图尔(瑞士): 温特图尔艺术博物馆

梵高一生最重要的十幅画 荷兰最伟大的世界性画家梵高(39)

一双鞋

A Pair of Shoes

布面油画 44.0 x 53.0 cm

阿尔: 1888年8月

纽约: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F 461, JH 1569

画家就这样把生命贯注在一双无生命的物体之中。在我看来,静物画是一个过时的和有局限性的术语,过于严格地自题材的性质……随着对艺术的更深理解,"那仅仅是静物"的这种轻视说法应该被逐渐淘汰。(布雷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