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听人说,格局决定命运。

什么是格局?

每个人内心的定义都不一样,有人说格局代表着一个人的眼界,有人说气度和胸襟代表一个人的格局和层次,总之,用一句话总结起来,格局就是:一个人的眼光、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以及看问题的深度和境界。

可见,格局真的能决定人的命运,一个人的命运走向,跟他的认知和选择有很大关系。

就像最近热播剧《传家》里的易家三姐妹和易寄渔两兄妹,因为不同的人生格局,他们的结局也大不相同。

传家大结局易钟玉不知道的什么事(范燕秋和黄莹如不同的格局)(1)

说起格局,就不得不说起这几人的母亲范燕秋和黄莹如,黄莹如是小三上位,因为身份上的尴尬,在易家,她一直卑微且小心翼翼,但在教育儿女方面,她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起码跟范燕秋比,要甩她几条街。

无论是气度、胸襟还是做人做事,抑或看待事情的格局上,黄莹如都比范燕秋要高几个层次。这或许便是为什么在兵荒马乱、战火纷飞的时代,易家三姐妹始终能拔开云雾,找寻到幸福的原因,而易寄渔却被婆家抛弃,最终靠着跟席维安的一场交易换取出国的机会和前夫的赡养费维持生活。

著名诗人乔治.赫伯特曾说: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

深以为然,母亲的格局里,藏着女儿一生的幸福。

传家大结局易钟玉不知道的什么事(范燕秋和黄莹如不同的格局)(2)

儿女婚事上的清醒

没黑化前的易寄渔还是有一丝可爱之处的,那时,她的眼里也是有光的,特别是她要拍照片送给席维安时,她眼里滴出水来的柔情,妥妥一个温婉羞涩的怀春少女。

即使她心心念念的人最后成了她的姐夫,她也不敢流露出半丝怨恨,因为内心里的自卑,加上母亲范燕秋一直给她传输“只要嫁给有钱人,对方什么人品无所谓”的观念,让她把这段压抑的情感变成了一股不甘的执念,盼着有一天能踩下易钟灵一雪前耻,哪怕是做席维安的姨太太也行。

人人自危的乱世之下,席维安为了不让易钟灵受他连累,跟易寄渔作了一场交易,让她配合他演一场“出轨”的戏,他则答应让她后半生衣食无忧:

易寄渔和范燕秋滞留香港,席维安救了她们,答应将来送她赴美,替她找最好的律师向刘家讨赡养费和嫁妆,她觉得这是一场公平的交易。

原本只是一场戏,易寄渔却多少有些假戏真做,以为自己抓住了此次机会,便能趁此爬上他的床,从此,做席维安名正言顺的妾。

传家大结局易钟玉不知道的什么事(范燕秋和黄莹如不同的格局)(3)

姐妹同侍一夫,这对易家人来说,莫过于天大的耻辱,连黄莹如都看不下去,跟范燕秋施压让她好好管教自己的女儿。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范燕秋心里想的却是:

寄渔同维安兜兜转转,竟又合在一处,也是天意,如今木已成舟,我也只好默认了。范燕秋心想,有席维安这样的女婿,总算把这么些年的郁闷出尽了。

作为母亲,看着女儿勾搭自己的姐夫,甚至厚颜无耻地要做姐夫的妾,她不但毫无羞愧之心,还以女儿为傲,当着易家众人的面说:

男人要是起了二心,哪里拦得住?真要两人在外面置了小公馆,夫妻也就剩个名分了,不可能回头了。寄渔好歹同钟灵是姐妹,一个屋檐下,还是一家人,帮着她拢着丈夫的心,好过再在外头找。

传家大结局易钟玉不知道的什么事(范燕秋和黄莹如不同的格局)(4)

有这样一位母亲,难怪易寄渔一点也不以“做人姨太太”为耻,甚至还以胜利者的姿态跟钟灵叫嚣:

钟灵,维安早说了要和你离婚,是我不答应。毕竟你像颗望夫石似的守了这么久,再来一张离婚书,万一想不开,岂不是我的罪过。所以我叫他不要离婚,给你留点颜面,我这样不计前嫌,都是为了你,还有整个易家着想!

我相信易寄渔原本也是一个单纯温婉的姑娘,她的悲剧人生,有很大一部分是范燕秋这个母亲一手促成的,若不是范燕秋一直给她灌输“只要嫁入豪门,可以没有底线”的思想,她又怎会陷在一段感情无法自拔,她不过是想要证明自己并不比钟灵差,自己是易家女,也可以配得上一段良缘。

相比于范燕秋,黄莹如在子女的婚事上要清醒得多。

当易兴华要撮合钟秀和唐凤梧时,黄莹如还是很开心的,但当她接触过唐凤梧之后,却对他印象大打折扣,一是他跟钟玉不清不楚的关系,二是觉得他对女儿只流于表面礼节性的友善,没有恋爱中的样子,他的生活太过规律严谨一心扑在工作和国家上,眼里没有儿女私情;钟秀却爱玩爱闹,就喜欢往外跑,可以跳舞到深夜,也可以一觉睡到下午,最烦的就是规律。

传家大结局易钟玉不知道的什么事(范燕秋和黄莹如不同的格局)(5)

她觉得钟秀和他并不合适,所以一直劝钟秀,希望她眼光能放长远一点,不要太局限自己,以免将来后悔。

钟秀虽然一直表现得都是一副刁蛮任性的样子,但在面对爱情和婚姻时,她一直也是个极有底线的人,当得知唐凤梧喜欢的人是钟玉后,她也很快便从这段感情中抽身而出。

她觉得婚姻可以是互惠互利,但一定得坦诚,在这一点上,易家三姐妹都很像,钟灵得知席维安和易寄渔有首尾后,果断跟他提出了离婚;唐凤梧以工作为由把一直跟钟玉挑衅的苏茵留在身边,钟玉坚决跟他取消了婚礼。

在易家三姐妹眼中,她们可以爱一个人,但绝不会爱到没有骨气,爱得卑微,这是易家女人的傲骨,也是黄莹如一直教给钟秀的处世之道。

传家大结局易钟玉不知道的什么事(范燕秋和黄莹如不同的格局)(6)

培养儿女的独立能力

俗话说父母之爱,则为之计深远。

一位合格的父母,一定会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就像黄莹如,虽然过着锦衣玉食的富裕生活,但依然会教导钟秀,要她学一技之长:

我生了一对儿女,你哥哥一心学医,我哭过求过,都没用,但总算他有一技之长,能养活他自己,你对生意也没兴趣,那你将来要靠什么谋生。

钟秀觉得自己有手有脚可以去找工作养活自己,黄莹如却说:

一个人的习惯是很可怕的事,你一瓶香水是你哥哥几个月的薪水,家里有裁缝,你还满世界订购新衣,要做什么样的工作,可以维持如此舒适的生活。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父母不能护你们一辈子。

正因为有黄莹如这样眼界深远的母亲,当钟秀这个从小捧着金饭碗长大的姑娘,有朝一日面对星华百货被炸,易家花园被毁时,她站在一片废墟中,没有迷茫和消沉,而是重建家园的底气和自信。

传家大结局易钟玉不知道的什么事(范燕秋和黄莹如不同的格局)(7)

正如她的爱情观:丈夫有金山银山,那也不是我的,我不愿做个寄生虫。

易寄渔却恰恰相反,她自己过得不好,三天两头跟丈夫吵架,最后被婆家抛弃,却怪易家没有出手帮她,害她受苦受罪。

而这跟范燕秋一直给她传输的“女人抱着钱睡觉比搂着男人踏实”的思想也有很大关系,当年范燕秋曾给易寄渔介绍过一个面粉厂的小开,连易寄德都为妹妹抱不平,说:

“王康正不是什么好玩意,还没结婚,弄俩姨太太,儿女双全。易寄德到底也算是当哥哥的,更何况和王家小开一个圈子混,妹妹给给他,还没进门就当上后妈啦!”

范燕秋却不屑,觉得女人搂着钱睡觉比搂着男人踏实:

花朵似的年纪,小腰儿一扭,穿最时兴的旗袍,小脖子一昂,戴头一份的珠宝,管他几个姨太太,搂着钱睡觉,不比搂着男人踏实。

一个母亲给女儿灌输的不是独立和生存之道,反而以附庸为傲,似乎只要有钱,底线和原则都可以不要,同为易家人,但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易寄渔,先不论阶层贫富,在格局和思想上就低了易家姐妹几个层次。

传家大结局易钟玉不知道的什么事(范燕秋和黄莹如不同的格局)(8)

正确的三观

黄莹如一直给人留下的印象都是怯弱的,在易兴华面前甚至带着点讨好和卑微,但在面对家国大事时,却表现出了不同于常人的大义。

她会冒着生命危险,放下个人恩怨,救下刺杀日本人的汪剑池;尽管知道危机重重,她还是无条件地支持儿子钟杰投入到革命事业中。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面对家族变故与山河破裂,黄莹如跟易家三姐妹默默地守护着易家花园,守护着上海这个四分五裂的城市。

日军特务鹰司忠义为报私仇,私下抓了易家三姐妹想要一雪前耻,钟灵曾抱着誓死的心说:

记得母亲说过,大不了还有黄浦江,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个死。

钟秀用力一点头:但绝不能白死!像父亲那样,刺杀鹰司忠义不成,到底还杀了一个侵略者,值了!

国难当前,最是考验人性,一句“值了”,让人看到了易家儿女们的热血和大义,在维护家国大义面前,易家上下从无二心。

传家大结局易钟玉不知道的什么事(范燕秋和黄莹如不同的格局)(9)

易书业则完全相反,带着儿子易寄德趋炎附势,出卖星华,背叛易兴华,彻底沦为日寇手里一杆对付同胞们的枪,最终惨死在了易家三妹姐的复仇之下。

当范燕秋听闻儿子和丈夫同时身亡的噩耗悲恸痛哭时,黄莹如掩面冷笑,丝毫不同情这对母女:

黄莹如以帕掩面,仿佛在哭,其实却掩饰嘴角的冷笑而已,她丝毫不同情这对母女,她们与易书业父子同一屋檐下住着,纵然没有参与残害至亲的阴谋中,她却不信两人半点不知情,定是出于私利,选择视而不见,坐享其成罢了。

易寄渔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子,以她的家世,本可寻得良婿,享半生幸福,但是在母亲范燕秋和易书业的影响下,她的人生观价值观早已偏差,思想不正,又何来的幸福。

一个女人幸福的前提,必定要有正确的思想和品行,可见引导女儿形成正确的三观有多重要,有格局的母亲会透过女儿的言行反思自己,继而规范自己的行为,给女儿树立榜样。

传家大结局易钟玉不知道的什么事(范燕秋和黄莹如不同的格局)(10)

原著中,易寄渔的结局并不好,结婚后,她在婆家经常遭受丈夫和婆婆的冷落刁难,后来更是不幸流产,彻底丧失了生育能力,被婆家扫地出门。

最后,还是席维安撞见了流落在外的母女俩,把她们接回了易家,因怕自己的身份和任务连累到易钟灵,他跟易寄渔做了一出“出轨”的交易,报酬是,请最好的律师帮她跟前夫一家要赡养费,以保全她后半生的生活。

而易家三姐妹,在国家兴亡面前,满脑子都是救济灾民,重建星华,他们谨记易兴华的遗志,振兴中华,共抗日寇,她们的独立和身上不屈的韧性,都是易兴华和黄莹如平时一言一行刻在她们骨血里的傲骨。

女儿都是站在父母的肩膀看世界,有格局的母亲,从不会为眼前的蝇头小利所惑,成年后的女儿,也不会因一点利益就赔上一生的幸福,无论她们身处乱世,还是长于太平,始终都能坚守本心,谋虑长远。

,